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认证便捷高效 服务精细贴心(深阅读)

2023-09-17 08: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今年2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印发,提出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安徽省亳州市依托大数据技术,优化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方式,通过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不断提升政府数字化服务水平,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

“没想到啥也不用做,资格认证就完成了,真省心!”67岁的刘素梅家住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为能按时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以前她每年都要专门跑到当地人社部门服务窗口进行养老金年度资格认证。今年5月,眼看要进行资格认证了,刘素梅却因身体原因住了院。“本来我还在担心住院错过认证时间,没想到还没去窗口,就收到了资格认证已完成的短信。”

改变源于亳州市正在开展的优化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方式工作。借助大数据手段,亳州市约有136万人将无需到相关部门现场办理,即可完成22项待遇补贴领取资格认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搭建认证平台

汇集数据资源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每年需进行一次资格认证。若逾期未认证,相关待遇和补助将停发。

“以前,群众需要去相关部门或社区服务窗口进行现场认证。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通过手机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即可自助完成资格认证。”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长安说,虽然人脸识别认证操作简单,但不少老年人不会或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仍然只能到服务窗口排长队。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亳州市人社局优化领取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方式,并将其推广应用至高龄津贴、退出村医生活补助等惠民补贴的资格认证上。

此次认证方式优化即通过多部门数据共享,运用大数据手段,比对群众出行、就医、养老院入住等信息,主动帮助群众完成资格认证,认证结果也在多部门间互通。“比如,有的老人刚去医院看过病,或者到银行办理过需要身份认证的业务,这些数据汇集起来,就不需要群众专门进行资格认证了。”陈长安说。

实现资格认证自动完成,数据汇集是关键。“接入的数据越多,能完成资格认证的群众也就越多。”陈长安介绍,亳州市委市政府通过打通各部门数据,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平台接入各部门数据库后,数据能够实现实时传输。”

互通认证结果

提升比对效率

今年5月,亳州市上线数字平台,实现了包括人社、农业农村、民政等部门补助事项资格认证的联动办理和结果的互认复用,有效解决认证时间和方式不统一、认证结果不共享的问题。

坐在电脑前,亳州市人社局办公室主任柴涛向记者展示了该平台,轻点鼠标,即可看到跨部门的多种待遇和补助类型、领取人员名单、认证途径等。“截至目前,平台已经接入26个部门3490.94万条数据。”柴涛指着屏幕介绍,其中包含39项强认证数据和9项弱认证数据。其中,能直接确认领取人员状态的数据为强认证数据,反之为弱认证数据。

“在上一次资格认证完成到下一年度资格认证期间,平台会不断抓取数据。当有一项强认证数据出现时,平台便会自动发送资格认证已完成的短信提醒。”柴涛说。

眼下,平台的比对成功率已达80%。陈长安介绍,剩下的20%由于抓取不到相关数据,还需采取人工服务兜底方式认证。在认证有效期结束前,平台会发送短信提醒群众通过手机自助办理;仍未按时办理的,社区和相关单位将安排工作人员上门确认。

“随着数据的不断汇入,比对成功率还将持续提升。”陈长安说,数字化手段有力解决了群众办事耗时耗力的困扰。

减轻基层负担

保障资金安全

资格认证方式的优化不仅惠及群众,也极大减轻了基层一线的负担。

走进谯城区汤陵街道丰水源社区办事大厅,记者看到,大厅里有前来咨询政策的居民,但人流量并不大。

“过去这个时候,正是资格认证的高峰期,窗口前挤满了办理资格认证的老年人,多的时候有六七十人。”社区工作人员汪柯介绍,丰水源社区负责进行资格认证的各类待遇和补助项目加起来有15项,以前每年要帮2000多人完成认证。

“以往各类待遇和补助的发放是相对独立的,我们要和多部门对接,实际上很多工作重合度较高。”汪柯说,现在新系统可以完成大部分的资格认证,社区只需兜底核查少数几名居民的信息即可,而且认证结果实现了各部门间的互认复用,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不仅如此,财政资金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以前,各个部门独立发放待遇和补助,存在‘冒领、多领、重领’的漏洞。”柴涛介绍,如今,依托建立起的待遇领取人员数据库和算法模型,通过对待遇领取人员情况和领取要求进行比对,堵住“冒领、多领、重领”漏洞。

“下一步我们将扩大自动资格认证和数据成果应用范围,完善平台基层服务功能,让更多群众充分享受到数字政务带来的便利。”陈长安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7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

    题: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一句句深情话语、一次次亲切鼓励,传递着春风拂面般的温暖;一个个暖心举...

    时间:09-18
  • 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一句句深情话语、一次次亲切鼓励,传递着春风拂面般的温暖;一个个暖心举动、一项项帮扶举措,恰似绵绵春雨,让广大残疾人心田滋润、满...

    时间:09-18
  • 灌溉水渠年久失修(身边事)

      我是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村民,在二道墩东边有一些田地的灌溉渠年久失修,不少都已经坍塌了,给耕种带来很大不便,并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见图)。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修缮这些灌溉水...

    时间:09-18
  • 津晋两地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本报天津9月17日电 (记者李家鼎)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近日签订《津晋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书》,并发出首本“跨省通办”不动产权证书。  据了解,...

    时间:09-18
  • 饲草料补贴款已全部发放到位(反馈)

      7月31日,本报刊登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期待早日拿到饲草料补贴款》的读者来信,反映当地牧民购买了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奶牛养殖保险,保单期满却未拿到合约承诺的饲草料补贴问题。...

    时间:09-18
  • 以数字检察赋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监督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张璁)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以“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为主题发布了第四十八批指导性案例,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共4件。这是最高检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实行综...

    时间:09-18
  • 让文明观演成为观众自觉(金台视线·关注文明观演(下))

      读者来信版连续两期推出的关注文明观演报道引发读者热议。如何制止、减少乃至杜绝不文明观演行为?如何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文明观演环境?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

    时间:09-18
  • 以系统观念更好推动学科建设

      坚持系统观念,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鲜明体现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研究及国家安全学的建设之中。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需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

    时间:09-18
  • 全民携手,共筑网络安全坚强防线

      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于9月11日至17日统一开展。其中,开幕式、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等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一周时间里,各类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精彩纷呈,...

    时间:09-18
  • 加强国家安全法学学科建设(专题深思)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战略部署。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加强国家安全法学学...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