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航天育种年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

2023-08-19 09: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空间站已于2022年底全面建成,工程随即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全面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8月18日,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等专家介绍了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特别是空间站建造期间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进展成果,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空间站在轨实施110个空间科研与应用项目

空间站规划和建造期,中国载人航天研制部署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设施,持续滚动开展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目前已正式运行,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空间应用有序展开、成果频现。

首先,建成了功能完善、性能国际先进的国家太空实验室研究平台,学科覆盖全面。中国空间站舱内25个科学实验机柜与一系列舱外设施接口,能够支持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天文与天体物理等诸多学科方向的研究与应用;空间站平台为应用载荷提供强大的机、电、热、信息、排气以及机械臂、货物进出舱等基础支持条件;优化提升了货船、人船天地往返运输能力。

其次,瞄准前沿战略系统谋划,构建空间站应用专家体系。建立了由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各领域专家组和科学讨论组组成的层次化专家组织架构,广泛吸纳了能够代表国家空间科学的最高水平的专家队伍。

同时,面向应用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优化应用项目征集、遴选、培育、立项和择优机制。此外,还形成了完善的载荷研制能力和入站准入机制、强大的在轨实验支持能力。

截至目前,空间站已安排在轨实施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领域,获得原始数据近100TB,下行了近300个实验样品,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

成果直接应用于生物材料、药物、医疗和农业技术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实施起,就提出“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的理念,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应用成果。

载人飞船阶段任务,安排我国当时规模最大、领域方向最广的空间科学与应用计划,29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均为国内首次开展,对我国空间生命、材料等基础研究起到开创奠基作用;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进一步拓展了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实施了70余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空间站阶段任务,立足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研制了我国覆盖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域最全、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舱外实(试)验设施。

服务国计民生,空间应用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各行各业。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生物材料、药物、医疗和农业技术;微重力流体、燃烧和材料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解决国家材料短板问题、改进相关产品生产加工工艺等作出了贡献;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余项,育成主粮审定品种240多个,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种400多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3600亿元,年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此外,工程应用取得的成果还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公共服务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广泛应用。

将长期高效运行国家太空实验室,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

林西强介绍,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将长期高效运行体系完善、水平领先的国家太空实验室,持续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展望未来,中国空间站有望获取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大批创新科技成果。

基础研究方面,瞄准宇宙起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人类太空长期生存等重大前沿问题,持续产出新认知、新理论,取得国际公认的重大发现和科学突破,为提升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贡献中国力量。当前正在研制的巡天空间望远镜,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入轨后将开展17500平方度的大面积天区深场巡天观测以及不同类型天体的精细观测,预期在宇宙学、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与活动星系核、银河系与紧邻星系等问题上取得丰硕的开创性科学成果。

技术创新方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突破和掌握医药、材料、能源、信息等领域相关核心关键技术,服务国家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例如,通过开展空间材料制备研究,可为国家战略急需材料的制备与工艺改进做出实质贡献。通过空间干细胞与增殖分化、器官芯片与类器官、蛋白质结晶、合成生物制造等方面研究,可为面向大众健康的再生医学、精准医疗、新药开发等提供新方法和新手段。

实验室能力提升方面,按照工程任务规划,未来空间站将结合国际空间科学发展态势与国家战略需求变化,动态调整空间站维护升级策略,结合空间站舱段扩展,研制并上行新型科学仪器与试验载荷,持续提升太空实验室规模与水平。例如,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领域,拟布局哺乳动物培育、脑科学研究等仪器设备开展基础研究;面向深空探测需求,建设受控生命生态系统验证相关技术;结合基础物理发展态势,拟面向复杂等离子体研究布局新型科学实验机柜。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9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大桥,架起梦想之路

      抽血、送检……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检验科,余燕恰瘦小的身影忙碌不停,同事们亲切地叫她“阿恰”。  2007年,8岁的余燕恰独自溜索过江上学,被媒体拍到后触动了许多人。那时...

    时间:08-26
  • 设施养殖,让鲜活水产“跃”上餐桌(深度观察·设施农业大有可为③)

      图①: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红旗现代渔业产业园里,工作人员在智能化自动养殖区观察鱼类生长情况。   房德华摄(人民视觉)   图②:江西省上高县翰堂镇磻村村鱼鳝混养基地中,...

    时间:08-25
  • 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发布

      本报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白剑峰)为了进一步满足儿科临床用药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等4部门日前发布《第四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共有24个品种,涉及30个品规、9种剂型,覆盖神经...

    时间:08-25
  • 精准精细服务 促进人岗适配(办实事 解民忧)

      核心阅读   免费指导,推选专业职业指导老师一对一连线;校企合作,让学校培训内容匹配企业用人需求;政策扶持,各类补贴缓解企业用人成本压力……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黑龙江省把推动青年...

    时间:08-25
  • 小积分凝聚乡村治理大合力(人民眼·提升乡村治理效能①)

      图表内容来源:2021年9月出台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印发乡村治理典型方式工作指南的通知》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神林乡杨野河村村民用积分在村...

    时间:08-25
  • 用好公益诉讼 守护古城风貌(法治聚焦)

      在浙江省绍兴市,各式桥梁连街串巷。古桥保护问题突出,成为古城保护难点的一个缩影。绍兴市通过设立古城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创新实践基地、出台公益诉讼特邀检察官助理制度、发送检察建议等方...

    时间:08-25
  • 最高检发布金融领域新类型职务犯罪典型案例

      本报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倪弋)金融系统腐败具有涉案主体身份复杂、覆盖面较广,犯罪手段复杂隐蔽且具有专业化等特点,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下发第四十七批指导性案例,为高质效办理金融领...

    时间:08-25
  • 交通运输持续恢复活力足(经济聚焦)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前7月,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主要指标同比均实现增长。交通运输行业规模不断增长,运输结构持续优化,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为稳...

    时间:08-25
  • 保障生活 全力重建(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8月22日,在河北省霸州市东杨庄乡东庄村南部的路口上,一辆储水的罐车正等候在这里。村民们排着队,用水桶和饭锅接水。  “前些天一直用矿泉水。现在用水更方便了,生活慢慢正常了。”村...

    时间:08-25
  • 议事解民忧 诉求得回应(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现场)

      吃罢晚饭,一个马扎、一个本子、一支笔,“老三样”备齐,山东省嘉祥县大张楼镇彭后村党支部书记王悦习匆匆赶到村广场。广场上已聚集了不少村民。瞧见王悦习,人们纷纷围了上去。傍晚7点半...

    时间:08-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