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做研究,就要真正扎到问题里去”(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2023-08-15 08:0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深夜,窗外月光如水,树影婆娑。窗内,一盏灯、一杯水,一个人端坐办公桌前,轻轻地敲击着电脑键盘。这是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主任刘光明(见上图,崔传龙摄)的工作常态,他在这里写出一篇篇理论文章,完成一个个学术课题。

  20年来,刘光明矢志研究、阐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主编《解放军理论学习》期刊,主持、参与国家和军队级重大课题1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参编著作40余部,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日积月累,锤炼理论功底

  1997年,刘光明以优异成绩从昆明陆军学院毕业,在西藏工作两年后,又来到西安政治学院攻读军队政治工作学硕士。2003年,硕士毕业后,他又回到西藏的基层工作了一年,然后被抽调到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工作。

  “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自那以后,刘光明就锚定研究、阐释、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工作。

  研究中心副教授刘珂说,不管工作多忙,刘光明每天早起后在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当天发表在中央权威报刊的理论文章,并下载整理,分门别类存档。

  二十年如一日,及时关注理论动向,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刘光明说:“只有紧跟理论创新的步伐,持续学习思考,才能锤炼理论功底,走在理论前沿。”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时,刘光明带领团队成员撰写发表了《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传承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铭记伟大胜利  推进伟大事业》等一系列文章,旗帜鲜明地宣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作为理论专家,刘光明经常承担中央机关和军委机关赋予的重要专项任务。比如,参与编撰和修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等。

  “出活快、标准高,敢打硬仗、能打胜仗。”说起刘光明,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邓海英钦佩不已。

  严谨治学,瞄准学术前沿

  刘光明在参加某纪录片脚本撰写时,曾经发生过一件“小事”。

  当时初稿上交后,组织方请来了一批资深党史专家审核把关。其中一位老先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文稿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撰稿人听到批评,感觉脸上挂不住。刘光明却说:“纪录片必须经得起历史检验。现在的批评才是真正的爱护,我们要好好吸收专家的意见!”

  这番话,让研究中心讲师赵文涛至今记忆深刻:“刘光明勤学不辍、谦虚谨慎的学风,值得我们每一位理论工作者学习。”

  作为《解放军理论学习》主编,刘光明在每期期刊终审阶段,对每一篇稿子都要认真审阅。为了静下心来,不被打扰,他往往选择在夜深人静或周末加班完成样稿审阅。

  “从提法的调整到加入最新表述,从错别字到部分标点符号的纠正,密密麻麻的修改记录,令人敬佩。”研究中心年轻教员陈嘉康说,“每次拿到刘光明编辑过的稿件,都是一次提高、学习,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好学问,首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为理论工作者,研究成果一定要瞄准学术前沿。”说起研究心得,刘光明认为,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精准阐释和生动解读相统一,从而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精心培养,带动团队成长

  刘光明特别注重“传帮带”,努力培养年轻学者,让团队人人都有“两把刷子”,有拿得上台面的代表作,有能冒尖的好机会。

  “2017年刚调入中心时,我对写理论文章抓不住要领,压力很大。刘光明老师很快发现了我的问题,于是从收集资料、起草提纲,到完成初稿、精细打磨,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逐字逐句指导。”对于刘光明的帮助,如今已是研究中心副教授的王强一直铭记于心。

  为了培养年轻同志,刘光明常常给他们寻找锻炼的平台,用他的话说,“只有不断地跟高手学习、切磋,才能快速提升能力”。

  研究中心的年轻教员刘铭,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95后。他参加工作不久,刘光明就把一篇重要文稿的撰写任务交给他。为了让他尽快成长,刘光明采用“边讲边练”的方法。从确定标题到列出提纲,从查找素材到梳理整合,从核实引文到遣词造句……刘光明边讲解边示范。经过精心打磨,文章最终正式发表。

  “一定要沉住气、静下心。做研究,就要真正扎到问题里去,才能找到解题思路。”在他的帮助下,研究中心年轻教员的成长进步都很快,理论成果越来越多。

  由中心集体创作的《新时代强党之道》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彰显伟大中国精神》《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270余篇文章发表在中央媒体;《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5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齐心协力 重建家园

      8月18日,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官兵对吉林省扶余市弓棚子镇拉林河下游缺口处进行封堵。  李朝阳 周程程摄影报道   日前,黑龙江省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当地一处被洪水浸泡...

    时间:08-21
  •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人民论坛)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以案明纪,“零距离”开展纪法教育;进行廉政家访,引导干部深化家风和作风建设……近期,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扎实推进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示范带动主题教...

    时间:08-21
  • 再次预拨10亿元救灾资金

      本报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曲哲涵、刘温馨)19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再次预拨10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重点支持京津冀及黑龙江、吉林等受灾严重地区做好受灾群众救助等工作,保障受灾...

    时间:08-21
  •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政策解读)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民生保障的底线标准。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国家标准2023》)。  为什么要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

    时间:08-21
  • 第四届澜湄视听周在昆明举办

      本报昆明8月20日电 (记者李茂颖)为进一步推动澜湄区域视听交流合作,凝聚东南亚、南亚视听合作共识,由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柬埔寨新闻部、中国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澜湄视...

    时间:08-21
  •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在非洲启播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20日电 (记者谢江)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之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

    时间:08-21
  • 履职尽责 通力协作 狠抓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8月1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指出,“七下八上”是防汛关键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

    时间:08-21
  • 建设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美丽中国)

      图为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桐木村。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核心阅读   8月19日,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举行,主题为“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时间:08-21
  • 融入城市,从稳定就业开始

      核心阅读   建设综合性零工市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加强权益保障……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针对农民工群体,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就业的暖心举措,让他们找工作有门路、在岗更安心,更...

    时间:08-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