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免费智能琴房、室外智能健身房……在深圳 转角遇到共享文体设施

2023-09-17 18:24:38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半径范围内,打造多业态集聚性社区服务圈,满足居民各种日常生活需求——这,就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日前,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确定,深圳位列其中。而早在2020年,深圳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十分钟文化圈”基本建成,“十分钟健身圈”更加完善。两年多来,如何通过高品质的公共设施和暖心服务丰富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场景体验?深圳又有什么变化呢?

听!免费共享智能琴房琴声悠扬

总台央视记者 乔亚美:在深圳的街头发现了一些小型智能琴房,只需要通过小程序或者手机扫码提前预约就可以免费使用了。

这个面积4平方米左右的智能琴房可以同时容纳两人弹奏,配有空调、电源插座,预约时间到来之前空调会自动打开。对于初学者,智能琴房配套的手机教学软件还可以辅助练习。

深圳市福田区工会工作人员 钟俏银:深圳的外来人员很多,对于他们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想方设法引进了智能琴房,公益智能琴房一推出非常火爆,每天琴房的使用时间都在15到16个小时以上,很受大家欢迎。

只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在这间24小时开放的免费琴房里,打开钢琴世界的大门,独享一段音乐空间。智能琴房一经推出,就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

公益智能琴房使用者:我每天都来,你买一台琴价格也是蛮贵的。如果放一台钢琴肯定是会吵到别人的。智能琴房关着门,外面也不会有人来打扰,环境也好,有空调又不会热。

公益智能琴房使用者:其实都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再弹琴了,有这种公益琴房的话,有一个练琴的渠道,不需要考虑那么多成本或者其他的,有时间就过来练琴,自己的一个以前的梦,把它圆一圆。

深圳人口密度大、外来人员多,对以租房为主的外来年轻人,如何满足他们旺盛且多元的文化需求,成为摆在当地相关部门面前的一个课题。公益智能琴房的推出让钢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如今,随着需求迅速增加,在深圳的市中心、社区、城中村等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这样的琴房。

练!室外智能健身房免费开放

将高质量、高科技、智能化的全民健身公共设施以公益免费的形式送到市民身边,这是深圳建设室外智能健身房的初衷。在绿树成荫的公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在太阳能发电的专业健身器材上挥洒汗水,并可以免费进行体质监测,这样的锻炼场景现在已经成为一些深圳市民的日常。

晚上快9点,在深圳南山区的一个街心公园,记者看到,还有大量的市民正在运动锻炼。

这些供市民24小时免费使用的室外智能健身设备,仿佛是把健身房从室内搬到了室外,设备采用太阳能和自发电局域网供电等技术,节能环保。使用者可以扫描器械上的二维码进行体质测试,锻炼时通过手机小程序获取相关运动数据,看到锻炼之后的进步和变化,建立个人运动健康档案,大大带动了居民锻炼的积极性。

深圳市南山区文体局局长 周保民:要高质量发展,智能化是我们在探索的方向,在文化体育惠民方面,也把更多智能化的设备让人民来享受,我们在全区大的公园里面,都安置了这些室外健身房,更能激起大众的健身欲望。

目前深圳市已经建成100多套室外智能健身房,它们分布在深圳的街头、公园、社区等地,使用人次超过2600万。

共享型智慧型文体设施快速增加

今年1到7月,深圳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同比增长26.0%。文体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快速发展。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享受着愉悦身心的公共文体生活,而这得益于当地在公共文体服务供给上下的功夫。

调研中记者发现,为了提高公共文体服务供给的质量,深圳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公共文体服务,共享、智慧的室外公共新型文体设施快速提升。

在南山区的这个郊野公园里,建成不久的5G智能跑道受到跑步爱好者的追捧。使用者通过佩戴芯片号码簿在打卡点记录,完成运动计时排名,完赛后还能够在奖品柜自助领取奖品,完成堪比专业马拉松的体验。

深圳市南山区文体局局长 周保民:全民的健康程度要提高,每个办事处要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运动场所,真正实现10分钟的运动圈,只要你在家庭周围,或者在行走中间,10分钟之内就有一个运动空间提供服务。这些全部都是惠民的工程,都是免费向市民开放的。

为了激发市民的运动锻炼热情,深圳大力推进文体设施的共享运营,打造“一键预约”平台,将全市体育场馆联网,将学校场馆、社会场馆、公共场馆等全部纳入其中,对数据资源集中管理。市民只需登录手机客户端,就可以查看离自己最近的场馆人数、场地等情况,方便错时共享。同时平台还定期发放消费券,2022年深圳市区共发放优惠券4900万元,人均体育消费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深圳市文体局副局长 陈绍华:我们对基础的公共文体设施的投入比例是比较大的,每年应该都在一个亿以上。要通过我们的工作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目的还是想让深圳的市民在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到文体服务,对这个城市产生一种归属感,能够安下心来,能够更加喜欢这个城市。

在提高公共文体服务供给质量上,深圳不断尝试,通过出台专项政策文件,从财政和机制上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体服务建设和运营,覆盖公益文化培训、文化惠民演出、全民健身等公共文体各个领域,市、区、街道,乃至社区在“文体惠民”工作中,都能各自发挥所长,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高质量城市公共文体服务供给新格局。

(总台记者 李欣 乔亚美 李子国 朱慧容 深圳台)

  • 相关阅读
  • 局地雨量或破纪录!新一轮强降雨将覆盖陕西重庆等8省市

    暴雨又来了!今起三天(9月18日至20日),我国四川盆地、江汉、黄淮、江淮地区自西向东有一次强降水过程,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累计雨量大,局部或打破同期降雨纪录,中国气象局也将暴...

    时间:09-18
  • 携手砥砺前行 对口援疆成果丰硕

    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记者刘菲 孔颖)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单位和相关省市持续加强全方位对口援疆工作力度,聚焦新疆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有效助...

    时间:09-18
  • 【理响中国】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使命宗旨和民生福祉密切相关。他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

    时间:09-18
  •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微视频 |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本期金句】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2023年4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本期领学人】南...

    时间:09-18
  • 江苏泰州70万亩蟹塘进入收获季 小螃蟹带动56亿元大产业

    央视网消息:江苏省泰州市水网密布,是重要的河蟹产地。眼下,泰州全市70万亩蟹塘已经进入了收获季。在泰州市海陵区华港镇的河蟹养殖场里,养殖户杨玉宝正与农技专家一起查看今年马上收获的螃蟹养殖情况。杨玉宝介绍...

    时间:09-18
  • 软籽石榴丰收上市 金秋“吉祥果”广受市场欢迎

    央视网消息:临近中秋国庆双节,粒粒饱满、红中透亮的石榴正在热销。在云南昆明的水果市场,礼盒包装的石榴已经进入了预订高峰。上午9点半,在昆明金马正昌水果批发市场,卖石榴的商户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正在为...

    时间:09-18
  • 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走向深海再添利器

    央视网消息:9月16日,亚洲首制的两艘风电运维母船在江苏启东下水。该项目填补了国内海上风电运维领域空白,为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走向深海,再添利器。此次下水的是100人风电运维母船和60人风电运维母船,这两款船型均...

    时间:09-18
  • 看展览、逛市集、享美食……新场景新需求成为激发消费“流量密码”

    央视网消息:看展览、逛市集、享美食,2023北京消费季正在火热进行中。今天一起来走进北京朝阳区的一处消费新场景,看看那里是如何找到消费新密码的。在北京朝阳区朝外大街的“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正在举行的...

    时间:09-18
  •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结合

    天津北方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