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国际社会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023-07-25 08:2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一个拥有5000多年璀璨文明史的大国,一个有着深厚天下情怀、致力于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民族,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人类文明进步一边,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己任,不断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阔步前行。

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

九万里神州惠风和畅,五千年文明礼乐和平。不久前,由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落下帷幕。展览共展出400余件文物精品,通过“天地同和”“万邦协和”“宜民安和”“乐在人和”4个贯穿一体的单元,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

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2000多年前,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东西方平等开展互利合作和文明交流。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洋航海,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从未主动挑起一场战争,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

加纳大学中文系主任布赖特·恩克鲁玛说,中国自古倡导和平发展,不主动挑起冲突,同时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这一点非洲民众感受深刻。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我们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

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传递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从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到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从为解决国际热点问题努力劝和促谈,到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到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中国始终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实现共同发展。

从提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到探索“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始终坚持走合作发展的道路,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泰国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表示,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为维护多边主义和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认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

今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山河万里远,咫尺玲珑心。”哈萨克斯坦歌手同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对话跨越时空。中国同中亚五国歌手齐声高唱《美美与共》,歌声久久回荡。一场文艺演出,尽显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的话语掷地有声:“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回顾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不难发现,文明之间如果一味采取对抗姿态,只会穷途末路、两败俱伤。唯有选择文明对话,才是坦途正道。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文明从不追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是在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寻求价值相通、心灵契合。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新时代的中国,赋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中华文化蕴含的“天下观”崭新内涵。今年3月,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学院副教授哈内斯·费尔纳表示,中国在其悠久的历史中,积极与外部世界保持交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如今,中国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既积极借鉴世界先进经验以促进自身发展,也打造了多种全球公共产品以推动实现共同发展。

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拉贝希表示:“中国认为没有一个文明是优于其他文明的。中国非常尊重非洲的需求和愿望,也愿意用非洲人最能接受的方式帮助非洲。中国从不干涉非洲国家内部事务,也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中国的事业是得到世界各国人民支持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中国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又一次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合则强,孤则弱。”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积极践行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国际合作深入发展。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到推动创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从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到团结各国共同抗击新冠疫情;从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推动制定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率先发布国别方案,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国家发展,通过合作与各国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教授安东尼奥·奎罗斯表示。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方应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习近平主席多次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一道理:“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中国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同时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俄罗斯报》社长涅戈伊察表示,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为各国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提供更多新机遇,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一个鲜明特点是走和平发展道路,这值得世界各国学习。”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说,中国始终坚定践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公平正义,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权利,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劲正能量。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以更宽阔视野、更开放胸襟、更积极姿态,同国际社会一道,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尽责,为人类的繁荣进步出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5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百年》出版发行

      本报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杨昊)近日,全国妇联编写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百年》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领导、思...

    时间:08-01
  • 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期代表学习班在江西赣州举行

      新华社南昌7月31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期代表学习班28日至31日在江西省赣州市举行。来自全国34个选举单位的371名全国人大代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

    时间:08-01
  • 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3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本报北京7月31日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汇聚奋进强国强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激励广大官兵奋力实现建军一...

    时间:08-01
  • 涵养忠诚之魂,永葆赤子之心(人民论坛)

      在重庆铜梁,保留着一封感人至深的家书。“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后,一定要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像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写下这封信的人,正是家喻户...

    时间:08-01
  • 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更是接续筑梦的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梦...

    时间:08-01
  • “坚持人民至上,让中国发展行稳致远”(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看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着眼未来,重视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近日,西班牙共产党中央委员、“变革!欧洲”基金会联合主席马加·费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找到了适...

    时间:08-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格鲁吉亚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3年7月26日至8月1日,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来华出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其间,习近平主席在成都同加里巴什维利总理举行会晤,李强总理在北京同加里巴什维利总理...

    时间:08-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联合声明

      一、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总统穆罕默德·伊尔凡·阿里应邀于2023年7月25日至8月1日出席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并访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同阿里总统会见,双方就共同...

    时间:08-01
  • 让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

    时间:08-01
  • 神十五航天员乘组归来后首次亮相

      航天员费俊龙(中)、邓清明(右)、张陆敬礼致意。  新华社记者 郭中正摄  本报北京7月31日电 (刘诗瑶、占康)31日下午,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返回57天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

    时间:08-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