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人民观点)

2023-09-05 08:3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科学准确的战略判断、审时度势的战略抉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战略定力迎挑战,用好战略性有利条件,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

  在“七种思维能力”中,战略思维排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

  治国有大体,谋事有大略。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就在于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着,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新时代以来,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到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从以精准扶贫方略为指引打赢脱贫攻坚战,到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气象新格局;从推动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把“难题”变为“奇迹”,让“不可能”变成“一定能”,科学准确的战略判断、审时度势的战略抉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胜仗首先要有正确战略策略。凡是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和党的建设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思考、研究和筹谋;凡是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问题,也都需要从战略上拿出治本之策。比如对于端牢粮食和能源两个“饭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战略高度阐述其重要性,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则是战略问题。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指出“用我们自己制造的装备,开发我们的油气,提高我们的能源自给率,保障我们的能源安全。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意味着要多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

  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战略思维是政治上的高瞻远瞩、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蕴藏于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领导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协同推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及时调整战略策略,才能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要增强战略谋划,更要保持战略定力。要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党的二十大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作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先机、开新局,确保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得到无条件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总结长征胜利:“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但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都从战略全局出发,既赢得了战争胜利,也赢得了战略主动。”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战略定力迎挑战,用好战略性有利条件,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我们就一定能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5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和长江的故事

     新华网记者张敏彦  【学习进行时】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

    时间:09-07
  • 一条路,探索区域协同发展路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观察)

      一条穿越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因所经之地和周边城市“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G60科创走廊”,不仅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时间:09-07
  • 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水平(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在这里歇歇脚、擦擦汗,养足精神再出发,真方便!”在中国石油广西桂林凤凰服务区上行站“司机之家”,一名货车司机竖起大拇指。最近,一支由党员和青年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忙前忙后,在...

    时间:09-07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任命李扬为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任命王宏志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任命丁赤飚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任命张姿(女)为国家国...

    时间:09-07
  • 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总论坛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9月6日电 (记者李林蔚)9月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总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时间:09-07
  • 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民论坛)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

    时间:09-07
  • 二〇二三年服贸会取得丰硕成果

      9月6日,以“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落下帷幕。本届服贸会成果丰硕,共达成1100余项成果,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服贸会作为中国...

    时间:09-07
  • “彰显中国坚持开放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图为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展区外景。  本报记者 任 彦摄  9月6日,为期5天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式落下帷幕。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参展商和国际人士表示,作为全球服务...

    时间:09-07
  • 中国婺剧表演亮相肯尼亚

      据新华社内罗毕9月6日电 (记者李卓群)为庆祝中肯建交60周年,浙江婺剧专场演出5日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上演。  婺剧俗称“金华戏”,是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

    时间:09-07
  • 中国银行利雅得分行开业

      据新华社利雅得9月5日电 (记者王海洲、胡冠)中国银行利雅得分行5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开业仪式。  沙特央行行长艾曼·萨亚里欢迎中国银行在沙特设立机构。他说,这是两国深化...

    时间:09-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