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今年黑龙江秋粮丰收在望 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2023-09-09 17:02:5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白露时节,大部分地区秋粮已进入生长后期。根据最新农情调度,目前全国大部地区秋粮长势良好,丰收有基础、有希望。

我国粮食按季节分夏粮、早稻和秋粮,分别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21%、4%和75%。秋粮可以字面理解为秋季收获的粮食,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品种。

粮食主产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挑大梁

从粮食生产布局考虑,我国以粮食产量、人均占有量、商品粮库存等为指标,将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3个省(自治区)确定为主产区,主产区要稳定并逐步增加粮食生产。目前,13个主产区的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到全国的78%以上,挑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梁。

黑龙江粮食总产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

这几天,我们将重点关注粮食主产区秋粮生产的情况。今天(9月9日),我们一起走进粮食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

黑龙江去年粮食总产达到1552.6亿斤,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为了端牢中国人自己的碗饭,黑龙江人有多努力?黑土地有多给力?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金秋时节,稻菽飘香。今年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2亿亩,实播大豆面积7500万亩左右。

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其中约1.56亿亩在黑龙江,占了东北黑土耕地面积的56%。为黑土保护立法、加强黑土监测、秸秆还田、建设高标准农田,黑龙江采取多种措施遏制黑土退化势头,守好大粮仓“命脉”,近年来粮食产能稳中有升。

不仅仅是守护好黑土地,黑龙江还在盐碱地上挖掘潜力。科研人员重点突破了“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昔日“沉睡”的盐碱地被激活,盐碱地上农作物竞相生长,迸发出新的生机,1000多万亩改良后的盐碱地正在成为黑龙江的新粮仓。

今年年初,黑龙江省启动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攻坚克难稳面积,千方百计提单产,粮食作物面积较去年增加,各种农作物都播插在最佳丰产期。

8月份以来,黑龙江局部地区遭遇洪涝灾害后,全省坚持一手抓灾后生产恢复,一手抓未受灾地块田间管理。目前,黑龙江省玉米集中处于蜡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末期、水稻处于蜡熟期—黄熟期,全省粮食丰收已经在望。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庞海涛:从目前的整个田间长势看,我们两亿多亩的粮食作物总体长势喜人,生育进程要好于常年,可以说是丰收在望。

特色农业+观光农业 农民收入增加

在刚刚的短片中,我们也看到今年黑龙江的秋粮是丰收在望,那么具体的粮食作物长势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跟随总台前方记者的镜头去实地感受一下。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金秋9月的稻田是什么颜色的?9月的稻香又是什么味道?来这里,有可能会找到您想要的答案。我现在是在黑龙江北大荒闫家岗农场。大家来看,这个稻田观景台有十多米高,因此站在这里,秋日稻田大片的图案映入眼帘,今年稻田画以“乡村振兴”“数字农业”为主题,生动展现了“让农业更美好、让农民更幸福”的美好愿景。稻田画是农民们勤劳与智慧的展现,他们用稻田画为家乡水稻代言,而对于在黑土地打拼的北大荒人而言,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闫家岗农场党委书记 张雅南:北大荒闫家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就像一个微缩版的北大荒一样展示在大家面前。何为微缩北大荒呢?实际上就是我们依托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的优势,在这里面集中垦区各地农业的种植的技术、科技和全程现代化大农业的解决方案。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我们能在现场看到什么?直观地感受到什么?

闫家岗农场党委书记 张雅南:在这个区域能看到智慧农业示范区、科研攻关示范区、休闲旅游观光区和数字农业的中控中心。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我现在就是骑行在农场的核心地带,听当地老乡说,别说骑车,以前这里路都没有。统一规划建设后,农场统一把原来的小格田改造为大格田,机耕道也宽了,到田到户的水渠也畅通了。还有哪些变化?来听听当地老乡怎么说。

种粮大户 陶云明:现在种地比以前省心了,都是农业大机械,四五天就收完了,产量也高,效益也上来了。去年种了289亩地,一亩地产大约是1200斤,今年保守估计还得比去年高点。今年的长势比去年好,分蘖也多,穗头也大。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水稻就是闫家岗农场种植的优质水稻,从外观上来看,今年长势还是不错的。其实这种靠经验和靠人工的办法现在在闫家岗农场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靠我手中这块屏一键式解决农民所需要的技术支持。

闫家岗农场党委书记 张雅南:咱们现在手里拿的这块屏,就相当于在我们田间地头建设了一个农业的智慧大脑。您看我手边指的这一个,下面就是视觉传感器,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就是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负责拍摄水稻生长的状态。原来人工巡田,现在通过智慧大脑来巡田、来决策,所以更科学、更高效。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接下来,今年的两个节日——国庆节和中秋节将携手而来。对于闫家岗的农民来说,不光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粮食收获,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众多美食美景在季节转换中轮番呈现。在闫家岗农场里,以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为点缀的“园中园”休闲农业产业园,构建起“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小而强”的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带。

闫家岗农场党委书记 张雅南:我们按照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将农户、项目、产业、企业紧紧地链接在一起。农民收入越来越多了,腰包越来越鼓了,大家在生产、生活、生态这三生融合方面都得到了收益。

  • 相关阅读
  • 南湖畔起跑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在浙江嘉兴举行

    中新网嘉兴9月10日电(胡丰盛)9月10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在浙江嘉兴举行,其中第一棒火炬手是嘉兴首枚奥运金牌获得者、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王懿律。从8岁开始接触羽毛球训练,到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国...

    时间:09-10
  • 科技助力杭州亚运会 打造虚实融合赛事体验

    中新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李赫)杭州亚运会即将拉开序幕,智能亚运体验和服务备受期待。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赛场将实现AI+AR技术与亚运赛事和亚运文化的创新结合,构建贯穿整个亚运和亚残运会周期的多场景虚实融合赛...

    时间:09-10
  • 杭州亚运会首批代表团成员抵达杭州

    9月9日是杭州亚运会官方抵离服务开启首日。当日下午,三名中国香港代表团成员抵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成为首批抵达杭州的亚运会代表团成员。↑9月9日,中国香港代表团成员等待提取行李。↑9月9日,机场工作人员与杭州...

    时间:09-10
  • 杭州亚运会|革命红船起航地的“薪火”相传

    新华社杭州9月10日电(记者唐弢)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嘉兴站活动于10日举行。整个传递路线以“红船领航、筑梦未来”为主题,沿途串联起狮子汇渡口、南湖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等16个重要点位,全方位呈现浙江嘉兴...

    时间:09-10
  • 多彩民族有多彩丨探访广西民族博物馆 追寻广西民族文化根源

    广西民族博物馆内展出的铜鼓。人民网 王功孝摄人民网南宁9月9日电 (王功孝、王秀芳)铜鼓、壮锦、岩画......走进位于邕江之畔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各式各类的藏品琳琅满目,前来参观的游客或驻足欣赏,或打开拍照,在...

    时间:09-10
  • 多彩民族有多彩丨广西三江:茶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人民网三江9月9日电 (王功孝、王秀芳)走进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仙人山茶园,绿叶苍翠欲滴,采茶人穿行于茶垄之间,指尖翻飞,不断挑采新茶。布央村茶山。人民网 王功孝摄布央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

    时间:09-10
  • 追光丨“宋韵+亚运”,在校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当宋韵遇见亚运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宋代,体育娱乐活动盛行有蹴鞠、捶丸、投壶、相扑等无论是垂髫小儿还是弱冠青年甚至古稀老人都喜欢玩上一把杭州亚运会开幕在即杭州不少学校新学期的拓展课程聚焦“宋韵+亚运”主题...

    时间:09-10
  • “亚运限定版”来了!新款复兴号即将开跑

    车头似“鹰隼”身披“虹韵紫”8辆编组,定员578人设计时速350公里这就是专为杭州亚运会打造的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列车今天小编带来独家体验走!一起上车!↓ ↓ ↓与大家常见的“瑞龙智行”“龙凤呈祥”复兴号智能动...

    时间:09-10
  • 杭州亚运会|景观临设主打“低碳可循环”——探访金华市体育中心

    新华社杭州9月10日电(记者方列)在各类体育赛事中,体育场馆的景观临设可以使参与赛会的各类人群顺利到达相应的功能空间,体现赛会形象,营造良好的赛事氛围。作为杭州亚运会分会场的金华市体育中心在景观临设布置中...

    时间:09-10
  • “水幔”环绕凸显江南韵味 杭州亚运会手球馆简洁却不简单

    杭州亚运会手球项目比赛时间为9月24日—10月5日,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5个国家(地区)的22支男、女代表队参赛,将产生2枚金牌。位于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的杭州亚运会手球馆,是本届亚运会12个新建场馆之一,单是“条...

    时间:09-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