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永远在冲锋,一直能战斗”(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2023-08-18 08:1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海拔3000多米的某地高原,巍巍雪山高耸入云。山坳处,3支特战小队借着陡坡悄然逼近目标,一场实兵对抗演练正在紧张进行。

  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副参谋长成林(见上图,武警新疆总队供图)停下脚步,借着一处灌木遮挡,眯起眼睛观察着战场态势。突然,山石背后人影闪过,“发现埋伏,按计划展开!”成林迅速下达指令,队员们按照分工占领有利地形,形成一道密集的火力压制网。经过一番较量,成林新近研究的小队间协同作战队形发挥了作用,以明显优势取得胜利。

  大胆创新、敢打敢拼,这样的状态是成林练兵备战的常态。10余次重大反恐维稳行动中,他带领官兵冲锋在前、直面生死。比武竞赛中,他23次摘金夺银,在军事赛场打出赫赫威名。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成林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中国武警忠诚卫士”。

  “比赛还没完成,我要坚持到底”

  入伍22年来,成林一直保留着新兵时期的习惯,每天坚持做引体向上,坚持用“磨拳石”进行击打训练,手背上已是一层发白的、厚厚的老茧。

  成林说,这是他引以为傲的“勋章”,像这样的“勋章”他身上还有很多。

  他头部右侧眉骨处有一道显眼的疤痕。一次成林参加武警部队特战分队比武竞赛,在“挑战极限”障碍课目中,他背枪跳进下水道,因为体力消耗过大,导致头部磕伤。但他背起枪继续比赛,完成所有课目后,才匆匆赶往医院处理伤口。医生给他缝了14针,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把伤口处理好。

  “比赛还没完成,我要坚持到底。”成林休息3天后重返赛场,最终夺得武警部队抓绳攀登项目第一名。

  2019年,因为工作需要,成林主动请缨来到某高原。初上高原,成林白天胸闷气短,夜里头疼睡不着觉。战士们路过成林的宿舍时,却看到他一边吸氧一边练拳。成林说:“即便快40岁了,我也要永远在冲锋,一直能战斗。”

  “训练标准高一点,胜算就能多一分”

  “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这是成林训练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用亲身经历换来的经验。

  那年,还是特勤连排长的成林在执行某任务时,歹徒掏出一把刀迎面砍来。成林抬起左臂顺势格挡,受伤后顾不上伤痛,一拳将其打晕制服。成林用行动展现了一名战士的勇敢,也在左臂留下了一道弯曲的伤疤。

  从那之后,成林深刻认识到,身体素质只是战场上打赢的基本前提,还需要全面提升综合技战术水平。

  跑5公里越野,沙背心、沙绑腿从不离身;跑400米障碍,每种过障方式都要练一遍,双肘和膝盖磨出厚厚一层茧;练习擒拿格斗,专找身材高大的战士对抗,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

  走上指挥员岗位后,成林更是把带兵组训作为重点攻关方向。

  一次,成林接到任务,要带领各单位选拔出的30名特战精英,进行为期3个月的封闭式训练。

  组织爆破训练时,成林要求参训队员先穿上39斤重的排爆服冲一趟400米,再进行搜排爆作业。

  “训练标准高一点,胜算就能多一分。”在成林的带领下,参训队员每天要扣扳机训练3000次以上,不少战士手指扣得抽了筋,吃饭连筷子都抓不稳。他还给每个人的床头贴上缩小版靶纸,就寝前再练半小时眼力……

  在成林的带领下,他所在的特战三大队连续4年被表彰为“四铁”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

  “既要带头训练,更要教会方法”

  特战三大队警士参谋王一鸣还记得第一次接触攀登训练时那种恐惧心理。站在10多米的高台上,王一鸣总过不了关。

  时任大队长的成林见状,主动给王一鸣演示动作要领。快接近地面时,成林突然双手松开,把旁观的王一鸣吓出一身冷汗。成林却说:“你看,我们的保护措施是很齐全的,不会受伤。”

  王一鸣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从矮楼开始练,慢慢克服心理障碍,如今训练成绩已达到优秀。

  官兵们说,成林经常分享自己的训练经验,让他们少走弯路。

  危险课目训练中,成林总是第一个上,为了示范攀登、射击动作,他的胳膊肘由伤疤摞伤疤变成了老茧套老茧。

  “既要带头训练,更要教会方法。”为了让战士们得到更科学有效的训练,成林结合自己的经验,悉心研究军事训练理论,系统阅读人体力学、结构力学等专业书籍,撰写笔记300多篇。

  为了提高训练效果,成林围绕20多项特战技能钻研教学施训方法,尝试多种方式教学。吃饭、走路都在琢磨动作要领,他首创的“抓绳攀登六要诀”“蛙式攀爬法”“双臂交叉举枪法”等训练方法和实战技巧,被部队广泛推广学习。

  如今,在成林带过的兵里,有百余名因训练成绩突出立功受奖,30余名战士考学提干,20余人在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

  (郭松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8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消费“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经济新方位)

      这个暑假,红色文化专列开行,为江西井冈山带来新机遇。“截至目前,已有超2万名旅客乘坐专列来到井冈山,带动当地旅游收入提升。”井冈山市文广新局局长罗辰元说。  日前,广东深圳南山...

    时间:08-24
  • 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刘志强)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早稻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稳中略减,单产小幅增长,早稻产量略增。根据10省(区)早稻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全国...

    时间:08-24
  • 轻工业提质增效稳增长(政策解读)

      成都大运会落幕不久,杭州亚运会开幕在即,体育消费持续火热,我国上半年轻工11类商品零售额35012亿元,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5%。  活力四射的体育消费热是轻工业内需市场...

    时间:08-24
  • 超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在青岛建成

      图为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  郑浩男摄(人民视觉)  本报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冉永平、丁怡婷)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22日,我国首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在山东青岛建成...

    时间:08-24
  • 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正能量(互利共赢 团结合作)

      当地时间8月23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约翰内斯堡杉藤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团结协作谋发展 勇于担当促和平》的重要讲话,强调金砖事业秉持国际道义...

    时间:08-24
  • 携手构建高水平中南命运共同体(和音)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南要做高度互信的战略伙伴、共同进步的发展伙伴、相知相亲的友好伙伴、维护正义的全球伙伴,为进一步发展中南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当地时间8月22日上午,...

    时间:08-24
  • 尼日利亚中国电影节在拉各斯举行

      新华社阿布贾8月22日电 (记者郭骏)作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加强人文领域合作交流的一项重要举措,尼日利亚中国电影节21日晚在尼最大港口城市拉各斯开幕。  中国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

    时间:08-24
  • 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国际论坛)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举行线下会晤,也是在当前充满挑战的国际形势下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  近年来,个别西方国家散...

    时间:08-24
  • 阿拉伯议会议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阿拉伯议会议长欧舒米将于8月25日至31日率团访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4日 03 版)...

    时间:08-24
  • 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化为现实

      当地时间8月2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发表致辞,呼吁各国要秉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转化为行动、愿景转化为现实...

    时间:08-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