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广大群众共享蓝天绿地秀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3-07-30 08:0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天越来越蓝!”

2014年开始,河北石家庄市民王汝春每天在固定时间地点拍摄城市同一片天空。3000多张照片组成的“天空日记”里,从“雾霾锁城”到看见天际线,再到晴空万里成为常态,石家庄蓝天数量越来越多。

“地越来越绿!”

塞罕坝林海苍翠,山坡上新栽的树苗随风摇曳。年近八旬的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陈彦娴有空便重回坝上,追忆当年“百万亩荒原变林海”奇迹的同时,更惊叹如今石质阳坡也能栽树成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人又完成“攻坚造林”10.5万亩。

“水越来越清!”

盛夏,家住白洋淀边的村民张福庆打起赤膊,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河底石子、鱼虾清晰可见。在荷红苇绿的深处,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也从难得一见到如今安家落户。

燕赵大地生态持续变好,成绩有目共睹。

“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河北的殷切期望。河北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生态环境越来越美。

刚与柔,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

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争创环保绩效A级。“遇重污染天气,对环保绩效评级为A级的企业不停不限,对B、C、D级企业按区域、行业、生产工艺等分类,精准制定管控措施。”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钱鹏说。

走进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智能化生产环保调度中心,大屏实时显示各项在线监测排放数据。“我们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技术,使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清洁车辆等通过5G网络互连,自动分析和识别环境污染风险,并远程集控处置。”首钢迁钢环保部部长程华说。

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首钢迁钢成为全国首家钢铁行业A级企业。“目前首钢迁钢遇重污染天气可不限产,实现连续稳定生产经营。”程华说。

零与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夏日炎炎,来到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林木交错,绿意盎然。

中铁一局项目经理田京利走到两三米高的银杏树前,介绍道,“这片树苗来自塞罕坝机械林场,5年前种下时只有5厘米粗,如今已经长到近20厘米粗了”。

“我有幸参与千年秀林和白洋淀的治理建设,见证了从荒地枯水到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的变化。未来我们将依托千年秀林的生态体系来涵养白洋淀,持续保障白洋淀碧波荡漾。”田京利说。

河北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修山、治污、增绿、固沙、扩湿,使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升。

减与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张北坝上草原,一排排深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光彩熠熠,一座座巨型风机并排矗立、迎风旋转,将风光转换成绿电;在东部渤海的浪涛中,连排的白色风机稳稳“扎根”大海,将呼啸的海风转化成绿电。

作为工业大省,河北积极转变偏煤的能源结构、偏重的产业结构。一方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火电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另一方面,加快规划建设清洁高效、多元支撑的新型能源体系。全省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协同发展光伏、风电、氢能等,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022年,河北省风电光伏总装机量6652万千瓦,新增抽水蓄能装机210万千瓦,逐步形成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2年,河北省PM2.5平均浓度36.8微克/立方米,为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31%提高到2022年35.6%;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4.4%,Ⅴ类及以下断面首次清零。今年1至6月,全省空气优良比例为81.9%,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河北将继续书写绿色篇章,让广大群众共享蓝天、绿地、秀水。

(本报记者雷崔捷、程红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30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钢铁连长” 向战冲锋(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炎炎盛夏,皖东腹地,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一场战术比武考核正在进行。 该旅“济南英雄连”连长孙金龙(上图,黄振宇摄)带领连队压轴出场,凭借战术战...

    时间:08-05
  • 第十一届海峡青年节集中活动将在福州举办

    本报北京8月4日电 (记者程龙)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4日答记者问时介绍,由国务院台办、全国青联、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海峡青年节集中活动将于8月5日至13日在福建福州举办,集中活动...

    时间:08-05
  • “我们将积极投身中亚国家同中国的友好事业”

    青翠的葡萄挂满枝头,热烈的歌舞欢迎朋友。2023“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营一行日前走进新疆,20余名中国和中亚国家青年组织负责人、农业和文化领域青年代表,参访乌鲁木齐国...

    时间:08-05
  • 真挚友谊的美好与力量(国际论坛)

    无论是鼓岭故事,还是艾奥瓦故事,都代表着一种特殊的精神,都展现了友谊的美好。美中发扬鼓岭故事、艾奥瓦故事所展现的友谊精神,有助于两国和平共处 不久前,我再次到访中国,参加了在福建省...

    时间:08-05
  • “在中国的所学让我受益匪浅”

    “在中国求学的经历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日前,南苏丹琼莱州政府秘书长盖特维奇·科克·纽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谈及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参观访问中国城市和乡村的经历时,感触良多。 纽...

    时间:08-05
  • 中多深化水稻种植合作

    “中国专家带来的水稻抛秧栽培技术,不仅解决了手工移摘过深的问题,也避免了除草剂使用量过大可能造成的农药超标隐患。”谈起与中国水稻专家的合作,多米尼加水稻研究人员胡利奥·塞萨尔的话...

    时间:08-05
  • 坚决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今日谈)

    防汛救灾争分夺秒、刻不容缓。加强力量组织救援,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修复受损基础设施,落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连日来,京津冀等地和有关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援,各方救援力量冲锋一线抗...

    时间:08-05
  •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推进(年中经济观察)

    今年上半年,我国科技创新捷报频传,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令人振奋: 江西万安,自主育种研发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早1号”,油菜籽亩产达到175.7公斤——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团队6年持续...

    时间:08-05
  • 上半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83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8月4日电 (记者韩鑫)广东伶仃洋,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实现合龙;江苏张家港,世界最大跨度桥梁——张靖皋长江大桥建设进入塔柱施工阶段;广西钦州,世界在建最大内河省水...

    时间:08-05
  • 落实防汛救灾措施 全力以赴抢险救援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地要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和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妥善安...

    时间:08-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