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丰收“冀” 好“丰”光!“华北粮仓”铺展丰收画卷

2023-09-17 18:08:1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华北粮仓”铺展丰收画卷

秋风渐起,五谷飘香,丰收季如约而至。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面积常年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总产量连续十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眼下,“华北粮仓”的春玉米到了腊熟期,大豆正处于鼓粒期,预计9月下旬迎来大面积收获。今年河北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达150万亩,较上年增加50万亩。花生是河北省第一大油料作物,目前已育成高油酸品种47个。此外,河北的甘薯、高粱即将陆续成熟,广袤的华北粮仓正在绘就着五谷丰登的画卷。

从“当家品种”看丰收“门道”

今年河北秋粮种植面积为6200万亩,其中,玉米就有5200万亩,可谓是当家品种。河北的秋收往往是从剥开第一支金黄的玉米开始。

当家品种的丰收门道蕴藏在各个细致入微的环节之中。您知道玉米是会开花的吗?它的花就开在秸秆顶部,产生的花粉需要掉下来,落到玉米穗吐出来的花丝上,才算授粉成功,而植株太密或阴雨天气都会影响授粉的效果。今年,玉米的合理密植让株距达到了“极限”:既可以增加亩株数、增加产量,又不至于影响光照及授粉。同时,在长苗期及时喷药帮助玉米把根扎结实,把重心降低,防止玉米倒伏影响产量。在浇水环节,采用喷灌和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技术使得田管更加精准和高效。

从“辅助品种”看低产田“逆袭”

说完了“当家品种”,再来看河北粮油作物里的“辅助品种”。

河北虽多为平原地区,沃野千里的场景常见,但条件不好的地块,情况也是五花八门。比如位于华北漏斗区的地块缺水,当地就要想方设法推广各类高效节水设施和节水品种。而在冀东滨海盐碱地区,当地则会优选出耐盐碱、耐贫瘠的旱碱麦、高粱、油葵等作物,让盐碱地的黑白色变成五彩斑斓。而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张家口,更是集齐了“自然条件恶劣、降水量少、多数土地贫瘠”这些低产地块的特点,为了让这样的地块能够逆袭,张家口市农科院的科研团队经过40多年的潜心研究,针对性地选育出来具有抗旱性强、耐盐碱、耐贫瘠、优质高产等特点的谷子系列新品种“张杂谷”,让贫瘠土地长出“丰收谷”。

灾后复耕保秋播 “以丰补歉”保产量

当河北从“当家品种”到“辅助品种”都武装起来了,按理说今年的粮食生产大概率会一帆风顺,然而天灾却带来了重重考验。今年6月,河北省张家口、承德等地遭受阶段性严峻旱情,7月底8月初,又遭受特大暴雨洪水灾害。

位于蓄滞洪区内的邢台市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2023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61万亩,在洪涝灾害中,有5.4万亩绝收。这一季虽然绝收了,但是距离秋播的时间不远了,下一茬还得接着种,这些地块怎么办?

排水是第一步,水退以后,恢复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土地。洪涝过后,土壤通透性变差,通过深耕散墒,能改变土壤温度和湿度,更有利于农作物的根系生长。在地块深翻晾晒之后,最后还要进行消杀,目前当地已经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待符合大面积消杀作业条件后,将统一开展。通过层层举措落实落细,绝产地块的下一茬种植会按时、照常开展。隆尧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胜利表示,虽然部分地块因灾绝产,但是没有受损失的地块,经过多种措施的实施,从目前看产量提升明显,可以弥补受损失地块的产量。

绝产的玉米面积占到了接近10%, 要想“以丰补歉”,就意味着其他的地块要比去年增产10%左右。虽然这些地块并未被洪水侵袭,但持续大雨天气带来的高湿环境,让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几率大大增加。因此根据统一安排,当地对重点区域进行了二次“飞防”作业,针对玉米的病虫害进行防治。除此之外,前期的玉米单产提升行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今年隆尧县实施玉米单产提升项目10万亩,建设了10个整村推进示范区,通过推广密植、水肥一体化等高产技术,项目内单产提升可达30%,辐射带动全县玉米单产提升10%以上。

小面花 大梦想 一朵“花”长出一条链

从春耕到秋收,这一年地里的全部收成,通过各地的产业链条变成了各具特色的美食。而在河北,最具特色的还要数沧州黄骅的面花。里面不仅有产自当地的食材,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逢年过节,面花是约定俗成的礼品,人们走亲访友互相交换面花,换出百种花样、尝到百种味道。经过多年发展,黄骅面花生产销售已经形成产业链条,正在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梁丽娟 李琳 王帅南 河北台)

  • 相关阅读
  • 局地雨量或破纪录!新一轮强降雨将覆盖陕西重庆等8省市

    暴雨又来了!今起三天(9月18日至20日),我国四川盆地、江汉、黄淮、江淮地区自西向东有一次强降水过程,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累计雨量大,局部或打破同期降雨纪录,中国气象局也将暴...

    时间:09-18
  • 携手砥砺前行 对口援疆成果丰硕

    央广网北京9月18日消息(记者刘菲 孔颖)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单位和相关省市持续加强全方位对口援疆工作力度,聚焦新疆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有效助...

    时间:09-18
  • 【理响中国】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使命宗旨和民生福祉密切相关。他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

    时间:09-18
  • 【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微视频 |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本期金句】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2023年4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本期领学人】南...

    时间:09-18
  • 江苏泰州70万亩蟹塘进入收获季 小螃蟹带动56亿元大产业

    央视网消息:江苏省泰州市水网密布,是重要的河蟹产地。眼下,泰州全市70万亩蟹塘已经进入了收获季。在泰州市海陵区华港镇的河蟹养殖场里,养殖户杨玉宝正与农技专家一起查看今年马上收获的螃蟹养殖情况。杨玉宝介绍...

    时间:09-18
  • 软籽石榴丰收上市 金秋“吉祥果”广受市场欢迎

    央视网消息:临近中秋国庆双节,粒粒饱满、红中透亮的石榴正在热销。在云南昆明的水果市场,礼盒包装的石榴已经进入了预订高峰。上午9点半,在昆明金马正昌水果批发市场,卖石榴的商户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正在为...

    时间:09-18
  • 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走向深海再添利器

    央视网消息:9月16日,亚洲首制的两艘风电运维母船在江苏启东下水。该项目填补了国内海上风电运维领域空白,为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走向深海,再添利器。此次下水的是100人风电运维母船和60人风电运维母船,这两款船型均...

    时间:09-18
  • 看展览、逛市集、享美食……新场景新需求成为激发消费“流量密码”

    央视网消息:看展览、逛市集、享美食,2023北京消费季正在火热进行中。今天一起来走进北京朝阳区的一处消费新场景,看看那里是如何找到消费新密码的。在北京朝阳区朝外大街的“THE BOX朝外|年轻力中心”,正在举行的...

    时间:09-18
  • 开渔啦!万舸争流竞出海 鱼肥蟹美庆丰收

    央视网消息:9月16日中午12时,2023年全国海洋伏季休渔期全面结束,当天,在浙江宁波、江苏盐城等地的渔港,渔船竞相出海,争捕开渔第一网。早上6时,浙江宁波奉化区的桐照码头上已经人头攒动,渔嫂们穿着喜庆的服装...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