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精雕细绘 漆彩照人(工匠绝活)

2023-07-12 08:1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绝活看点】

  制胎,髹漆,彩绘……作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邹传志30余年来不断锤炼技艺,同时将传统的髹漆技艺与现代人的生活用品结合起来,打造出了一批具有个人特色的漆艺作品。

  

  在湖北荆州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建筑古色古香,环境安静清幽。记者走进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邹传志(见图,本报记者田豆豆摄)的工坊,浓浓的大漆味扑面而来,只见四五个宽大的工作台上摆满了半成品和各种瓶瓶罐罐,身处其间的邹传志正专注地创作作品……

  造型独特、纹饰飘逸、色彩绚丽的漆器是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楚式漆器制作过程精细复杂,分为制胎、髹漆、彩绘三大工序,需要融合雕、漆、绘三大工艺。”邹传志介绍,“一件较为完美的漆器,可能需要七八个月才能制作完成。”

  制胎是漆器制作的基础。许多造型繁复、工艺精湛的楚文物,都是以木为胎,这对工匠的雕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虎座鸟架鼓中栩栩如生的老虎,鸳鸯豆上枕翅而眠的鸳鸯,凤鸟莲花豆上层层叠叠的花瓣等,都让人赞叹古代工匠雕工之精湛。“20多岁刚跟父亲学雕刻时,手被划伤是常有的事。”邹传志说,虽然学习雕刻技艺很苦很累,但自己从没想过放弃。

  长期的练习、满手的伤痕,邹传志的雕刻技艺逐渐成熟。当他取出自己复制完成的“云气纹漆奁”时,自豪之情无以言表。奁是古代贵族女子的首饰盒。“云气纹漆奁”近于圆柱体,共分三层,乍一看以黑色为底、以少许红色点缀的普通图案,在灯光下却显露出细腻飘逸的云纹。“这是用针刻的,而且必须在大漆将干未干之时刻完,十分考验眼力和手感。雕刻不像彩绘,画错了还能改,一刀刻错了,就前功尽弃了。”邹传志说,这件作品耗时8个月才完成,并且只做了两套,一套交付给文保单位,一套自己留作纪念。

  髹漆是漆器制作中耗时最长、最考验耐心的环节。胎体制作完成后,便要上漆。古代漆器使用的是取自漆树的天然大漆,首先要用瓦灰和大漆和成腻子,手工刷上胎体,阴干后打磨,再将大漆一层一层刷上去,每刷一次,要阴干一次,打磨一次,循环往复。其中的阴干环节,需要将温度、湿度控制在最佳水平,不同的季节,阴干的速度有长有短,因此匠人必须因时因地有所调整。

  “精品漆器要刷六七十道漆,这样的漆器才富有光泽感,也不容易掉漆、崩漆,而且越摸越亮!”邹传志说,许多学生刚接触大漆时,会皮肤红肿、发痒,自己也是在经历很多次的过敏麻痒之后,身体才逐渐适应。

  彩绘则彰显了楚文化的独特风格。楚式漆器花纹图案精美,内容广泛,色彩以黑、红、金为主。“彩绘之难,不是做到形似,而是做到神似。”爱好美术的邹传志不仅爱临摹,爱观察,更爱泡在博物馆、图书堆里,从厚重的楚文化中汲取营养。

  2015年,邹传志开始琢磨古为今用,创造带有个人特色的漆艺作品。笔筒、茶具、饰品、文房四宝……邹传志将传统的髹漆技艺与现代人的生活用品结合起来,比如以王羲之《兰亭序》为灵感的茶具套装“曲水流觞”,以黑红为主色,器盖阴刻出弯曲的流水,器壁摹画了楚文物上著名的“车马出行图”,这一作品入选“湖北十大创意礼品”榜单。

  “在创新中传承,非遗才能活起来,融入现代人的生活。”邹传志说,“今后,我想每年都创作三到四个新作品”。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2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核心阅读  各地各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帮助毕业生拓宽思路:指定帮扶教师提供细化建议,聘请校外导师宣讲招聘政策,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视野……多种举措助力毕业生更...

    时间:07-18
  • 电缆通海岛 供电更可靠

      大连66千伏普兰店城子坦至长海县海缆敷设工程现场。  关云达摄(人民视觉)   水下机器人在对新敷设的海缆进行状态巡视。  杨化冰摄(人民视觉)  早晨的辽东半岛,雾锁海面。辽宁...

    时间:07-18
  •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也是由中华文...

    时间:07-18
  •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做好新时代互联网内容建设与管理工作,是顺应信息化变革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

    时间:07-18
  • 新发展理念的毕节实践

      1988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复正式建立。  2018年,毕节试验区按照“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时间:07-18
  • “形”显恢复之态 “势”有向好支撑

      7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公布。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我国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  如何看待上半年复苏态势...

    时间:07-18
  • 村民在家门口赚到了钱(帮扶县驻村手记)

      动感的乡村音乐、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的小吃摊、缤纷酷炫的游乐场……每当夜幕降临,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网红打卡地郭土楼村就热闹起来了!这里有小桥流水、荷塘月色、木船水轮,一派江...

    时间:07-18
  • 持续探索伸长棉纤维的密码(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3年4月,朱玉贤院士在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实验室做实验。  王郭骥摄   人物名片  朱玉贤:1955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陆地棉...

    时间:07-18
  • “非中绿色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在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泛非“绿色长城”组织秘书处高级主管马塞兰·萨努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学习借鉴中国荒漠化治理的经验和...

    时间:07-18
  • 以“就近办”代替“折返跑”(现场评论·实干担当促发展②)

      横向协同、上下联动,让“跨省通办”更好发挥实效,也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提供了思路      公司在四川省,项目在云南省师宗县,四川天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办...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