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权威部门话开局)

2023-09-13 15:37:02

来源:人民日报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部长唐登杰等介绍“推进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加强民生兜底保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唐登杰表示,民政部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方针,持续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今年着重推进低保政策扩围,强化对低保边缘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救助,推进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推进“物质+服务”救助等,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表示,近年来,民政部按照困难程度分层、救助内容分类、动态监测预警的思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主要做法有:

  完善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重点做好申请能力不足困难群众的发现和救助工作。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纳入低保,着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救助保障标准,到今年6月底,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8%、8.5%。今年1—6月,全国累计支出低保、特困和临时救助资金1265亿元。

  加强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员,以及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困难人员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并与教育、医疗、住建、乡村振兴、工会、残联等部门建立共享机制,加强监测预警,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健全综合救助帮扶机制。按照对象分层、救助分类、覆盖全面、协同高效的思路完善相关救助政策,不断提升救助的可及性和覆盖面。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加大对临时遇困人员的救助力度。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养老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今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老龄工作体制进行了优化,强化了民政部推进老龄事业发展的职责。

  唐登杰表示,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民政部认真落实机构改革任务,重点从3个方面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路子。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俞建良表示,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这标志着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到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今年以来,民政部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一是推动各地加快基本养老服务制度设计。目前,多数省份都已经出台了实施方案,其余省份也都在陆续发布中。二是持续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能力。会同相关部委实施2023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等,为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三是指导做好基本养老服务项目落地。

  民政部将持续加大《意见》的贯彻落实力度,督促指导尚未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的地方尽快在年底前出台。着力推进《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所列项目落地生效,尽快把党中央的温暖送到老年人身边。不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保障、监管和动态调整机制,同时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信息、服务保障信息统一归集、互认和开放共享,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更好地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不断提升相关领域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唐登杰表示,今年以来,民政部积极提升民政领域相关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持续完善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和监督管理制度,引导社会组织结对帮扶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动各级行业协会商会持续为企业减负,部署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群众、企业、行业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在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召开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完善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政策措施,引导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在相关公共服务方面,积极简化优化审批办事程序,扩大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推进多项服务“一门受理”“网上办”“指尖办”,提高便民利民惠企水平。

  “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加大了便民利民惠企力度,打出了一套便民服务‘组合拳’。”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说,例如,在残疾人服务领域,开展了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活动,让更多有需要的老百姓能够用得上;在残疾人福利领域,实施了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申请“跨省通办”;在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上,也实行了“跨省通办”;与此同时,民政部还开展了“乡村著名行动”,推进“互联网+地名服务”,方便群众出游出行,助力乡村振兴;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为企业减轻负担专项行动,清理行业协会商会违法违规收费,全面规范合法合理收费,初步统计,减轻企业负担约18亿元,切实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

  • 相关阅读
  • 全部导航

      【光明论坛】   作者:申峥峥 金学慧(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年轻一代成为奋力拼搏、振兴中华的一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充满希望。青年学子要树牢科技...

    时间:09-14
  • 青年工匠说丨用奋斗青春在赛场上书写“匠”心故事

    央广网天津9月14日消息 大国工匠,是我国引领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力量。而在这其中,投身梦想的青年工匠们更是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在全国第...

    时间:09-14
  • 新华时评·大绿化观|用心植绿 再现城市绿水青山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题:用心植绿 再现城市绿水青山终日奔波于水泥森林的人,难免会滋生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城市绿地就是在水泥森林间营造出的一方山水,美化这方城市山水需用心植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行动起来...

    时间:09-14
  • 贵州全面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br>

    夜幕降临,每人举起一柄火把,3000多人的队伍蜿蜒而上,将二十四道拐盘山路照得绚烂夺目……今年8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举行火把节活动,不仅让当地群众乐在其中,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来“打卡”。...

    时间:09-14
  • 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人民时评)

    语言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流淌着文化基因,凝结着情感认同,记录着时代风貌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促进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久前,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语贯古今字...

    时间:09-14
  • 【文化评析】“形神兼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评析】作者:杜冰电影《长安三万里》暑期热映,家长领着孩子们沉浸光影,领略中华诗词的非凡魅力;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开启全国巡演,精彩的情节、精美的视效令人陶醉;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

    时间:09-14
  • 不断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人民论坛)

    闻“汛”而动、听令而行,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冒着倾盆大雨,组织群众转移;全力以赴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近期,在防汛抗洪救灾中,广大党员、干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激扬“党员干部要冲在前”的精气神,用责任与...

    时间:09-14
  • 全球连线|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信心:“农夫大熊”播种记

    澳大利亚人熊凯,在中国种菜10余年,自称为“农夫”。熊凯在天津市武清区承包了近10个大棚,种植绿色蔬菜,在网上销售,发往京津冀地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前景深深地吸引了熊凯,他来到南开大学学习汉语,随...

    时间:09-14
  • 杭州亚运会|“薪火”凝聚榜样力量——亚运火炬手速写

    新华社杭州9月13日电(记者朱涵、黄筱)13日,在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活动舟山站第一棒火炬手罗瑜手持燃烧的“薪火”,迈着矫健的步伐,开始火炬传递。9月13日,火炬手罗瑜在火炬传递中...

    时间:09-14
  • 杭州亚运会|向大海!千岛之城拥抱亚运之光

    新华社杭州9月13日电(记者黄筱)13日上午,杭州亚运会火炬在浙江省舟山市传递。从“百年渔港”沈家门渔港启程,一路展现“千岛之城”的滨海岸线、奔向“现代海洋城市”的动人场景。舟山海洋风光独特,佛教文化、海洋...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