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就业援疆结硕果

2023-09-17 08: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和田地区策勒县,新疆津新志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了一片2000多亩的葵花籽产业园,当地农户阿卜杜杰力力·阿卜杜热合曼和妻子被聘来做管理维护工作,两个人月收入加起来有7000多元。农忙的时候,产业园还会招聘100多名当地农民前来务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为推动各族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援疆省市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引进1.5万余家企业进疆落户,带动当地200多万人就业。

加强技能培训

提高就业质量

近段时间,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举办了一期短视频运营和直播电商培训班,67名当地学员接受了培训,深入了解生产企业和直播电商结合的方式方法。

通过直播培训等方式,浙江援疆正努力变“输血”为“造血”。截至6月底,阿克苏市网商总数达9053家,电商带动3万人就业,阿克苏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了41亿元。

山东援疆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发力,选派57名“双师型”职教教师支援喀什9所职业和技工学校。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已累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69班次,培训受援地群众9万余人次。在鲁喀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有27家企业入驻,组建创业团队19个,带动2500余人就业创业。

天津援疆依托和田职业技术学院,与7所高校共建医专、轻工等7个专业群,累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3000余名。天津北辰职专与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开展12年联合办学,目前已为和田地区培养涵盖教育、汽车维修、幼儿保育等专业领域的1512名高素质人才,就业率达100%。

“3年来,我们在校的全日制学生增长了10倍,专业围绕产业转,就业率达92%。对3.64万人次开展短期就业培训,就业率超过96%。”英吉沙县技工学校副校长毕新英说,技能培训提高了新疆各族群众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完善服务体系

就地就近就业

工作3年多,古丽凯拜尔·纳麦提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技术人才。9月14日,在位于喀什地区疏勒县塔孜洪乡的喀什鲁疆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她正指导10多名工人培养食用菌菌种。

“我们有102名工人,98人都是在当地招聘的少数民族村民,现在大家的技术都很好。”说起自己的员工,公司总经理韩文良赞不绝口。

近年来,通过制定援疆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措施办法,山东援疆鼓励当地工厂、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吸收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新疆籍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山东省支持喀什形成“县城企业总部—乡镇小微产业园—村卫星工厂—家庭扶贫车间”四级联动产业促进就业服务体系,共引入26家企业设立县城总部、入驻乡镇小微产业园,支持170余家企业运营425个农村工厂和千余个家庭工坊,带动2.6万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在和田地区于田县工业园区,900多名当地农民经过培训后,成为熟练的工人。一片片布料在他们的加工下,变成了时尚的运动服饰。“我们这是一期项目,去年年初投产,技术好的工人1个月能挣6200多元。”鸿星尔克于田县生产基地负责人孙锐说,“整个项目分为3期,建成后将有120条生产线,可创造4000多个就业岗位。”

“工作机会多了,能在家门口上班当然好。”买托合提·买合买提原本在外地做管理工作,天津招商引资的新疆国润股份有限公司在和田地区策勒县设厂后,他也回到了故乡。厂里的管理人员都是本地人,月收入多的有1.7万多元,少的也有七八千元。

此外,援疆省市还多措并举帮助新疆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湖北探索“两地政府对接输出输入新疆劳动力”模式,完善多部门协调机制,帮助4100余人到65家民族团结示范企业就业。安徽帮助转移5000余人赴皖就业,其中295名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还在安徽落户安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7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

    题: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一句句深情话语、一次次亲切鼓励,传递着春风拂面般的温暖;一个个暖心举...

    时间:09-18
  • 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一句句深情话语、一次次亲切鼓励,传递着春风拂面般的温暖;一个个暖心举动、一项项帮扶举措,恰似绵绵春雨,让广大残疾人心田滋润、满...

    时间:09-18
  • 灌溉水渠年久失修(身边事)

      我是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村民,在二道墩东边有一些田地的灌溉渠年久失修,不少都已经坍塌了,给耕种带来很大不便,并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见图)。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修缮这些灌溉水...

    时间:09-18
  • 津晋两地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本报天津9月17日电 (记者李家鼎)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近日签订《津晋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书》,并发出首本“跨省通办”不动产权证书。  据了解,...

    时间:09-18
  • 饲草料补贴款已全部发放到位(反馈)

      7月31日,本报刊登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期待早日拿到饲草料补贴款》的读者来信,反映当地牧民购买了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奶牛养殖保险,保单期满却未拿到合约承诺的饲草料补贴问题。...

    时间:09-18
  • 以数字检察赋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监督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张璁)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以“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为主题发布了第四十八批指导性案例,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共4件。这是最高检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实行综...

    时间:09-18
  • 让文明观演成为观众自觉(金台视线·关注文明观演(下))

      读者来信版连续两期推出的关注文明观演报道引发读者热议。如何制止、减少乃至杜绝不文明观演行为?如何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文明观演环境?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

    时间:09-18
  • 以系统观念更好推动学科建设

      坚持系统观念,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鲜明体现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研究及国家安全学的建设之中。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需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

    时间:09-18
  • 全民携手,共筑网络安全坚强防线

      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于9月11日至17日统一开展。其中,开幕式、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等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一周时间里,各类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精彩纷呈,...

    时间:09-18
  • 加强国家安全法学学科建设(专题深思)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战略部署。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加强国家安全法学学...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