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增强国际社会维护多边主义的力量(国际论坛·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2023-07-18 08:2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互联互通目标,既包括基础设施“硬联通”,也包括规则标准“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从更长远的视角看,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当前,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和平与发展应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各方需要秉持包容心态,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防止局部问题变成全球威胁。面对金融风险、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等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各国携手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国际合作平台,有助于加强伙伴关系,促进互联互通。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强调各方共同谋划、共同行动,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获益,因而能够推动加强伙伴关系。“一带一路”不仅是促进经贸合作之路,也是增进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之路。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互联互通目标,既包括基础设施“硬联通”,也包括规则标准“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相关合作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能源等领域合作,也包括开展人文对话,促进民心相通,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人民之间加强彼此理解,建立更多互信,是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

  埃及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历史上古丝绸之路将两国联系在一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埃及积极支持和参与相关合作。埃及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和较强经济辐射能力,埃中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埃中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不断推进合作。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埃中·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多个埃国内重大项目都有中国的积极参与。这些项目为埃及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埃及经济发展。

  建设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埃及应加以学习借鉴。埃中·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两国在特区开发、产能合作、吸引外资等方面加强合作的重点项目,在推动埃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苏伊士运河连通地中海和印度洋,埃及希望进一步挖掘其经济效益,促进国家发展。埃中双方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将进一步促进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发展,持续惠及埃中两国人民。

  从更长远的视角看,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各方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体现了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目标愿景存在内在联系,都强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彰显中国同各国一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使命担当。

  维护多边主义意味着加强合作,意味着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促进发展成果共享。中国在维护多边主义方面发挥着示范作用,共建“一带一路”正推动世界向着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方向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不断惠及沿线各国,必将持续增强国际社会维护多边主义的力量。

  (作者为埃及前总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8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绿进沙退 科技助力(科技视点·跟随科研人员去治沙②)

    沙林中心科研人员在采集土壤水分数据。 沙林中心科研人员对沙尘观测塔进行维护。 俯瞰沙林中心农田防护林。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林中心提供 习...

    时间:07-24
  •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发布

    本报电 (记者李红梅)中国气象局近日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从大气圈、水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气候变化驱动因子等方面集中呈现中国及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蓝皮书显示...

    时间:07-24
  •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深度观察)

    河北秦皇岛湾北戴河段,风景秀美。崔 刚摄 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卷羽鹈鹕展翅飞翔。孙家录摄(人民视觉) 游客在山东青岛市栈桥景区游玩。黄政伟摄(人民视觉)...

    时间:07-24
  • 从“硬联通”、“软联通”到“心联通”(共建“一带一路”·“小而美”惠民生)

    在中国援毛里塔尼亚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工作人员操作机械收割紫花苜蓿。张美欧摄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新爱尔兰省省会卡维恩市,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卡维恩体育场是当地...

    时间:07-24
  • 乡村足球赛为啥引来众人夸(一线调研·关注基层体育)

    图①:“村超”比赛现场。 榕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图②:比赛间隙,苗族群众表演芦笙舞。 王炳真摄(人民视觉) 图③:村民进行芦笙表演。 王炳真摄(...

    时间:07-24
  • 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助企成长(高质量发展在一线·县域看创新)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有利于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

    时间:07-24
  • 福建加大投入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本报福州7月23日电 (记者钟自炜)为进一步增进残疾人福祉,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今年福建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安排10.98亿元用于支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比上...

    时间:07-24
  • 共话媒体融合发展之道

    本报南宁7月23日电 (记者祝佳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7月22日,第四十届《中国新闻年鉴》年会在广西南宁举行,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

    时间:07-24
  • “要想日子过得好,还得勤琢磨踏实干”(帮扶县驻村手记)

    “广播通知,今天赵庄大量收购桃,听到通知后抓紧下树,收购地点大舞台西边……”晨光熹微,河南省虞城县田庙乡刘杨庄村的大喇叭准时响起。听闻消息,黄凤菊一家五口收拾好工具,骑上三轮车,...

    时间:07-24
  •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核心阅读 7月2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二季度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举措。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服务举措、发力权益保障……...

    时间:07-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