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强观察丨“一老一小”再迎减税红利,专家解读

2023-09-17 08:53:05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以下简称“一老一小”扣除)标准,“一老一小”相关家庭再迎减税红利。

《通知》对“一老一小”扣除标准作出哪些修改?如何理解新标准的具体要求?今年以来,纳税人已经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如何按照提高后的标准享受扣除?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了有关专家。

新标准作出了哪些调整?

《通知》指出,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每月扣除3000元;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不超过1500元。

“《通知》让‘一老一小’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施正文表示,这次提高相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是为了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解决“一老一小”养护问题,优化人口发展战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举措。

如何理解新标准的具体要求?

为了明确新标准的贯彻落实事项,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的公告》。

该公告指出,一是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的专项附加扣除,可以由父母双方分别享受,也可以由其中一方享受;二是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独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需要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超过每月1500元。

“该项规定赋予纳税人选择扣除方式的权利。这是为了让纳税人最大限度地享受扣除带来的减税效果。”施正文表示,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的专项附加扣除,可以由父母双方分别享受,更符合按照抚养费共同分担的实际情况,公平享受减税的好处。

“对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中的分摊扣除政策,一是考虑到现实中赡养老人往往是由子女共同承担;二是为了防止纳税人避税,因为子女的收入高低不同,通过分摊扣除可以避免不合理的减少纳税。”施正文说。

除此之外,纳税人也应积极申报相应的专项附加扣除。还未填报享受2023年度“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或者通过任职受雇单位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后享受。“纳税人自9月份纳税申报期起,就可以由任职受雇单位按照提高后的新标准扣除,也可以在办理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照新标准申报扣除。”施正文说。

新标准实施后,如何填报?

今年以来,已经有部分纳税人按照原标准填报享受2023年度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针对已经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纳税人,该公告中表示,无需重新填报,信息系统将自动适用提高后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纳税人对约定分摊或者指定分摊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额度有调整的,可以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通过扣缴义务人填报新的分摊额度。

而对于按照原标准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纳税人,施正文补充,自9月份起,信息系统将自动按照提高后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此前多缴的税款可以自动抵减本年度后续月份应纳税款,抵减不完的,可以在办理2023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继续享受。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

    题: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一句句深情话语、一次次亲切鼓励,传递着春风拂面般的温暖;一个个暖心举...

    时间:09-18
  • 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残疾人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一句句深情话语、一次次亲切鼓励,传递着春风拂面般的温暖;一个个暖心举动、一项项帮扶举措,恰似绵绵春雨,让广大残疾人心田滋润、满...

    时间:09-18
  • 灌溉水渠年久失修(身边事)

      我是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的村民,在二道墩东边有一些田地的灌溉渠年久失修,不少都已经坍塌了,给耕种带来很大不便,并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见图)。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修缮这些灌溉水...

    时间:09-18
  • 津晋两地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本报天津9月17日电 (记者李家鼎)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和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近日签订《津晋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书》,并发出首本“跨省通办”不动产权证书。  据了解,...

    时间:09-18
  • 饲草料补贴款已全部发放到位(反馈)

      7月31日,本报刊登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期待早日拿到饲草料补贴款》的读者来信,反映当地牧民购买了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奶牛养殖保险,保单期满却未拿到合约承诺的饲草料补贴问题。...

    时间:09-18
  • 以数字检察赋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监督

      本报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张璁)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以“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为主题发布了第四十八批指导性案例,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共4件。这是最高检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实行综...

    时间:09-18
  • 让文明观演成为观众自觉(金台视线·关注文明观演(下))

      读者来信版连续两期推出的关注文明观演报道引发读者热议。如何制止、减少乃至杜绝不文明观演行为?如何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文明观演环境?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

    时间:09-18
  • 以系统观念更好推动学科建设

      坚持系统观念,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鲜明体现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研究及国家安全学的建设之中。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学,需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

    时间:09-18
  • 全民携手,共筑网络安全坚强防线

      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于9月11日至17日统一开展。其中,开幕式、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等活动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一周时间里,各类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精彩纷呈,...

    时间:09-18
  • 加强国家安全法学学科建设(专题深思)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战略部署。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加强国家安全法学学...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