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了亚洲人民的团结和友谊

2023-09-24 10:05:31

来源:人民日报

秋分时节,之江大地丹桂飘香;雷峰塔下,西子湖畔烟雨蒙蒙。

“很高兴同各位新老朋友相聚美丽的西子湖畔,共同迎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

9月23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宾馆漪园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亚运会第三次来到中国。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名参赛运动员相聚杭城,共赴“心心相融,爱达未来”的亚运之约。亚洲多国领导人和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等贵宾出席开幕式。

11时45分,巨幅山水画《水光潋滟晴方好》前,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热情欢迎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和夫人阿斯玛、科威特王储米沙勒、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东帝汶总理夏纳纳、韩国总理韩德洙、马来西亚下议院议长佐哈里和夫人诺莱妮、亚奥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和夫人维尼塔、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等国际贵宾,同他们一一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并合影留念。

宴会大厅内,展现西湖胜景的主背景营造出水天一色的开阔意象。天青色的《富春山居图》尽显江南山水秀美风韵。主餐台上,从百山祖群峰到东海大陈岛,从“三潭印月”到京杭大运河,从钱塘江到安吉余村,一个个浙江地标微缩写意景观,与象征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19条青绿色赛道交相辉映,勾勒出之江大地绿水青山的瑰丽画卷。

在《和平——命运共同体》乐曲声中,习近平主席健步走上讲台,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

“今天是中国农历的秋分节气。在这个寓意丰收和团圆的日子,亚运会圣火将再次在中国点燃。”

回顾筹办亚运历程,讲述中国办赛理念,习近平主席以“亚洲运动会承载着亚洲人民对和平、团结、包容的美好向往”阐释杭州亚运会之于亚洲、之于世界的时代价值,彰显以体育为媒促进人类进步的深邃思考。

“以体育促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诞生的亚运会,因和平而生、因和平而兴。几十年来,亚运会在总体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中见证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亚洲奇迹,也记录下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与亚洲、与世界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坚实步伐。

宴会上,承载着中国人民集体记忆的北京亚运会歌曲《亚洲雄风》和杭州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传递着中国推动亚洲各国团结自强、命运与共的不变初心。

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亚洲和平发展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作为山海相连、人文相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以体育促和平,坚持与邻为善和互利共赢,抵制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将亚洲打造成世界和平的稳定锚。”习近平主席的坚定宣示,寄托着中国人民同亚洲各国人民共同守护和平家园的殷殷期待。

科威特王储米沙勒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基于推动人类和平进步的崇高目标和宗旨,意义重大,科方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

“以体育促团结”——

杭州亚运会吸引了亚洲各国各地区运动员踊跃热情参与,参赛人数、项目设置、总体规模均创历史新高,不少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将其列为今年最重要的赛事。本届亚运会,亚奥理事会45个成员实现“大团圆”。

“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这些亚洲谚语讲述团结合作的亚洲价值理念。杭州亚运会的盛况向世人昭示:纵使国际和地区形势变乱交织,亚洲人民对友谊的珍视、对团结的向往不可阻挡。

开幕前一天,习近平主席会见了老朋友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巴赫高度评价中国政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重要贡献,表示“当前世界面临地缘冲突等各种困难,国际奥委会致力于捍卫多边主义,反对体育政治化,赞赏中方为此采取的正确立场”。

时隔半年多再次同习近平主席会面,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表示:“我坚信,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再次向世界呈现一届精彩绝伦的体育盛会,为促进亚洲大家庭的团结和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宴会致辞中,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要以体育促团结,把握历史机遇,合作应对挑战,践行‘永远向前’的亚奥理事会格言,把共同发展、开放融通的亚洲之路越走越宽。”

“以体育促包容”——

宴会上,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浙江交响乐团的艺术家们演奏了《采茶舞曲》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中国乐曲,和柬埔寨《怀念中国》、叙利亚《梦中之花》、东帝汶《东帝汶欢迎你》、尼泊尔《丝绸飘舞》、科威特《国旗高高飘扬》、韩国《爱》、马来西亚《嬷嬷的纱巾》等乐曲,汇聚成亚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和谐交响。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亚洲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充满活力。武术、藤球、克柔术、卡巴迪、围棋……杭州亚运会上,一个个富有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特色的项目,展现着亚洲文明的自信、包容与开放。

“我们要以体育促包容,增强文明自信,坚持交流互鉴,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习近平主席道出体育与文明的深刻关联。

杭州,自古就是人文鼎盛、文明交融之地,既被宋代欧阳修称赞“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也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本届亚运会期间,来自各国各地区的亚运健儿,将在赛会内外亲身体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的魅力,也将在相互切磋和交流中增进理解和友谊。

致辞中,习近平主席向国际贵宾盛情介绍本届亚运会主办城市所在的浙江省:“浙江坚持改革开放,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

今日之江,照鉴中国发展不凡历程。习近平主席曾在浙江工作多年。在习近平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浙江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开拓精神和奋进实践,书写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故事,为亚洲和世界打开观察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一扇窗。

杭州亚运会开幕前,习近平主席专门安排三个半天的时间,分别同一位位新老朋友在西湖国宾馆亲切会面。不约而同,多位国际贵宾都对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示钦佩,相信中国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就。

“祝愿大家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习近平主席真诚的话语打动人心。

在这个丰收和团圆的时节,习近平主席和国际贵宾共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盛会,续写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

(新华社杭州9月23日电 记者刘华、杨依军、王宾、殷晓圣)

  • 相关阅读
  • 6.12亿次!全球目光聚焦“梦想天堂”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9月23日晚,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成功举行。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徐徐铺展开“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个篇章,寓意着新时代的中国正与亚洲、世...

    时间:09-25
  • 杭州亚运会开幕后首个比赛日 中国队斩获20金

    9月24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后首个比赛日,中国队斩获20金7银3铜,共计30枚奖牌,位列奖牌榜第一名!一起来看!中国队掀起破纪录狂潮: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团体赛,由王芝琳、韩佳予、黄雨婷组成的中国队打破亚洲纪录;黄...

    时间:09-25
  • “我可以说中文……” 在亚运村,中文就像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浙江在线9月25日讯 “来杭州好几天了,我觉得自己在这里并不算陌生人,甚至都没感觉到自己是个外国人。”9月24日,26岁的乌兹别克斯坦足球队领队米尔扎耶夫在微信上给记者发来一段话。米尔扎耶夫是记者在亚运村认识的...

    时间:09-25
  • “一颗赛艇”,究竟有多火

    浙江在线9月25日讯 24日上午,随着杭州姑娘邹佳琪和搭档广东籍选手邱秀萍的赛艇越过富阳水上运动中心赛道的终点,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项目夺冠,中国队成功摘下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首枚金牌。这场在富阳水上运动...

    时间:09-25
  • 决赛背景音乐选了《我和我的祖国》 中国香港选手讲述背后含义

    浙江在线9月24日讯 9月24日,杭州亚运会武术项目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决赛在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举行。中国选手童心获得金牌,文莱选手巴斯玛·拉什卡尔获得银牌,中国香港选手陈穗津摘得铜牌。女子太极剑决赛现场 ...

    时间:09-25
  • 盛大开幕仪式 难忘十个精彩瞬间

    编者按: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盛大举行。体育与文化精彩融合,开幕式呈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科技之美,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整场开幕式激情澎湃,观众离场时高效...

    时间:09-25
  • 中国经济向好释放积极信号(国际论道)

    图为一派繁忙的广西北部湾钦州港。新华社发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4%……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前8个月中国经济数据。...

    时间:09-25
  • 自贸区差异化探索特色产业创新优势

    编者按遍布全国的自贸试验区正在差异化探索培育优势产业的创新模式。作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原创性实践,自贸试验区把制度创新与各地特色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产业集群。一方面,...

    时间:09-25
  • 一带一路·零距离丨一条串起东西经贸往来的“海上新丝路”

    新华社杭州/柏林9月25日电 题:一条串起东西经贸往来的“海上新丝路”易北河畔,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繁忙如常:货轮进出港区,码头装卸作业运转不停。当地时间24日,这个欧洲第三大集装箱港口再一次迎来了“中远海运室...

    时间:09-25
  • 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学苑论衡)

    内容提要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建设史。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进行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制度构建的本质特征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我们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以丰沛的历史资源厚植中华民族现代...

    时间:09-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