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发展银发经济要坚持问题导向

2023-09-09 14:21: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发展好银发经济,既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老年助餐、失能照护等事项,推动银发经济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认为,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或将达到406907亿元,占GDP的比重攀升至12.2%,有望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据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银发经济课题组此前预测,在人均消费水平中等增长速度背景下,2050年我国银发经济规模为49.9万亿元,占总消费比重的35.1%,占GDP比重的12.5%。

不同机构的研究方法和统计口径或许有差异,但银发经济中所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显然已是共识。先期老龄化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银发经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是老龄化社会中最具活力、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形态之一。仅以旅游为例,刚刚过去的暑期,银发族的身影活跃在各大景区,在青山绿水间旅居康养也受到众多老年人欢迎。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时期末,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过万亿元。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如今站在中度老龄化社会的门槛前,我国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预计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长寿时代,银发经济是一片“蓝海”。当前,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对于低龄健康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许多人的身体状态和心态依然保持年轻,在社交娱乐、精神文化、终身学习、健康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有较多需求。而对高龄失能失智老人而言,生活照护、养老服务等则是重要刚需。不远的将来,随着“70后”“80后”群体步入老年,他们的消费理念、消费能力又将给银发经济带来新的图景。新时代的老年人,不但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更可以“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发展好银发经济,既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银发经济取得了初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国内养老相关企业超40万家,其中2018年以来新注册企业占比超60%。“十四五”时期,我国还将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的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但从目前看,产业发展仍旧总量不够、结构不优、供需不平衡。

主要的问题,不在于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与老年人对用品和服务的巨大需求相比,与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消费意愿相比,供给的产品没有及时跟进,质量和服务都有待提高,大量细分需求尚未得到重视和满足,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消极的“刻板印象”,弱化了对老年消费群体价值的认识和判断。产品不“适老”、选择少、不会用、维权难,让许多老年消费者不得不“将就”,更谈不上“讲究”。特别是当老龄化遇上智能化,一边艰难跨越“数字鸿沟”,一边努力躲过“网络陷阱”,成为很多老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

让银发经济的消费潜力真正变成发展实力,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多方共同发力。银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政府要强化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能,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服务体系,减少后顾之忧。老人“急难愁盼”的诸多“关键小事”,正是政策的发力点、市场的增长点。要着力解决老年助餐、失能照护等事项,对公共基础设施、居家环境、交通出行、智能应用等加快适老化改造。完善要素支持,培育更多主体,推动银发经济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夸大宣传等欺诈老年消费者的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熊丽)

  • 相关阅读
  • 多彩民族有多彩丨探访广西民族博物馆 追寻广西民族文化根源

    广西民族博物馆内展出的铜鼓。人民网 王功孝摄人民网南宁9月9日电 (王功孝、王秀芳)铜鼓、壮锦、岩画......走进位于邕江之畔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各式各类的藏品琳琅满目,前来参观的游客或驻足欣赏,或打开拍照,在...

    时间:09-10
  • 多彩民族有多彩丨广西三江:茶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人民网三江9月9日电 (王功孝、王秀芳)走进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仙人山茶园,绿叶苍翠欲滴,采茶人穿行于茶垄之间,指尖翻飞,不断挑采新茶。布央村茶山。人民网 王功孝摄布央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

    时间:09-10
  • 追光丨“宋韵+亚运”,在校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当宋韵遇见亚运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宋代,体育娱乐活动盛行有蹴鞠、捶丸、投壶、相扑等无论是垂髫小儿还是弱冠青年甚至古稀老人都喜欢玩上一把杭州亚运会开幕在即杭州不少学校新学期的拓展课程聚焦“宋韵+亚运”主题...

    时间:09-10
  • “亚运限定版”来了!新款复兴号即将开跑

    车头似“鹰隼”身披“虹韵紫”8辆编组,定员578人设计时速350公里这就是专为杭州亚运会打造的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今天小编带来独家体验走!一起上车!↓ ↓ ↓与大家常见的“瑞龙智行”“龙凤呈祥”复兴号智能动...

    时间:09-10
  • 杭州亚运会|景观临设主打“低碳可循环”——探访金华市体育中心

    新华社杭州9月10日电(记者方列)在各类体育赛事中,体育场馆的景观临设可以使参与赛会的各类人群顺利到达相应的功能空间,体现赛会形象,营造良好的赛事氛围。作为杭州亚运会分会场的金华市体育中心在景观临设布置中...

    时间:09-10
  • 倾心育桃李 探访“大国工匠”背后的“良匠之师”

    央广网天津9月9日消息 2023年9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将在天津举行。在距离比赛开幕不到10天的时间里,各个赛项的参赛选手正在紧锣密鼓地训练。而在这些选手的...

    时间:09-10
  • 国风所丨从古诗文里感受尊师重道

    师道乃尊师重道之理从师问学之道是人文教育的精神底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9月10日教师节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的长河在古诗文中感受师道精神...

    时间:09-10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烂杆村”到4A级景区,咸阳这个村为什么“成”?

    “这里的肉夹馍、羊血粉丝汤味道好得很,还干净卫生。我们打算在村里玩一天再开车回家。”家住咸阳市区的周女士带着家人7点钟从咸阳市区出发,大概40分钟就到了袁家村吃上丰盛的早餐。9月10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时间:09-10
  • “城市漫步”“旅游+”……解锁消费新方式 国内旅游市场加速回暖

    围绕“消费提振年”,今年以来,各部门各地政策持续发力,助推消费市场加速复苏回暖。“旅游”作为一条重要纽带,串联激活起各领域消费需求,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成为促进消费恢复和扩大的重要支撑。“城市漫...

    时间:09-10
  • 粉笔画回忆老师的经典语录,你还记得哪句?

    “整栋楼就我们班声音最大!”“没有人举手了是吧?那我点名了!”“看我干什么?看书!”……老师们的统一口头禅,你能想起多少?今天,别忘了给老师发条信息,说声教师节快乐!...

    时间:09-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