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字典》 走过七十年

2023-07-19 08:2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观众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参观。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版本馆
《新华字典》封面图片均为本报记者陈斌摄

自1953年出版以来,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已走过70年。

迄今已印行6亿多册,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先后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第三届国家辞书奖特别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等——这是一本辞书的影响力。

为了核实一个地名,修订者要翻检全部已出版的地图,还要实地勘察,用实地调查获得的材料与文献记载对比——这是编纂字典背后的严谨和辛劳。

《新华字典》初版收字6800多个,最新版收字约1.3万个,第12版收录了点赞、二维码、打卡等语词——这是一本字典记录下的时代变迁。

一部《新华字典》,陪伴了新中国几代读者开蒙识字,记录着一个国家前行的脚步,浓缩着几代人的记忆,为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编  者  

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在中国当代出版精品与特色版本展区域,一个展柜格外引人注目: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的各种版本静静陈列,从泛黄的1953年第一版《新华字典》到崭新的第12版《新华字典》,各种版本汇聚,宛如一条时光之河,翻涌起很多人的记忆。

70年修订到第12版

每一个新版面世后,下一个新版的修订工作就随即开始

1950年,新华辞书社成立,《新华字典》编写工作正式启动。编纂工作由魏建功主持,叶圣陶审订,1953年初版发行。

1956年新华辞书社并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自此,《新华字典》的修订和维护工作主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承担。1957年商务印书馆推出“商务新1版”。此后《新华字典》进行了10余次修订,不断跟进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展现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各领域发展的新成就。

“《新华字典》能够历久弥新、长销不衰、深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华字典》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说。

《新华字典》初版收字6800多个,而最新版收字约1.3万个,以字统词,《新华字典》收录的很多词语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迁和国家的文明进步。如2004年第10版收录了光纤、基因、克隆等,2011年第11版收录了福祉、愿景、民生等,2020年第12版收录了打卡、点赞、二维码等,以语词记录着共和国的发展变迁。第12版增补新词新例100多个,如“初”下新增“初心”,“粉”下新增“粉丝”,“截”下新增“截屏”,此外像“点赞”“二维码”“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付”“网购”等与当前生活密不可分的词语也有收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员康辉说,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演播室,播音员、主持人几乎人手一册《新华字典》,“观众把我们的发音当作标准读法,我们把《新华字典》作为标准”。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候,语言也会高速发展,不断出现新词、新义,不断修订字典的过程就是体现规范标准的过程。”顾青说,“《新华字典》的每一个新版面世后,下一个新版的修订工作就随即开始,目前,第13版的修订工作正在有序筹备,即将开展。”

大学者编小字典

为了核实一个地名,修订者要翻检全部已出版的地图,还要实地勘察

《新华字典》的权威性来自编纂者的深厚学养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有时为了一个字的读音,一个词的释义,专家们会反复讨论,去实地调研。编字典的辛劳是外人难以想象的。”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新华字典》第12版的修订主持人程荣说,为了核实一个地名,修订者要翻检全部已出版的地图,还要实地勘察,用实地调查获得的材料与文献记载对比,只有地图、文献和实地调研在音形义上都一致,没有矛盾时,才能最终确定地名的读音和字形。例如广西宾阳的“呇(men)塘”,甘肃积石山的“癿(bie)藏”等地名就是在实地调研后确定的。

再比如“焗油”这个词,第9版的撰稿者为了给出准确的释义,曾两次去理发店做焗油,体验了每一步过程,最终才做出了准确的解释。

“作为权威字典,一丝一毫都不能主观随意;如果随意,贻害无穷。《新华字典》的每一个字在编写和修订时都很谨慎。”程荣说。

《新华字典》有一个“大学者编小字典”的优秀传统。70年来,一批又一批新中国文化建设者们以崇高的精神品格编纂、修订和出版《新华字典》,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丁声树、陈原、王力、吕叔湘、周祖谟、曹先擢等,都先后参与过这本小字典的编纂修订。

编纂者们俯首躬行,默默奉献;潜心钻研,字斟句酌;鼎新革故,持续创新;勇于担当,胸怀家国。正是这些品质铸就了《新华字典》的文化气质,并最终化为薪火相传的精神——甘守寂寞、耕耘不辍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与时俱进、守正开拓的创新意识,心怀家国、使命担当的文化责任。

语言学家曹先擢是《新华字典》1971年版修订工作的实际主持人,也是《新华字典》第10版的学术顾问。“曹先生认真极了,哪怕一个字的问题,也会用几百字甚至更多的篇幅,以讲解的方式加以批评,委婉中透着严厉。在小小的卡片上,我们看到了曹先生认真严谨的修典学风。”程荣回忆道。

“《新华字典》的编修方式和编修流程在不断摸索改进,编纂工艺逐渐从纯手工的操作方式走向用计算机操作,纸质卡片逐渐被电子卡片替代,但无论怎样改变,坚持质量第一的基本原则从来没有变过。”程荣说。

主动拥抱数字时代

让更多读者能够用上标准、规范的工具书

13印张,19.9元——这是《新华字典》第12版学生版本的价格。“现在一般图书的定价是一个印张3元到6元,但学生版本的价格,也就是每个印张仅仅一块五毛多一点。”顾青说,多年来《新华字典》始终低定价,是为了让更多读者能够用上标准、规范的工具书。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华字典》还承担起助力教育脱贫、建设文化民生的历史重任。

2010年,有关偏远山区孩子缺字典的报道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以《新华字典》为依托,社会各界掀起了用字典助力教育脱贫的公益行动。

2012年,《新华字典》纳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范畴,至今已有近2亿册《新华字典》发放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手中。

近1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播音部、商务印书馆等众多文化机构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开展“字典下乡”“小乡村,大课堂”“放飞梦想的翅膀”等系列公益活动,设立《新华字典》奖学金,建立乡村阅读中心,相关助教、扶贫活动已覆盖吉林、陕西、内蒙古、四川、福建等20多个省份。

70年来,《新华字典》见证和记录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全过程。从新中国扫盲、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华字典》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数字时代,为了方便读者,新版《新华字典》首次同步推出纸质版和应用程序(APP)。单色本和双色本在正文各页增加了一个二维码,用《新华字典》APP扫码,就可看到当页所有字头的部首、笔画、结构等信息,免费收听标准读音、观看笔顺动画、查检知识讲解等,全面实现了融合出版的二次升级。

“下一步,我们计划开发新的《新华字典》APP,突出学习功能,使内容更丰富、更匹配用户的需求,让读者更方便、更简洁地使用《新华字典》,通过数字化为字典赋能。”顾青说。

程荣说:“70多年来,《新华字典》的编修一直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当更加努力地做好今后的编修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为传承中华文化作出新贡献。”

我的第一本《新华字典》

我出生于1965年,记得读一、二年级时,书包里除了教科书和作业本外,还经常放有一本《新华字典》,那时最吸引我的是里面各种动植物的插图,画得非常生动、逼真。这本《新华字典》是父亲购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出版,我的大姐、大哥都用过,我是兄弟姐妹中最小的,这本字典后来就留在了我手中。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北京上大学,此后虽然翻检《新华字典》的次数比较少了,这本字典我却一直珍藏着。《新华字典》每次出新版,我都会及时购置,并认真阅读修订说明,了解各版的新变化。比较各版《新华字典》,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新中国的巨大变化。 

——《新华字典》读者王保贤  

和孩子一起查《新华字典》

我是一名报纸编辑,在我的书柜里,有一本本陈旧泛黄的《新华字典》。遇到拿不准的字,我就求助于《新华字典》。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字的读音、含义也会随之变化,要是不及时查字典,就会一直读错却不知道。

我记得女儿上小学第一天,带回家一本《新华字典》,几周以后,女儿学会了拼音查字法、偏旁部首查字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就去查。很快,字典被翻得又脏又破,封面也掉了,我去书店重新买了一本,把旧的放进书柜里。此后,我常和孩子一起查《新华字典》,讨论某个字的读法、写法、用法。我俩还经常随意翻看《新华字典》,每次都有新发现。《新华字典》让我和孩子的心靠得更近,更让我和孩子感受到中国文字的趣味和魅力。

——《新华字典》读者权翠芳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9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堤坝(深度关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万州区陈家坝街道联合社区党员、干部帮助市民出行。冉孟军摄 万州区江南新区,救援人员在进行排水抢险作业。新华社记者 唐 奕摄 北碚区交通局党员应急队队员在清...

    时间:07-25
  • 跨社区调配资源 智能化助力养老(办实事 解民忧)

    核心阅读 统筹养老资源,解决结构性供需矛盾;运用智能设备,实时辅助老年人生活;引导专业机构,提供高品质康养服务……在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智慧养老平台和技术的运用、专业服务专业人才...

    时间:07-25
  • “头雁”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今年梨花节期间,我们店中午翻桌率达100%,梨花酥、梨花水饺等特色农产品销售也非常火爆。村里发展乡村旅游,让我们老百姓也跟着富了起来。”山东省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农家乐经营者王欣高兴...

    时间:07-25
  • 清理网络谣言 净化网络生态

    近年来,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网络谣言乱象频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自今年4月10日起,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

    时间:07-25
  • 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快制定针对高科技行业商业秘密保护规则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市场监管部门将结合正在进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进一步明确商业秘密保护法律框架。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布局中的关键领域...

    时间:07-25
  • 主产区累计收购小麦超三千八百万吨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杜海涛)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7月20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超3800万吨,完成预计旺季收购量的六成左右。 当前小麦收购主要有3个特点...

    时间:07-25
  •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间:07-25
  • 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白瀛)中国记协24日在京举办第163期新闻茶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主题,与境内...

    时间:07-25
  • “设计就是探索新的生活方式”(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柳冠中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柳冠中:1943年生,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曾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奖和推广奖,2019年荣获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

    时间:07-25
  • 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人民时评)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一季度回落0.3个...

    时间:07-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