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天山脚下,共享非遗之美

2023-08-28 08:2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精致巧妙的制作技艺、丰富多彩的各地美食……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这场以“文化的瑰宝  人民的非遗”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吸引了来自19个对口援疆省市及新疆各地区的383名非遗传承人和330项非遗项目,通过多样的呈现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打造非遗宣传推广平台,展示文化润疆成果。

  特色非遗

  搭建交流平台

  一进展会序厅,40件新疆与对口援疆19省市互赠的精美作品令观众李雪莲连连赞叹。“每一件作品都极具特色,这件剪纸作品还加入了新疆的文化元素。”福建浦城剪纸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冬梅为此次展会特别创作了作品《福运无疆》,表达对闽疆两地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江苏金坛刻纸、黑龙江兰西挂钱、新疆巴州剪纸……本次展会汇集了近20项剪纸非遗代表性项目,各地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同切磋技艺。

  湖南展区里,观众一边用精美的长沙窑瓷器品味着浓香醇厚的黑茶,一边欣赏着闻名海内外的湘绣技艺。“不仅要让观众了解我们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更希望他们能领略到别具韵味的湖湘风情。”安化黑茶永泰福茶号负责人李舒予说。

  “制作漆器有制胎、髹漆、彩绘三大工序,要结合雕、漆、绘三大工艺,完成一件作品需要七八个月的时间。”今年湖北楚式漆器髹饰技艺的非遗作品第一次参展,造型独特、色彩绚丽的漆器是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琴是第一次来新疆,但在展会上碰到不少其他熟悉的传承人,“艺术是共通的,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能迸发出新的创意。”

  近千件非遗作品齐聚黑龙江展区,展现非遗故事,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山东展区里,曲阜楷木雕刻、泰山石家面塑、威海锡镶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纷纷亮相,尽显齐风鲁韵;北京景泰蓝、天津泥人张、河南汴绣、安徽宣笔……各地非遗代表性项目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本届展会的主视觉采用20种中国传统色,对应着新疆和19个对口援疆省市,同时汲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的竖条纹纹样,设计出了立体像素字“家”的主题造型。“正如本次展会的初衷,希望对口援疆省市与新疆能够紧密相连,各民族亲如一家,共筑美好家园。”阿克苏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骆娟说。

  活态传承

  展现各地风采

  “非遗+展演”“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科技”……展会上,多种展现形式的跨界融合让各地非遗代表性项目散发新的活力。

  在浙江展区的透明视窗前,观众正通过点击屏幕了解温州瓯窑的历史。今年,浙江采用透明视窗、全息影像、非遗瀑布流、非遗明信片等数字化形式,全方位展现110项浙江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魅力,让观众切身感受到虚拟与现实的奇妙碰撞。

  这厢雄浑的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震撼人心,那厢热情奔放的山西长子鼓书响彻会场……展会上,“乐舞非遗”的舞台上演着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演出,伴随热情激昂的旋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舞出对美好生活的歌颂与向往。

  说起本次展会的人气展区,和田当数其一。民间艺人们围在特色木质民居“阿依旺赛来”前,一边弹奏热瓦普,一边演奏山区民歌,一边随着律动起舞,但与常见的新疆舞不同,这支舞的“舞者”竟然是纯手工制作的木山羊。梅州客家山歌传承人童爱娜第一次现场观看和田地区策勒县广为流传的“木山羊舞”,“木质的山羊在艺人的操作下,随着音乐上下旋转、跳动,眼前这一幕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真想去和田看看。”童爱娜说。

  主会场外,在阿克苏博物馆、影剧院、老街等地设置的分会场同样颇具人气。大型音舞诗画《阿克苏之约》将多种民间舞蹈及阿克苏地区非遗代表性项目贯穿其中;老街舞台中央,达瓦孜杂技艺术惊心动魄,轰动全场;展会同期活动“生命如歌——万桐书与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专题展吸引了众多爱好者、研究者前来参观……

  “近年来,新疆非遗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多届非遗展对新疆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布的542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已有94项入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连接生活

  走进千家万户

  典雅的江南蒲扇、娟秀的丝巾、活灵活现的面塑……展会上游览一番,来自北京的徐鹏一家三口选购到不少心仪的非遗文创作品。为了参观非遗展,他们特地推迟了离开阿克苏的时间,“在阿克苏‘偶遇’非遗展,让我们的新疆之旅更有意义,孩子现在能叫出不少非遗项目的名字。”

  “今天卖完了,之后给您邮寄到家。”乌鲁木齐展区的特色刺绣展台人头攒动,开展第一天就有不少刺绣产品被抢购一空。传承人哈提玛·艾乃都正在给观众展示精美的毛毡钱包、挂件、首饰盒……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几年前,哈提玛·艾乃都创立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胡拉莱民族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一群绣娘走上了致富道路,2021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下一步,我们要开网店、做品牌,结合旅游产业推广刺绣文化,带领更多姐妹就业,用巧手绣出幸福生活。”哈提玛·艾乃都说。

  来自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非遗中心的古兰在展会上欣赏了不少文创产品,精致的包装和多样的品类让古兰备受启发,“我们制作的非遗文创产品体量很大,要想更好地面向市场推广,还需要更贴近生活、慢慢改进。”

  展厅外的非遗集市,特色美食飘香四溢。集市上悠扬的乐声响起,国家级非遗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艾依提·依明弹奏着轻快的乐曲,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

  新和县加依村素有“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之称,近年来,县政府通过发展乐器制作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展位,几十种特色手工乐器挂满展墙。“能带着我们制作的乐器来到非遗展,我非常自豪。希望能让各地朋友了解这些乐器,让琴声传到更远的地方。”艾依提·依明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8日 10 版)

  • 相关阅读
  • 乡村振兴有奔头(青春日记)

      “哞哞哞……”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格日楚鲁村,清脆悦耳的牛叫声不断传出,只见一座座蓝顶牛棚蔚为壮观,绿色的饲喂车穿梭于牛棚,牛儿们悠闲自在吃得甚欢。作为一...

    时间:09-03
  • 以青春力量勇攀科技高峰(青春之声)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看到企业研发人员都是年轻人,十分欣慰。总书记说,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大家正当其时,要把握历史机遇,大显身手,勇攀科技高峰,...

    时间:09-03
  • 三星堆考古一线挑大梁的年轻人(青春派)

      鲁海子在清理出土金质文物。  受访者供图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新华社记者 刘 坤摄   许丹阳在整理记录出土陶器。  受访者供图   李思凡(左二)在清...

    时间:09-03
  • 一生奉献,实现为乡亲服务的愿望

      新华社南昌9月2日电 记者9月2日从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委宣传部获悉: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龚全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9月2日16时16分逝世,享...

    时间:09-03
  • 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启动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9月2日,以“文学润泽心灵 阅读丰富生活”为主题的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在北京市文联老舍剧场正式启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活动。  本届...

    时间:09-03
  • 回应一个诉求 解决一类问题 提升一个领域(深阅读)

      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安徽省创办“民声呼应”工作平台,收集多个民意表达渠道信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从一件事推广到一类事,力争实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

    时间:09-03
  • 以学促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江苏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把调研成果具体化为各领域的工作思路,谋深谋细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

    时间:09-03
  • 逐绿而行 山海相连天堑通(经济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线)

      列车经过贵南高铁营盘清水河双线特大桥。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8月31日,贵南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  在贵州贵阳和广西南宁间建高铁,有多难?  高山盘亘,峻岭纵横——桥隧比...

    时间:09-03
  • 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

      本报南宁9月2日电 (记者庞革平、祝佳祺)2日,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大藤峡水利枢纽最后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主体工程完工,较国家批复的建设工期提前4个月。  大藤峡水利枢纽是国务...

    时间:09-03
  • 勇担时代重任 建功强军伟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1日致信祝贺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由1953年创办于哈尔滨的军事工程学院发展而来的国防科...

    时间:09-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