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昆明到万象,山不再高、路不再长(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2023-08-30 08:3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从老挝琅勃拉邦火车站驶出的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
本报记者 孙广勇摄

清晨,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给盥洗台摆上淡雅的玉兰花束,将餐桌的靛蓝色桌布铺展整齐,把“友谊超市”的点心饮料摆上货架……D887次列车的列车员正在为发车做最后的准备。

8时08分,列车从昆明南站出发,一路向南,经过风光瑰丽的西双版纳,穿越中老边境友谊隧道,经停老挝琅勃拉邦、万荣等城市,驶向老挝首都万象。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不久前,本报记者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亲身体验这条全长1035公里的中老两国连心路。

“在车厢里通过直播听到习近平总书记下达‘发车’指令”

车厢连接处的车窗上,贴有中老两国文字书写的“丝路通途  美美与共”;玻璃门上,牡丹花和占芭花花环合成心形图案;每组座椅下方都设有中国和老挝标准电源插座;列车信息显示、广播和服务标识均采用中文、老挝语、英语3种语言……列车上的细节,处处让人感到贴心。

列车长赵莹静在车厢内穿行巡查,不时帮刚上车的乘客找座位、放行李。这位云南姑娘在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已有11个年头,一身孔雀蓝制服透着干练。她曾在泰国留学,会说中、老、泰、英4种语言。

“我是‘铁三代’,外公是铁道兵,母亲是列车员,从小就听着火车汽笛声长大。”赵莹静告诉记者,中老铁路2016年开工建设后,她就在心里定下目标要值乘中老铁路列车。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赵莹静成为首发旅客列车的列车长。“我在车厢里通过直播听到习近平总书记下达‘发车’指令。那一刻,心里既紧张又激动,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最好的业务水平拿出来。”

列车驶出昆明市区,车速很快提至最高运行时速160公里,群山、隧道、深谷、大河飞驰而过。经停普洱、西双版纳站后,两节国际旅客车厢几近坐满。

段明坤一家在普洱站上车。34岁的他是普洱人,大学学习老挝语,目前在老挝南部沙湾拿吉省的中资企业太阳纸业工作。正是在这家企业,段明坤与老挝姑娘乔玛尼相识并喜结连理,女儿今年已经4岁。

“铁路通车前,回普洱要去万象坐飞机。航班基本都在早晨,提前一天就要从沙湾拿吉坐车去万象。从昆明下了飞机,坐车回普洱还要花上四五个小时。回家一趟,短则两天,长则三天。”段明坤说,今年4月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通后,从万象到普洱只要7个小时。

“这是孩子第二次坐火车了。一上车,她就拉着我到处看,很是兴奋。现在交通方便多了,以后每年可以来中国两三趟。”乔玛尼笑着说。这次回老挝,他们一家特意买了一等座票。“即使是一等座,也比之前几经辗转回家的路费便宜很多。”段明坤说。

“铁路运输在老挝是新兴行业,未来一定会有光明前景”

磨憨站位于中老边境,群山环绕,车站整体呈三段式造型,屋顶向上斜挑,从远处看宛如一艘巨轮即将从绿色“海洋”中扬帆远航。中午时分,列车停靠这里。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采取“两地两检”通关模式,前往老挝的旅客在磨憨站办理出境手续,随后在老挝一侧的磨丁站办理入境手续。据磨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截至7月22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第一百天,磨憨铁路口岸共计查验客运列车200列次,验放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入境旅客共计41735人次。

从磨憨站开出几分钟后,友谊隧道已在眼前。隧道全长9.59公里,其中中国境内7.17公里,老挝境内2.42公里。隧道内两国交界处,以彩色霓虹灯带为装饰,五星红旗和老挝国旗更显醒目。

一出隧道,列车缓缓停靠在老挝磨丁站。记者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下车办理入境手续,不到20分钟办完手续。在磨丁站,记者见到车站工作人员黄山峰。他今年24岁,家乡在老挝中部的琅勃拉邦,在磨丁站跟着中国师父学习铁路货运业务管理,主要负责与海关、边检的对接工作。

“我在大学学的是商业管理,毕业后先在酒店工作。看到老中铁路公司的招聘信息后,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黄山峰话语间带着自豪,“铁路运输在老挝是新兴行业,未来一定会有光明前景。”

在培训和岗位实习期间,黄山峰表现优异,多次拿到老中铁路公司提供的特别奖励。谈起工作,他提到最多的是中国师父。“中老铁路建成前,老挝几乎没有铁路,许多铁路专业词汇,如铁轨,在老挝语中都没有相应表达。中国师父耐心地一点点教我,我逐渐上手,直到现在能独当一面了。”黄山峰说,他选择到磨丁站工作,就是为了离中国近一些。

在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双方要再接再厉、善作善成,把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打造黄金线路,造福两国民众。”一年多来,在中老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老铁路的综合效益不断显现,沿线经济带正在形成,像黄山峰这样的老挝第一代铁路人也快速成长起来。

在磨丁站,不少旅客上车前都要与列车合影,入座后拿出手机自拍。火车已经接近满座,餐车内十分热闹。

通萨万是一名在云南留学的老挝学生,此次与同学结伴旅行。他告诉记者:“以前从万象到昆明,坐汽车需要两三天时间,途中至少要换乘3次。现在坐火车从老挝到中国,方便了很多,不用在车上过夜,还能欣赏沿途的风景。”

“在这样复杂的地形中建成现代化铁路,非常令人敬佩”

火车还未驶进琅勃拉邦站,记者就望见了站台上排起的长队。琅勃拉邦是老挝著名的旅游城市,湄公河穿城而过,常年吸引各国游客慕名而来。

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撒迦利亚和妻子玛德琳背着沉甸甸的旅行包,这是他们第二次来老挝旅游。一走进车厢,二人满脸惊讶,“从来没想到,在老挝还能坐上这么现代化的火车,座位非常舒适。”玛德琳对记者说。

“铁路一通,昆明到万象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从琅勃拉邦站出发后,记者才真正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列车穿行在老挝北部山区,除了短短几分钟,半小时内几乎都在隧道中开行。“在这样复杂的地形中建成现代化铁路,非常令人敬佩!”撒迦利亚说,他们下一站目的地是万荣,这次来东南亚旅游日程紧,总共只有两周时间,“能坐上这么快捷的列车,帮我们节约不少时间呢。”

在万荣站,下车了一批旅客,新上车的旅客又坐得满满当当。列车开出后没多久,窗外下起了雨。这时候,车厢里传来熟悉的中文歌曲旋律。唱歌的是泰国旅客杰斯达,他学习中文已有10年,会唱不少中文歌。这是他第一次来老挝旅行。“我曾经去中国很多地方旅游,在中国经常坐高铁。得益于中国推动互联互通,东南亚地区才拥有了这么现代化的火车。”

一群身穿足球服的少年在座位上兴奋地聊天。他们是老挝南塔市市立学校的学生,代表南塔省去万象参加老挝全国青少年足球选拔赛。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坐火车去万象参加比赛。“火车安全方便,希望有机会坐火车去中国踢球。”14岁的苯坎对记者说。

傍晚时分,列车停靠万象站。熙熙攘攘的旅客走出车站,走进灯火通明的城市。从昆明到万象,1035公里的中老铁路将两个国家紧密相连,正不断增进两国人民乃至地区人民的福祉。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30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9月5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在北京正式发布《全球发展报告2023》,来自20个国家和十余个国际组织以及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智...

    时间:09-06
  • 总结经验 稳妥推进(快评)

      “小田变大田”,不只是江苏在探索。浙江杭州开展“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黑龙江北大荒对水田进行标准化格田改造……这些各地正在推进的名称不一、各有特色的改革探索,都是为...

    时间:09-06
  • 外交部发言人就外国国家豁免法出台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5日就外国国家豁免法出台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该法调整中方此前采取的“绝...

    时间:09-06
  • 服贸会,描绘绿色服务发展图景

      走进国家体育馆,绿色元素随处可见。今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次以国家体育馆为主场馆推出环境服务专题展,设立低碳能源、碳中和与绿色技术、气候与碳经济、循环经济四大专区,另外还...

    时间:09-06
  • 给黑土地做“CT”(新知)

      【现象】三江平原腹地,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的一块示范区,一架遥感飞机轰隆隆飞过。依托机上的多波形激光雷达和高光谱成像仪等设备,对黑土地进行精准扫描,结合高分、环境减灾、资源系列国...

    时间:09-06
  • 最高检发布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本报北京9月4日电 (记者张璁)记者近日获悉: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一批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为检察机关办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领域案件提供规范和指引。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共7件...

    时间:09-05
  • 盘点核查就业政策落实进度

      本报北京9月4日电 (记者邱超奕)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政策落实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

    时间:09-05
  • 挖潜能补短板,让南果梨香飘更远(干部状态新观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编者按:中共中央办公厅今年3月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同时,针对相关领域或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进行...

    时间:09-05
  • 深入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BR/>携手香港园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重要极点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建设。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其中明...

    时间:09-05
  • 抓好“关键少数” 推动法治建设

      “行政执法还不够规范,我将以此次述法为契机,持续压实法治建设责任。”  “应对风险能力有待提高,我将坚决扛牢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  不久前,在十二届山东省委全...

    时间:09-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