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不断积蓄(经济聚焦)

2023-08-07 08:3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巨轮停满泊位,桥吊与集装箱卡车忙碌穿梭;义乌国际商贸城中,店铺之间人来人往,前来采购的外来客商络绎不绝;各地夜市人头攒动,摊位上的产品琳琅满目……眼下的之江大地,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387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5800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21867亿元,增长8.4%……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背后,折射出浙江经济发展势头稳中向好,发展动力不断积蓄。

  民营经济活力增强

  “3年前,正是绍兴柯桥区政府一笔2000万元的扶持资金,让我们在这里站稳了脚跟,如今市场越做越大。”聊到这几年的发展,浙江材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配说,“政府的贴心服务就是企业发展的坚强保障。”

  浙江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湖州吴兴区三一装载机智能制造基地内,一款纯电动的伸缩臂履带起重机从总装车间下线。依托这款技术领先的纯电动伸缩臂履带起重机,基地获得了来自荷兰等国的许多订单。

  “产品研发生产,人才很关键。”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盛旭东说,当地政府通过举行全球产业人才精准对接会等活动,为企业精准推送了数十名高层次研发人才。不仅如此,新投资装载机产业园实现“拿地即开工”,流程上减少44天,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从《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相继出台实施,到各级政府搭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浙江多措并举增强经营主体活力。今年上半年,浙江新设民营企业25.6万户、个体工商户64.9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2.2%、14.6%。

  政府大力扶持,企业苦练内功,增强了浙江民营经济的活力。面对市场变化,通过线上通线下闯、买全球卖全球,浙江民营企业总能迅速作出快速调整,持续增强自身竞争力,不断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数字经济势头强劲

  走进台州黄岩区的世玩欣玩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木制品玩具自动化生产线上,板材下料、冲压、丝印、包装等一系列操作均可通过智能系统“一键智控”;生产线外,自动物流车随时等待指令安排运送原料、搬运成品……

  这是浙江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缩影。2022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3%,占GDP比重达11.6%。今年,浙江制定“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赋能、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等八大攻坚行动方案。上半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5%。

  在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的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中,一名佩戴了智能仿生手的残疾人,利用脑机接口技术,正在纸上书写毛笔字。借助这项“黑科技”,残障人士有了新体验。

  在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数字经济企业正加速集聚。从生产线上的智能机器人,到应用于智能制造的深度视觉系统,再到人机智慧交互设备,锚定人工智能新赛道,未来科技城已初步构建起高端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今年上半年,余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952.2亿元,占GDP比重达65.4%。

  “浙江数字经济‘高开稳走’的同时,也依托各项先进技术提供普惠化服务,给共同富裕带来更多助力。”浙江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教授包海波说。从数字政务一键速办,到智慧医疗远程问诊,再到直播业态深入田间地头……之江大地,数字技术持续点亮生活。

  重大项目加速落地

  夏日炎炎,绍兴上虞区卧龙智慧新能源装备产业化项目的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总部大楼和人才公寓拔地而起,新能源转换与控制装置项目厂房正在进行最后的安装调试。作为总投资60亿元的重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0亿元。

  自2016年以来,浙江开展了15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11.6万亿元。今年以来,浙江启动“千项万亿”工程,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省等领域,每年滚动谋划推进1000个以上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

  眼下,各地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数据显示,上半年,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0%。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浙江“千项万亿”工程中,交通强省工程共有291个项目,计划投资超2万亿元。

  在金华义乌市香山岭隧道出口施工现场,杭温高铁正式开始全线铺轨;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多层结构+智能化”国际货站建成开通运行;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一期项目梅山水道桥梅山侧索塔顺利封顶,项目进入完工倒计时……

  为顺利实施“千项万亿”工程,浙江计划5年内每年提供各类融资支持5000亿元以上,对项目在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方面的需求给予充分保障。此外,浙江还安排山区海岛县项目148个,实现县县全覆盖。

  “重大项目建设对有效投资可持续增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关键作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已经成为浙江省扩投资、优结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叶建亮说。

  出口结构优化升级

  宁波梅山综保区,中信港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堆场内,一批新能源汽车等待驶入集装箱,即将出口海外。

  上半年,浙江实现进出口2.36万亿元,增长4.7%。其中,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新三样”表现突出,出口额分别增长22.9%、105.5%和71.8%。

  在义乌光源科技小镇,天合光能(义乌)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马力全开。仓库里一块块光伏板正在打包出货,准备销往欧洲。依托光伏产业集群,义乌国际商贸城开设新能源产品市场,不少境外客商前来采购。

  “从义乌始发的‘义新欧’中欧班列,以前运的是小商品、五金电器、机械设备,现在,汽车配件、光伏产品、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班列运营方义乌市天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副总裁叶秋然说。

  浙江各级政府也多措并举,全方位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此前浙江印发《全力拓市场增订单稳外贸若干措施》,为拓市场、增订单、稳外贸专门出台了33条举措,明确提出要加大对订单充足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外贸企业及产业链“链主”型企业要素保障力度。去年底,浙江商务部门推出“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截至7月中旬,浙江已组织1360个团组、超1万家企业赴境外开展商务活动,达成意向订单超1130亿元。

  “浙江的外贸出口从过去的服装、家具、家电为主,到现在‘新三样’势头强劲,这一发展趋势不仅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映射,也是浙江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的体现。”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志成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7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新时代青春在风雨中闪耀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七月底以来,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洪涝地质灾害严重。  共青团中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

    时间:08-14
  • “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人民论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有没有增进民生福祉、能不能给群众带来方便,很大程度上检验城市绿化的质量和效益。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工作持续稳步推进,不少地方通过见缝插绿、拆...

    时间:08-14
  • 会商部署防汛防台风工作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刘温馨)13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防汛防台风专题视频会商调度,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联合会商研判雨情、汛情、灾情,视频调度天津、辽...

    时间:08-14
  • 用忠诚担当守护万家灯火

      近段时间以来,华北、黄淮、东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洪涝地质灾害严重。  习近平主席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修复交通、通讯、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

    时间:08-14
  • 新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发布

      ●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3个项目的服务标准  ●扩大农村危房改造、特殊群体集中供养2个项目的服务对象范围    本报北京8...

    时间:08-14
  • 擦亮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深度观察·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财税金融支撑①)

      图①:浙江安吉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安吉横溪坞毛竹林了解客户情况。   罗 愚摄   图②:由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建设的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   李乐乐摄   数据来源:中...

    时间:08-14
  • 前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其中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截至7月末,我...

    时间:08-14
  • 2023年服贸会拟举办202场活动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潘俊强)13日,记者从“我在服贸会等你”2023年服贸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将于9月2日至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

    时间:08-14
  • 海南首批虚拟电厂上线

      本报海口8月13日电 (记者孙海天)海南省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授牌及首批虚拟电厂正式上线仪式日前在海口市举行,标志着海南省虚拟电厂建设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海南省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设...

    时间:08-14
  •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8月15日,我国将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18年前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

    时间:08-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