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村史馆里故事多(现场评论)

2023-07-17 08: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建好用好村史馆,让其成为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蓝天白云下,灰褐色的山体高高耸立;清澈平缓的河流,在山前拐了道弯。河滩上,绿树掩映之下,一座座藏式民居错落有致。

  河是黄河,村是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德吉村。游船快艇、特色民宿、风情藏餐……这个由260多座藏居组成的村落,在黄河上游远近闻名。几年前,千余名贫困藏民,告别几十公里外、海拔3000米以上的脑山,整体搬迁到这里定居,从牧民变成了民宿老板、厨师、生态看护员。

  村前黄河边,一座两层的村史馆引人注目。走进展馆,一张张泛黄照片记录着过去的景象:一名藏族妇女背着一个水桶,跋涉在崎岖山路上,背来全家一天的饮用水;破败的几间石屋、紧邻一座石头垒砌的牛羊圈……当地村干部说,这是以前牧区的常态。与此同时,一幅幅新图片,记录着德吉村种植苗木、发展旅游的奋斗故事。

  近年来,从东海之滨到雪山之下,从塞外草原到江南水乡,记者在农村社区采访时,常见到这样的村史馆。

  村史馆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新时代以来,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曾经的贫困县、贫困村,如今产业兴、环境美、人气旺,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小小村史馆是时代大窗口,生动记录着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

  村史馆勾勒着乡村振兴的图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西沙沟村村史馆,真实呈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的发展历程。开商铺、晾晒棚,公益林补偿款、村民入股分红,村民腰包越来越鼓……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见证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村史馆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小桥流水、特色民居等尽可能保留着,但随着科技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机械化代替了牛马耕作,标准化代替了手工生产。石磙、石磨、木轮车、地排车、蒸笼、风箱……不少地方的村史馆,将过去的生产生活工具收集、保存起来,为乡村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记忆。

  村史馆里有真切的民声民意。德吉村村史馆的显眼处,摆着一幅巨大的全村实景图——利用各种谷物制作完成的“五谷画”。6户脱贫户搬入新居后,感恩好政策、好生活,主动制作了这幅图。不少村将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开到了村史馆。一次采访时,恰逢一个村在开会,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汇成共同的心声:“没有共产党,哪来今天的好日子?”朴实的话语,表达了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真情。

  村史馆浓缩着过往,映照着当下,寄托着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建好用好村史馆,就要发挥其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一方面,要抓住“史”的特性,在整理乡村发展史中推动文化振兴。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建设村史馆,在尊重地方特色基础上,深耕内容、讲好故事,以独特的文化符号记录时代发展。村史馆源于百姓,应当聚焦服务群众,整合各项功能,不断汇聚共建美好家园的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建好用好村史馆,让其成为留住乡愁、激活记忆、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必将助力赓续乡村文脉,更好造福农民群众。

  (作者为本报青海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7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以艺术创新展现时代风貌(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

      《长征》组雕之《巧渡金沙江》,主创吴为山,创作团队中国美术馆,选自“塔高水长——弘扬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供图   雕塑《屠呦呦》,作者李烜峰,选自“时...

    时间:07-23
  •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5天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3日 07 版)...

    时间:07-23
  • 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技既要“顶天”也要“立地”。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从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到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时间:07-23
  • 铭记伟大胜利 传承伟大精神

      70年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

    时间:07-23
  • 枪林弹雨中,他用镜头记录英雄历史(强军之路)

      图①:志愿军战士在打退敌人进攻后,冒着风雪发起了冲锋。   张崇岫摄   图②:志愿军战士歼灭守敌。   张崇岫摄   图③:张崇岫在家中接受采访。  人民网记者 ...

    时间:07-23
  • 中非合作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发展

      由中国科学技术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暨湖北国际技术交流会日前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非洲多国驻华使节、中非政府相关部门官员、科研院校专家学者、企业和...

    时间:07-23
  • “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令人瞩目”

      到北京东城区景山街道、西城区椿树街道实地了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参访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参观理想汽车总部……近日,应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邀请,巴基斯坦两院议员代表...

    时间:07-23
  • 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力量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三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期间,中国人权研究会等民间组织在日内瓦举行系列边会,向世界宣介中国人权发展成就。围绕“中国的人权理念与实践”“《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

    时间:07-23
  • 小门店迸发新活力(走进市场看信心)

    早上8点多,7万多商户的卷闸门嘎吱作响,开启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繁忙的一天。在这里打拼20多年的金罕岗经营一家围巾商行,“证照联办、容缺办理等改革举措给我们提供了便利。” 夏日傍晚,北...

    时间:07-22
  • 生态环境部: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生态环境部20日发布消息,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对话日前在京举行。 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于7月16日至19日访华。中国气候变化事...

    时间:07-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