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种地靠技术,增收有保障”(帮扶县驻村手记)

2023-07-14 08:2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谷子三千麦六十,豌豆丰收粒八颗’,但你看,我们这麦穗儿,一面53粒,两面106粒。”在河南省虞城县镇里固乡丁马庄村,比正常的大了一圈的麦穗吸引了记者目光。

  拿起一株麦穗,丁马庄村党支部书记卞振强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和河南农科院试点种的富硒冬小麦,每亩至少能多收400斤麦子。这几株颗粒饱满的麦穗,是专门拿给乡亲们看的,以便在村里更好地推广种植富硒冬小麦。”

  河南是粮食大省。春节以来,丁马庄村委会两次专门邀请河南省农科院专家薛保国进村指导,希望通过引入小麦新品种带来更高的产量。

  对麦子种植非常熟悉的卞振强,其实之前并不是农民。2017年,他放弃了在外面小有成就的事业,返回丁马庄村服务乡亲,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卞振强返乡时,村里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而现在的丁马庄村,硬化路修到每家每户门口。整洁的村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欢快地奔跑玩耍。穿村而过的洪河,两岸杨柳依依,河里水流清澈,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铺展眼前……

  麦收结束没几天,地里新种下的玉米便在一场雨水后蹿出了苗。地块上有一个写有“高标准农田”字样的玻璃钢出水口保护装置,丁马庄村党支部委员李金付介绍:“这是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需要用水浇地时,直接插上管子就行。旁边那个是引水井,有了它可方便多了。高标准农田就是好,种地靠技术,增收有保障。”现如今,丁马庄村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50亩。

  放眼望去,高耸的风力发电机随风运转,收获后留下的麦茬、翠绿的玉米苗铺满田野,微风吹过,泛起泥土的气息,仿佛酝酿着新的丰收。

  除了在粮食种植上提质增效,村里也种了不少经济作物。“阳光玫瑰园”大棚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藤架,自动化浇灌设备为葡萄降温、施水肥。这些阳光玫瑰葡萄,是5年前村集体引种的,面积已达50亩。

  “七妹1980”“小吴1910”……写在大棚钢架上的数字,记录了农技师在大棚里修剪葡萄的串数。前不久,从外地来的宗云龙带了9个人专程赶来,为这里的葡萄修剪果型。记者不禁疑惑,为什么要从外边找人?

  负责为村集体打理这50亩葡萄园的村民卞红振解释:“请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样才能把品质搞上去。如果不把多余的果粒剪掉,葡萄长大后就挤裂了,甜度也上不来。修剪一串果型要1.2元,但这钱花得值!”卞红振自豪地说,“我们的葡萄长成后,每粒能有矿泉水瓶盖那么大。”

  在村集体带动下,村民周小红也跟着种了3亩多葡萄,到现在已经3年了,“去年每亩净赚两万多元。今年进入丰产期,结的果子更多,你看这果子多喜人!”像周小红这样的村民,在丁马庄村以及周边的村子还有很多。

  “今年我们又去连云港考察了,计划引进新葡萄品种——冰葡玉,让村民们种上冰葡玉,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李金付说。

  驻村期间,赶上商丘市乡村振兴局前来调研庭院经济。原来,丁马庄村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和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都种上了软籽石榴。年初,村集体统一购买树苗,每户平均能种上3棵。

  商丘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牛子健说,丁马庄村发展庭院经济,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美化了乡村环境,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俺村的石榴品种好,来年一棵树就能收几十斤,一斤能卖10块钱。每家每户留够自己吃的,多余的由村集体统一收购外销。等到树长大后,一棵能收一二百斤,每户又能增收1000多块钱。”卞振强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账,“人不负地,地就不会负人。”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4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联播+|在非洲第一大国 见证中阿友谊的“丰碑”无处不在

      7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举行会谈。这是特本总统任内首次访华。  会谈中,习主席特别提到,今年是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医疗队60周年,并称赞此举树立了“...

    时间:07-20
  • 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超13亿千瓦

      本报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丁怡婷)今年以来,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良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稳定增长。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

    时间:07-20
  • 全球首台十六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图为7月19日拍摄的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  韩 磊摄(人民视觉)  本报福州7月19日电 (记者王浩、刘晓宇)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9日,全球首台16兆...

    时间:07-20
  •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超九成

      本报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曲哲涵)财政部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3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203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税收收入9...

    时间:07-20
  •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人民观点)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

    时间:07-20
  • 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  7月18日至19日,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大会以“网聚文明力量 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交流网...

    时间:07-20
  • 产业体系现代化大有可为(记者手记)

      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恢复向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积极成效。这离不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的新成效。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快推进智能升级。以智...

    时间:07-20
  •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时间:07-20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现提出如下意见。  ...

    时间:07-20
  • 习近平就中柬建交65周年同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互致贺电 李强同柬埔寨首相洪森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7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柬建交65周年同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互致贺电。  习近平指出,建交65年来,中柬关系经受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历久弥坚。今年初,我们在北京亲切会见并多次互致函电...

    时间:07-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