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河南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2023-09-04 08:2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种粉末撒在土壤里,遇水能“锁”住铅、镉等重金属,实现对中度和重度污染土壤的修复;另一种粉末添加到工艺流程中,制成的玻璃能阻隔90%以上的红外线,实现高度隔热且不影响透光……在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多项新材料的中间试验正在开展。

  建设中试基地是河南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化水平的举措之一。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主任李小红介绍,该基地于2021年10月揭牌,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3项科技成果走上产业化之路,累计孵化5家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支持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多鼓励原创技术创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河南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政策环境、基础架构、转移通道、支撑保障等方面系统布局,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体系。

  河南相继出台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深化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科研生态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励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着力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促进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和市场。

  “学校将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的80%分配给科研团队,进一步引导激励我们把科研工作重心聚焦到国家需求、市场空白和行业痛点上。”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制药研究所副教授徐桂清说。

  在一次校企交流活动中,河南知微生物有限公司向河南师范大学提出优化一种药品生产工艺的研发需求。“这种药品需求量大,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既能为患者减负,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徐桂清带领团队用了1年多时间,成功攻克技术难关,与企业达成专利权转让合同。

  近年来,河南重建重振省科学院、省医学科学院,建设14家省级实验室、36家省级中试基地、7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推动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如果药企自建中试生产线,仅基建、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就至少需要2亿元,每年物料、维保等也需花费上亿元。中试基地平台有一流的技术团队、硬件设施和专项补贴政策,一个项目平均只需花费五六千万元便可获得专业技术服务。”郑州创泰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陈刚说,创泰生物是河南省生物医药CXO一体化中试基地的运营公司,重点围绕疫苗、大分子药物、小分子药物及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中试服务。

  依托中试基地,郑州航空港区引进鸿运华宁、郑州晟斯、泰基鸿诺等医药企业,一批治疗肺动脉高压、血友病、糖尿病等疾病的一类创新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有望在未来3至5年陆续上市。

  “中试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河南省科技厅总工程师高拓介绍,2021年10月以来,全省累计揭牌3批省级中试基地,截至2022年底已开展中试服务项目562项。

  宇通集团“商用车电驱动系统”项目突破高效高密度电机系统等5项关键技术难题,为电动商用车大批量推广提供有力保障;河南大学研发重金属污染土壤纳米高效能修复剂及相关技术,形成万吨级规模生产工艺包……今年上半年,河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2.8%,其中高新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比57.3%,同比增长18.5%。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4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和长江的故事

     新华网记者张敏彦  【学习进行时】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

    时间:09-07
  • 一条路,探索区域协同发展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观察)

      一条穿越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因所经之地和周边城市“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G60科创走廊”,不仅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时间:09-07
  • 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水平(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在这里歇歇脚、擦擦汗,养足精神再出发,真方便!”在中国石油广西桂林凤凰服务区上行站“司机之家”,一名货车司机竖起大拇指。最近,一支由党员和青年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忙前忙后,在...

    时间:09-07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任命李扬为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任命王宏志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任命丁赤飚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任命张姿(女)为国家国...

    时间:09-07
  • 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总论坛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9月6日电 (记者李林蔚)9月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总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时间:09-07
  • 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民论坛)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

    时间:09-07
  • 二〇二三年服贸会取得丰硕成果

      9月6日,以“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服贸会成果丰硕,共达成1100余项成果,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服贸会作为中国...

    时间:09-07
  • “彰显中国坚持开放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图为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展区外景。  本报记者 任 彦摄  9月6日,为期5天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式落下帷幕。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参展商和国际人士表示,作为全球服务...

    时间:09-07
  • 中国婺剧表演亮相肯尼亚

      据新华社内罗毕9月6日电 (记者李卓群)为庆祝中肯建交60周年,浙江婺剧专场演出5日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上演。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

    时间:09-07
  • 一条路,探索区域协同发展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观察)

      一条穿越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因所经之地和周边城市“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G60科创走廊”,不仅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时间:09-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