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

2023-08-31 08:3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8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国务院下一步将如何通过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政策,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庞丽娟开门见山,第一个发言询问。

直面问题,刘国中强调要牢记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体系,并重点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将包括完善提升粮食产能政策、健全粮食加工流通政策、完善粮食储备政策、完善多元食物供给和粮食节约减损政策。刘国中同时还表示,将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进相关立法,制定实施好粮食安全保障法、耕地保护法等法律,不断强化粮食安全的法治保障。

作为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第一次专题询问,专题询问现场气氛热烈,问出了真问题,答出了实内容。

保证粮食质量安全,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唐华俊聚焦这一问题问道:“下一步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方面有什么考虑和安排?”

“近期我们部署启动了2023年度考核工作,对考核工作时间安排和部门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回答,为做好相关考核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各省(区、市)签订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成立了国家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工作组,制定了工作规则和考核评分细则。下一步将提高考核工作质量,强化考核结果应用,注重推动发现问题整改,形成考核工作闭环。

保证粮食质量安全是重要民生期盼,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丛斌围绕粮食质量安全等问题提问:如何在粮食生产的整个链条中确保粮食安全?

对此,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第一强化育种创新调结构,第二推进绿色生产优品质,第三强化品牌建设提质量。农业农村部将在保障粮食数量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创新,加强指导服务,着力推进粮食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

郑栅洁就此问题补充说,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已经及下一步要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持续完善粮食标准体系,强化全链条粮食质量安全管控,构建多层次检验监测体系,以更大力度抓好粮食质量安全,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推进种业振兴,调动种粮积极性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种源安全问题在专题询问中备受关注。“我国在种源安全方面如何扬长补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许为钢的问题,聚焦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方面的措施。

面对问题,唐仁健首先就我国种源安全给出了三个基本判断:一是在“有没有、保生存”问题上有保障;二是在“好不好、高质量”上有些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三是在“强不强、竞争力”上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短板。唐仁健表示,下一步,要加强鉴定利用、加快育种创新、打造领军企业、建好种业基地、净化市场环境,努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种粮积极性是打牢粮食安全基础的关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刚就其在调研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健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方面,国务院有关部门下一步将具体采取什么措施予以保障?”

“到山东调研的时候,农民讲只要种粮能赚钱,国家粮食就安全。”唐仁健用这个调研中的细节,强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根本,是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对此,唐仁健介绍,初步考虑从政策保本稳收入、经营增效提收益、利益补偿增动力等方面谋划一批实招硬招。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下一步要坚持并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还要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体系,巩固“产得多、奖得多”的激励成效。要加力提高农民种粮收益水平,让农民有钱赚、有奔头;加大粮食主产区支持力度,让主产区得实惠、有发展。

切实守牢耕地红线,多措并举节粮减损

到了自由提问环节,与会同志更是积极参与、踊跃提问。

全国人大代表徐淙祥就大家关心的耕地保护、农田水利建设两个方面展开提问。

“切实守牢耕地红线。”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在强调近两年全国耕地总量持续减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指明了当前耕地保护仍然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稳住耕地总量、优化耕地布局、压实省级责任、严控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着力盘活存量、严格督察执法。“每年开展耕地保护督察,今年上半年已经通报了67个典型违法案件,公开约谈了12个地市,下半年还要进一步通报约谈。”王广华表示。

对于农田水利建设问题,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此水利部将采取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进一步发展灌溉面积、做好水旱灾害防御三项措施。李国英介绍,“十四五”期间完成对全国1200多处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打通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预计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78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7亿亩,增加粮食产能约190亿斤。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淑萍最后一个提问,她将问题聚焦在节粮减损工作上。她的问题引来了多位部长的回应。

唐仁健从防灾减灾减损失、机收提效减损失、减量替代减损失、节约用种减损失4个方面介绍了扎实推进粮食生产环节节约减损的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回应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粮食生产环节全力保障化肥生产供应,防止“缺肥减产”;在粮食采收和运输环节,加快提升农机装备节粮性能,确保“颗粒归仓”;在粮食加工环节,着力提升原料转化效率,实现“吃干榨尽”。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则主要从减少餐饮浪费、促进节约减损的角度展开回答。“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标准体系,加强督促指导,强化宣传引导。”王文涛表示,要加快修订《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细化反食品浪费法对餐饮服务经营者、餐饮外卖平台的要求,明确商务系统反食品浪费的职责。此外,还要完善制止餐饮浪费标准体系,坚持将制止餐饮浪费作为基础要求纳入餐饮行业标准,推动将已制定的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31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9月5日,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在北京正式发布《全球发展报告2023》,来自20个国家和十余个国际组织以及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智...

    时间:09-06
  • 总结经验 稳妥推进(快评)

      “小田变大田”,不只是江苏在探索。浙江杭州开展“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黑龙江北大荒对水田进行标准化格田改造……这些各地正在推进的名称不一、各有特色的改革探索,都是为...

    时间:09-06
  • 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权威发布)

      近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深圳园区规划建设特别是与香港园区协同发展作出全面部署。9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

    时间:09-06
  • 承包权不动 经营权连片(一线调研)

      盐城市亭湖区正洋村“小田变大田”改革后小麦收获场景。   王 宇摄(人民视觉)   盐城市亭湖区曙阳村“小田变大田”改革后承包地块分布图。   盐城市亭湖区农业...

    时间:09-06
  • 组织开展二〇二三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以“踔厉奋发强国防 勇毅前行向复兴”为主题,在今年9月...

    时间:09-06
  • 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就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提出明确要求。  《行动计划》指...

    时间:09-06
  • 第四十九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9月5日电 第49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7名我国护理工作者获得南丁格尔奖章。  获奖的7名护理工作者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

    时间:09-06
  • 外交部发言人就外国国家豁免法出台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5日就外国国家豁免法出台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该法调整中方此前采取的“绝...

    时间:09-06
  • 服贸会,描绘绿色服务发展图景

      走进国家体育馆,绿色元素随处可见。今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次以国家体育馆为主场馆推出环境服务专题展,设立低碳能源、碳中和与绿色技术、气候与碳经济、循环经济四大专区,另外还...

    时间:09-06
  • 落实元首共识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大使随笔)

      文莱是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居,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中国西汉时期,两国先民就通过这条海上纽带互通有无,谱写了相知相交相亲的美好篇章。1991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