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担负起首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3-09-13 08:3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摆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突出位置,举全市之力做好首都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迈出坚实步伐。

高举思想旗帜凝心铸魂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熟读精思原文原着,发扬学到底、悟到位的精神”……连月来,北京市政协履职平台“京华书院·团结在光辉的旗帜下”委员读书群的消息不时闪现于政协委员的手机屏幕。

高举思想旗帜,感悟思想伟力,北京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介绍,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北京将政治理论学习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学习有机结合,将集中专题学习和基层理论宣传有机结合,持续深化理论武装。

携带VR(虚拟现实)眼镜打卡各地红色党史馆、打印“我的政治生日”留念卡、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答题……在北京工业大学党建馆,一个个互动点位让理论学习“活”起来。

红色是首都北京最鲜亮的底色。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北京持续推动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发展,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场馆,成为学习教育的实景课堂和年轻人热衷的打卡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首都文化建设。北京市民公共文明行为指数连续10年攀升,458.1万名注册志愿者成为一道城市亮丽风景,46万名“北京榜样”遍布城乡,城市文明风尚日益浓厚。

用心用情守护金名片

走进东城区三里河公园,流水潺潺,清风拂绿,水穿胡同街巷,犹如京城“小江南”。“这里的胡同片区已恢复历史风貌,老街坊过上了新生活。”草厂社区党委书记李峥说。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一张金名片。“老城不能再拆了”,北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护、传承、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愈发鲜明。

一条长达7.8公里,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之一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空间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介绍,近年来,北京有序推进太庙、天坛、先农坛等文物腾退,百余项文物修复工程相继启动,辉煌中轴正精彩呈现。

“活化”是对老城最好的保护。北京创新推动老城更新路径,将现代设施融入古风建筑,引入新业态,传统风貌与时尚元素在四合院共生共存,100余个私搭乱建的“大杂院”脱胎为宽敞整洁的“美丽院”。

京杭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全线通航,加快“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数百年历史的皇家琉璃窑厂持续开展文化抢救……统筹推进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建设,一幅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的生动图景呈现于京华大地。

文化供给日益丰富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北京不断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品质文化供给日益丰富。吉祥大戏院时隔多年重新开业、北京人艺国际戏剧中心落成启用、大幕重启的百年戏楼正乙祠锣鼓声再次响起……结合城市空间特点,打造演艺新空间,北京大力推进“演艺之都”建设。一个个文化精品跨越时空距离、走进观众内心,“大戏看北京”的名片越擦越亮。

“重大主题创作引领新时代文艺潮流,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北京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赵卫东介绍,《长津湖》《觉醒年代》《香山之夜》《五星出东方》等精品力作叫好又叫座,“11部作品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数量和分数均居全国首位。”

目前,北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市、区、街乡、社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全市公共文化设施7110处,基本形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满足了群众的精神生活,也为城市发展持续赋能。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北京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20.8亿元,占全国文化新业态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1/4,坐拥11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量居全国首位。

“新时代十年,首都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深刻转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取得的重大开创性成果,都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结出的硕果。”莫高义表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要在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上走在前、作表率。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3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贵州全面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兴义市万峰林。 张 霆摄(人民视觉) 夜幕降临,每人举起一柄火把,3000多人的队伍蜿蜒而上,将二十四道拐盘山路照得绚烂夺目……今年8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

    时间:09-14
  • 全国已建立“小个专”党组织约30万个

    本报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林丽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以下简称“小个专”)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主体。记者近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截至8月底,登记在册的小微企...

    时间:09-14
  • 先锋冲在前 服务展形象

    在山东济南,“党员先锋车”活动自2001年开展以来,已经成为泉城出租车行业的“招牌”。近年来,济南市多部门联合推动“党员先锋车”从巡游出租车拓展到网约车、公交车、大货车,“党员亮身份”...

    时间:09-14
  • 山西吕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近年来,山西吕梁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在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推进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高端化...

    时间:09-14
  • “人民好主播”创作者大会举行

    本报济南9月13日电 (记者侯琳良)9月13日,2023“人民好主播”创作者大会暨全国行启动仪式在山东济南举行。大会围绕主流媒体打造新型传播平台、促进网络传播聚合正能量内容、推动形成主播行...

    时间:09-14
  • “从零起步,蹚出一条路来”

    研发人员在进行医疗设备关键部件的装配工作。 方 敏 戴 亦摄影报道 研发人员在做医疗设备出厂前的调试。 方 敏 戴 亦摄影报道 核心阅读 12年来,联影医疗通过持续攻关...

    时间:09-14
  • 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人民时评)

    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

    时间:09-14
  • “学习借鉴金砖国家的成功经验”

      “中国服贸会是一个共话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平台,在促进世界服务贸易繁荣发展和开放合作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副市长伊格扎乌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

    时间:09-14
  • 中方代表呼吁共同促进国际发展合作

      据新华社联合国9月12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2日在联合国南南合作日纪念会议上发言,呼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促进国际发展合作。  张军说,国际社会应积极构建更加平等、开放...

    时间:09-14
  • 杭州亚运会|举着自己参与制造的亚运火炬参加传递——记杭州亚运火炬手俞瑜

    新华社宁波9月12日电(记者顾小立、林光耀)“举着自己参与制造的亚运火炬参加传递,我很激动。”12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完成火炬接力任务的俞瑜,在回答记者关于成为杭州亚运会火炬手感受的提问时,难掩脸上的喜悦与兴奋...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