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友谊的盛会,深化交流互鉴(人民论坛)

2023-08-12 08:1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成都大运村,“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来自塞浦路斯代表团的田径运动员埃琳娜仔细对照《大运中文100句》手册,特意找出了与阿拉伯数字“196”对应的汉字,用笔写下“一九六”。原来,这是她跳高的目标高度,她希望这3个汉字能带给自己好运。一座“汉语桥”,是文化之桥,也是友谊之桥,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因成都大运会相聚相知、增进理解,留下多少美好回忆。

  习近平主席指出:“62年前,国际大体联创始人施莱默先生就说过,‘大运会是友谊的盛会。’这一著名的大运会宣言和‘友谊、博爱、公平、坚毅、正直、协作、奋发’的大运会宗旨,为世界大学生体育运动提供了精神启示,也为应对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有益借鉴。”成都大运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运动员在竞技中结下深厚友谊,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共同描绘出一幅文明交融、心灵相通的青春画卷。

  体育的盛会,文化交流的舞台。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这样评价:“大运会的可贵之处,在于青年人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在大运村艺术中心,“体育力量  中国精神”中国体育文化展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人员、媒体记者参观,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展品讲述着中国竞技体育、体育文化和对外交往的精彩故事。在媒体酒店,由成都皮影非遗传承人表演的皮影戏《白蛇传·盗仙草》引得观众阵阵叫好。在街头巷尾,成都串串、川式火锅等美食受到欢迎,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成都大运会打开了文化体验和交流互鉴的窗口,让世界触摸到中华文化的时代脉动,也让中国感受到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别样魅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新时代以来,从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上海进博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彰显“天下一家”的中国胸怀,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再到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不遗余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相互启迪,探索出一条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文明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深化交流互鉴,以包容的胸怀构建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园。”成都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人类社会能够以平等、包容、友爱的视角看待和而不同,用欣赏、互学、互鉴的态度对待多种文化。面向未来,中国将始终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人类文明持续发展进步。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成都大运会闭幕式上,当东方蜀派古琴与西方小提琴和鸣《高山流水》和《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全球青年的心声也在此唱响。实践充分表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并肩,共同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必能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2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习近平将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月18日宣布:应南非共和国总统拉马福萨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8月21日至24日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  在南非期间,习近平还将同拉...

    时间:08-18
  • 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8月15日,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宋家庄镇甄家庄村党员群众组成的抢险队,在村北侧抢修山场路。 邵玉姿 赵永辉摄影报道 日前,...

    时间:08-17
  • 实现“新突破”“新提升”(人民论坛)

    超600亿件,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超17%;2.3万亿元,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95.9%;19672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上半年的数据成绩单,显示我国经济持续...

    时间:08-17
  • “这是当地最漂亮的校园”(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驱车向南,沿着通往恩德培国际机场的高速公路行驶40多分钟,便来到坐落于维多利亚湖畔的恩德培—长沙示范学校。学校院墙呈波浪形,...

    时间:08-17
  • 中国为全球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国际论坛)

    当前,乡村旅游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将发展乡村旅游视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消除贫困的方式。我多次访问中国,看到中国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最大的...

    时间:08-17
  • “中肯电影节”在内罗毕开幕

    本报内罗毕8月15日电 (记者黄炜鑫)为庆祝中肯两国建交60周年,“中肯电影节”于当地时间14日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 中国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开幕式上说,中国电影已踏上高质...

    时间:08-17
  • 外交部发言人: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郑翔)针对近期少数西方政客和媒体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风险,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这种论调有悖事实,中国经济...

    时间:08-17
  • “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大道之行)

      “我很荣幸两次见到习近平主席。习近平主席谈吐儒雅、思维开阔,具有卓越领导力和领袖风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埃及投资和国际合作部前部长萨哈尔·纳斯尔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

    时间:08-17
  • 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充满机遇(和音)

    中国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 中国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推动更...

    时间:08-17
  • 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能级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刘志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长三角地区发展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肩负着引领长三角地区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重要使命。近日,经国务院同...

    时间:08-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