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2023-08-31 08:3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们不仅要实现‘硬联通’,还要抓好‘软联通’,做好铁路后续运维和安全保障,打造高质量、可持续、惠民生的沿线经济带。”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通车当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举行视频会晤时强调。

开通运营以来,中老铁路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带动了沿线就业,促进了中国与老挝以及其他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成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

“大家都来走走这条通向老中共同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

午后,老挝中部旅游城市琅勃拉邦烈日炎炎。在市郊的中老铁路有限公司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记者见到了中心接触网专业班长冯图。冯图和他的同学们是首批赴上海接受铁道专业本科教育的老挝学生,也是中老铁路通车后老挝第一批铁路工程技术人员。24岁的他来自老挝川圹省,中文流利,一见面就带着微笑。中老铁路通车前,冯图与其他8名曾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的老挝学生一起,用中文给习近平主席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

来中国前,冯图从没见过火车。2018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启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教育合作,冯图获得了到中国学习的宝贵机会。“当时琅勃拉邦正在修建大桥,我知道未来老中铁路就将从这座大桥上通过,因此对铁道专业充满期待。”中老铁路建成后,冯图期待着“大家都来走走这条通向老中共同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

2020年11月底,冯图和他的同学们结束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留学生活,回国开展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冯图领到的实习任务,是完成老挝首都万象至万象南段桥梁墩台基坑、垫石的测量。“测量要十分精准,才能帮助施工队搭建桥梁。”冯图说,实习期间,在中国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派上了大用场。

琅勃拉邦维保管理中心被称为中老铁路磨丁至万象段的“大管家”,担负着铁路基础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任务。接触网检修需要利用火车开行以外的“天窗时间”。暮色四合,冯图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服,他和中国师傅潘贵一起,准备对沿线长达1.2公里的接触网进行检修。

“两段接地已经做好,准备登车作业。”汇报完毕,冯图登上轨道车顶部开始作业。随着时间流逝,大颗汗珠从他的脸庞一滴滴滑下。检修完毕,天空已是繁星点点。

“中老友谊的未来在青年,互联互通的根基在心心相通。中方愿为中老友谊之路培育更多栋梁之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上强调。中老铁路开通以来,中方已为老挝培养铁路人才800多名,其中66名老挝籍员工成为中老铁路第一批火车司机,15名当上列车长,13名在管理岗位进行锻炼。

“目前,老中铁路公司老挝籍员工占比已接近60%,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将成为老挝铁路建设的骨干,为老挝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老中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说。

“我和同学们都喜欢去看火车,希望以后有机会坐火车去中国”

“看,对面就是博喔村。”从琅勃拉邦市南行约30公里,隔南康河远眺,一片排列整齐的红顶黄墙的房屋跃然眼前。

为了支持修建中老铁路,一些居住在沿线的老挝村民响应安排,搬迁至安居村。位于香恩县的博喔村,就是中方在中老铁路磨万段沿线三省四县援建的4个搬迁安居村之一。

汽车过桥后左转,驶上一条宽敞平整的双车道水泥路。约10分钟后,就能看见博喔村村口立着的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援老挝中老铁路搬迁安居村项目”。“去年5月,村民们搬进新居时载歌载舞的场面仿佛还在眼前。”46岁的博喔村村长香哈说。

村里发生的变化,让当了3年多村长的香哈十分感慨。“以前的村子离这里约500米,村民大多住木板房,还有少部分住草房,一到雨季总担心漏雨。现在,村里107户人家都住进了结实漂亮的新砖房,家家装上了电视。”

博喔村学校是安居村项目的配套工程。学校有两排崭新的平房,中间是操场,目前共有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约50名学生。从操场向西望去,层峦叠翠,云雾萦绕,景色优美。

“坐火车去中国……”走进教室,孩子们正跟老师学习中文。“教室明亮宽敞,孩子们学习也更认真了。”身着老挝传统服饰的教师玛尼婉说。她住在河对面的村子,每天坐船过来给孩子们上课。

博喔村许多村民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一列列从村后呼啸而过的中老铁路火车,承载着村民们对外部世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10岁的楠冯今年上五年级。提到火车,她立刻兴奋起来:“从我家跑到铁轨附近只需要不到1分钟,下课后,我和同学们都喜欢去看火车,希望以后有机会坐火车去中国。”

楠冯的家是一座两层小楼,地上铺着白色瓷砖。她的母亲宋芭是香恩县中学的教师。“随着铁路开通,许多原本务农的村民做起了小生意。”宋芭说,“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人到老挝帮助我们发展,希望我的孩子们努力学习,学好中文。”

“这条钢铁巨龙承载了老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希望和梦想”

万象市中心向东约15公里,坐落着中老铁路磨万段最大的货运站——万象南站。今年1至6月,中老铁路全线发送货物962万吨,同比增长94.7%;跨境货物运量完成230万吨,同比增长210.8%。

走进万象南站,眼前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上,印有“中国铁路”字样的集装箱整齐摆放,起重机正在紧张作业(见上图,人民网记者许铮摄)。轨道上,一列满载集装箱的列车缓缓进站。办事大厅里,不少老挝企业代表正在窗口办理货运业务。

梅英是老挝KM公司执行董事,这家公司主要从事矿石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为什么选择通过中老铁路运输货物?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每个月通过老中铁路运输铁矿石5万吨、农产品2万吨。铁路未开通前,货物通过公路运输至少要花上10天,如今只需3天就可以送达,不仅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运输成本也大幅下降。”

万象南站距离老挝和泰国边境仅约7公里,是重要的货物中转“旱码头”,很多东盟国家的货物都是从这里搭上中老铁路货运列车运往中国的。

“中老铁路和泰国铁路轨距不同,为了让中老泰铁路实现互联互通,让陆海联运国际物流通道更加便捷畅通,去年7月,万象南换装场正式建成投用。”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基础建设部副部长宋宗波说。

从万象南站出发,驱车行驶约10分钟即可到达万象南换装场。这里设置标准轨换装线1条、米轨换装线2条,北向连接中老铁路万象南站货场,南向连接既有老挝米轨铁路塔纳棱站。记者来到这里时,一台起重机正在将集装箱从米轨列车上吊起,稳稳地放置在标准轨列车上。据介绍,万象南换装场年换装作业能力约为80万吨。

中老铁路发送货物品类日益丰富,从开通初期的10余种拓展到目前的2000余种。万象南站站长钱德介绍,中国发运到老挝的货物主要是机械设备、家用电器、蔬菜、鲜花等,运到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多个东盟国家;从老挝发运到中国的货物主要是木薯、薏米、水果等,通达中国25个省区市。

“老中铁路只是起点,不是终点。”通伦说,“这条钢铁巨龙承载了老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希望和梦想,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31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9月5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在北京正式发布《全球发展报告2023》,来自20个国家和十余个国际组织以及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智...

    时间:09-06
  • 总结经验 稳妥推进(快评)

      “小田变大田”,不只是江苏在探索。浙江杭州开展“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黑龙江北大荒对水田进行标准化格田改造……这些各地正在推进的名称不一、各有特色的改革探索,都是为...

    时间:09-06
  • 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权威发布)

      近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深圳园区规划建设特别是与香港园区协同发展作出全面部署。9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

    时间:09-06
  • 承包权不动 经营权连片(一线调研)

      盐城市亭湖区正洋村“小田变大田”改革后小麦收获场景。   王 宇摄(人民视觉)   盐城市亭湖区曙阳村“小田变大田”改革后承包地块分布图。   盐城市亭湖区农业...

    时间:09-06
  • 组织开展二〇二三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以“踔厉奋发强国防 勇毅前行向复兴”为主题,在今年9月...

    时间:09-06
  • 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就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提出明确要求。  《行动计划》指...

    时间:09-06
  • 第四十九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9月5日电 第49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7名我国护理工作者获得南丁格尔奖章。  获奖的7名护理工作者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

    时间:09-06
  • 外交部发言人就外国国家豁免法出台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5日就外国国家豁免法出台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该法调整中方此前采取的“绝...

    时间:09-06
  • 服贸会,描绘绿色服务发展图景

      走进国家体育馆,绿色元素随处可见。今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次以国家体育馆为主场馆推出环境服务专题展,设立低碳能源、碳中和与绿色技术、气候与碳经济、循环经济四大专区,另外还...

    时间:09-06
  • 落实元首共识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大使随笔)

      文莱是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居,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中国西汉时期,两国先民就通过这条海上纽带互通有无,谱写了相知相交相亲的美好篇章。1991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