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健康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健康焦点)

2023-08-18 08:2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智慧药房,发药机器人在配药。
  张 敏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今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医改取得显著成效,健康维护能力明显提升。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大力发展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医疗服务、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随着一项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健康中国建设步履坚实。

  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正值暑期,湖南省妇女儿童服务中心里,一群眼科“小医生”正专注地给同龄的青少年开展灯箱视力检测、电脑验光、视觉训练……这是当地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儿童、家长树立近视防控意识。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在全国持续开展“启明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促进活动,并发布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这是我国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缩影。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扎实推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步提升;为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病等重点疾病患者和0至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城市生活环境改善明显,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逐步提高,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

  据介绍,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为89元,新增经费重点支持地方强化对老年人、儿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将强化“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质量,提高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利用效率和质量。

  持续深化医改,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福建省三明市,全市11个县市区组建总医院,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启动实施全民健康管护体系完善等“六大工程”……医改“小账本”里书写着大变革,三明医改为全国医改探索了宝贵经验。

  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相协同的治理体系,形成保障人民健康的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克难,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稳步实施分级诊疗,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着眼看病难问题,近年来,我国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截至目前,我国已设置心血管、癌症、呼吸等13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已确定5批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瞄准看病贵问题,目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6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7.7%;开展药品集采和医保目录谈判,已经开展的8批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患者药费负担大幅降低。眼下,聚焦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等,新一轮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正在进行中。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对持续深化医改作出进一步安排。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化医改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结合健康中国、新时代人口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进行统筹谋划和推进,接下来要把任务一项一项抓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更加健全

  近期,湖南、四川等地启动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待遇保障,加强继续教育支持,进一步充实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近年来,我国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乡村医生、全科医生等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各地不断提升农村与城镇的医疗卫生水平,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更加健全,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提升。

  如今,群众身边有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提升医共体医疗能力的同时,更多工作转向疾病预防,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和居民医保报销比例稳步提高。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医疗服务也得到快速发展,省—地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加快健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不断健全。截至2022年底,全国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8万个,实现街道、社区,乡镇、村屯服务全覆盖。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近年来,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服务环境更加良好,基层诊疗量占比长期保持在50%以上。目前,全国已基本实现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特别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包括长期处方、上门服务等在内的医疗卫生服务。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87.71%的县级医院达到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过3万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8日 19 版)

  • 相关阅读
  • 消费“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经济新方位)

      这个暑假,红色文化专列开行,为江西井冈山带来新机遇。“截至目前,已有超2万名旅客乘坐专列来到井冈山,带动当地旅游收入提升。”井冈山市文广新局局长罗辰元说。  日前,广东深圳南山...

    时间:08-24
  • 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刘志强)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早稻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减,单产小幅增长,早稻产量略增。根据10省(区)早稻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

    时间:08-24
  • 轻工业提质增效稳增长(政策解读)

      成都大运会落幕不久,杭州亚运会开幕在即,体育消费持续火热,我国上半年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35012亿元,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5%。  活力四射的体育消费热是轻工业内需市场...

    时间:08-24
  • 超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在青岛建成

      图为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郑浩男摄(人民视觉)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冉永平、丁怡婷)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22日,我国首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在山东青岛建成...

    时间:08-24
  • 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正能量(互利共赢 团结合作)

      当地时间8月23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约翰内斯堡杉藤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团结协作谋发展 勇于担当促和平》的重要讲话,强调金砖事业秉持国际道义...

    时间:08-24
  • 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化为现实

      当地时间8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发表致辞,呼吁各国要秉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化为现实...

    时间:08-24
  • 让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众

      8月23日,记者从司法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实施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法律规定,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完...

    时间:08-24
  • 增强干的动力 点燃干的激情

      立秋刚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龙门乡宝山村蔬菜栽培基地,片片树仔菜绿意盎然,菜农们正在采摘、打捆、装篮。在宝山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庞文锋的示范带动下,该村依托独特...

    时间:08-24
  • 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数据观察)

      消费者在湖南浏阳一家生鲜市场挑选预制菜。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山东滨州一家企业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生产预制菜。   初宝瑞摄(人民视觉)   核心...

    时间:08-24
  • 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钻井深度过半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冉永平、丁怡婷)中国石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钻井深度过半。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设计井深11100米,今年5月30日开钻以...

    时间:08-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