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光明时评】建设质量强国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根基

2023-09-13 11:17:1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时评】 

作者:陈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作为我国质量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质量会议,中国质量大会近日在成都召开。本届大会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邀请各方代表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热点质量话题和质量管理前沿内容,与大会平行举办的“质量之光——中国质量管理与质量创新成果展”多维度直观展示了一批我国质量创新的前沿成果。当前,质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质量强国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质量强国建设,有助于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制造业堪称实体经济的“动力引擎”,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制造大国的地位愈加稳固。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我国必须着力化解产业体系的结构性矛盾,全面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其中,解决质量问题是主要的突破口,我们需要大力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协同推进质量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构建更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完善质量治理体系。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强国建设,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稳步向前迈进,提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精气神”,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质量强国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增进了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迭代升级,从“有没有”“多不多”逐步转向“好不好”,需求结构呈现出多维度、多层次、多变化等特征,质量治理变革必须与之相适应。从消费升级的角度看,我国的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国际品牌价值评估机构“品牌金融”发布的“2023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显示,中国有79个品牌入围全球品牌500强,总价值占比17.9%,上榜的中国品牌总价值较2010年增长1190%。广泛的数据与案例表明,通过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可以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发现并创造新型消费需求,让老百姓享有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持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质量强国建设,有益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最终惠及全球消费者。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看,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必须与国际市场深度互动,才会在较高水准的需求激励下,不断提升供给水平,质量恰恰就是连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桥梁。“质,信也”是中国古代的质量思想,在时下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优良的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是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的“通行证”,是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畅通运行的先决条件。未来,我们更加需要提升质量治理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练好质量“内功”,在保证自身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维护全球生产和供应格局稳定作出贡献。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就质量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作出系统部署,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瞄定质量强国建设目标,加快落实各项建设任务,搭建起更适配的质量供给体系、更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更加现代化的质量治理体系,一定能够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质量根基。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3日 02版)

  • 相关阅读
  • 全球连线|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信心:“农夫大熊”播种记

    澳大利亚人熊凯,在中国种菜10余年,自称为“农夫”。熊凯在天津市武清区承包了近10个大棚,种植绿色蔬菜,在网上销售,发往京津冀地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前景深深地吸引了熊凯,他来到南开大学学习汉语,随...

    时间:09-14
  • 杭州亚运会|“薪火”凝聚榜样力量——亚运火炬手速写

    新华社杭州9月13日电(记者朱涵、黄筱)13日,在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舟山站第一棒火炬手罗瑜手持燃烧的“薪火”,迈着矫健的步伐,开始火炬传递。9月13日,火炬手罗瑜在火炬传递中...

    时间:09-14
  • 杭州亚运会|向大海!千岛之城拥抱亚运之光

    新华社杭州9月13日电(记者黄筱)13日上午,杭州亚运会火炬在浙江省舟山市传递。从“百年渔港”沈家门渔港启程,一路展现“千岛之城”的滨海岸线、奔向“现代海洋城市”的动人场景。舟山海洋风光独特,佛教文化、海洋...

    时间:09-14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三秦弄潮向“新”“绿”——陕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观察

    新华社西安9月13日电题:三秦弄潮向“新”“绿”——陕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观察新华社记者郑昕、王聿昊、张晨俊九月的三秦大地,草木葱茏的陕南还骄阳似火,黄土高原的陕北已是秋风送爽。从汉江之滨到渭河两岸,...

    时间:09-14
  • 极目江城万象新——人文经济视野下的武汉观察

    这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通达八方的地理优势、开放包容的人文品格,让“货到汉口活”成为醒目标识。这是一座奋进拓新的城市。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光纤、成立全国第一家技术市场……“敢为天下先”...

    时间:09-14
  • 坚持创新驱动 活力持续迸发

    音乐盛会、文创市集、国风游园……9月9日,北京鼓楼,游客正沉浸体验一场古风古韵的“时光音乐会”。这是第十一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演艺京城”主题活动之一,通过探索演艺新空间、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为市民...

    时间:09-14
  •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渤海之滨,澎湃发展动力;燕赵大地,劲吹一体东风。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京津冀区位优势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宏阔的时空维度中稳步推进;三地干部群众在奋斗之路上驰而不息,书写新时...

    时间:09-14
  • 【在希望的田野上】各地多措并举保秋粮丰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良好,各地多措并举保秋粮丰收。眼下,我国北方玉米、水稻等作物已经进入灌浆中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南方部分主产区中稻等作物开始收获。这两天,广西富川...

    时间:09-14
  • 【权威部门话开局】前八个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7361亿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13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水利部负责人介绍了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党的二十大对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统筹水资源、...

    时间:09-14
  • 贵州全面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兴义市万峰林。 张 霆摄(人民视觉) 夜幕降临,每人举起一柄火把,3000多人的队伍蜿蜒而上,将二十四道拐盘山路照得绚烂夺目……今年8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