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深化务实合作 共建繁荣丝路

2023-09-25 09:0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黄河岸边,中国与世界对话;贺兰山下,合作与共赢并行。

  9月24日,为期4天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闭幕。本届博览会以经贸合作为重点,涉及清洁能源、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合作成果403个,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达1709.7亿元。共有78位国内外院士专家、30多家商协会、1495家企业参加,参会参展人数超1.12万人,创历届新高。

  本届博览会的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来自国内外的近千家企业带着1.2万余种产品亮相。此外,本届博览会的展览首次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累计到场观众突破20万人次。

  自2013年以来,中阿博览会已成功在宁夏举办5届。10年间,中阿博览会共吸引112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家国内外企业、超过40万客商参加,累计签订各类合作项目1200多个,投资和贸易金额达9600亿元。

  中阿友谊历久弥坚,“千年丝路”盛景重现。中阿博览会举办的10年,是中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双向投资快速增长的10年。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阿贸易额从2012年的2224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4314亿美元。

  充分互动深化合作,互利共赢成为普遍共识

  “博览会不仅有助于推动阿中关系发展,还为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向中国学习借鉴的平台。”本届博览会上,阿拉伯国家联盟负责经济事务的助理秘书长阿里·本·易卜拉欣·马利基表示,博览会已发展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桥梁纽带,互利共赢促成了阿中经贸合作的高质量发展。

  中阿博览会伴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而生,已成为中阿合作的重要平台。仅本届博览会的投资类项目,便包含在国(境)外实施的项目33个,在国内实施的项目185个。“卡塔尔、埃及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获得阿拉伯国家的广泛认可。”参会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表示,借助中阿博览会,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阿拉伯国家开展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和建设。

  独具匠心的文创用品、设计精美的木刻版画,在展会区引人驻足欣赏。“我们开拓海外市场已有5年,产品远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也深受阿拉伯国家市场青睐。”山西省晋城市晋艺坊文化发展公司负责人雷晋峰说,借助中阿博览会平台,山西特色文创作品将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在宁夏参观,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成就令人惊叹,智慧农业、沙漠农业等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合作样板。”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上,来自中国、约旦、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农业务实合作等议题。约旦社会发展部官员海法·阿尔库达表示,博览会为各国提供了农业技术优势互补的交流平台,期待未来约旦和中国在农业领域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商贸、能源、农业……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诸多领域合作的起点,撬动中国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

  合作领域不断扩展,合作方式更加多样

  轻点鼠标,随着大屏幕上数字跳动,指定区域的风向、温度、云量等气象数据便以动态图表的方式展现在眼前……VR设备、远程操控、无人机模型,中阿博览会上,首次设置的智慧气象展区吸引不少参会者的目光。

  “我们最新研发的探空气球,最高可以上升到离地面20多公里的位置,搜集的大气数据可以在屏幕上实时显示。”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于晋手拿检测仪器,向参观者热情介绍,“我们对探空仪的感应参数进行了针对性调整,让机器更能适应阿拉伯国家的气候条件。”

  可监测灾害性天气的“丝路·天眼”遥感应用平台、绿色高保水土壤制备技术、手术机器人……一批领先设备、技术和新产品亮相,传递着本届博览会的新气象。

  在中阿博览会中,综合考虑中阿双方企业实际需求后,主办方在原有展览的基础上,首次设置了智慧气象展、装备制造及技术展,进一步展现中阿在气象安全、生态环境、农业技术等领域的新合作方向。

  “许多阿拉伯国家与宁夏一样干旱缺水,我们研发的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认可。”宁夏大学教授孙兆军介绍,卡塔尔世界杯中部分绿茵场的灌溉与养护工作,就由宁夏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就在中阿博览会召开的20天前,宁夏大学科研团队和卡塔尔进一步签订了3.4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将共建中卡光伏智能农业科技园及两个研究中心。宁夏大学自主研发的绿色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将应用于卡塔尔700多个农场,并在20多个阿拉伯国家推广。

  如今,中阿博览会的合作成果正在惠及世界。“中国—阿拉伯国家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在毛里塔尼亚、约旦、吉尔吉斯斯坦等设立海外分中心,推动宁夏农业不断“走出去”。

  在毛里塔尼亚海外分中心,诞生了该国首例胚胎移植奶牛;在约旦海外分中心,果蔬种子产品远销中东以及非洲15个国家和地区;在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合作冬季设施蔬菜栽培的试验示范基地,有效缓解了当地冬季蔬菜供应荒问题。

  “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阿方也在致力于探索经济多元化,走出一条经济、绿色的工业化新路,两者之间合作潜力巨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说,博览会聚焦特色产业,创新展会形式,增加了特色产业贸易投资对接洽谈会、中阿青年创新发展论坛、数字经济论坛、工业APP创新应用大赛,进一步挖掘中阿双方绿色低碳、健康医疗、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潜力,为深化双方务实合作创造新机遇。

  “引进来”又“走出去”,农业技术、新能源、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科技合作正成为中阿发展新的增长极。

  经贸往来更加频繁,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更加密切

  “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双方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博览会期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下中阿经贸合作报告》发布。报告中,一组数据分外亮眼——“10年来中阿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贸易规模翻了一番,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存量增长2.6倍,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

  “2023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在此契机下召开的中阿博览会更是着眼‘中阿所需、宁夏所能’。”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说,“10年来,中阿战略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阿合作领域全方位拓展。”

  在本届中阿博览会中沙贸易投资推介会上,中沙之间9个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115亿元,项目涉及清洁能源、新型材料、旅游、云计算等诸多领域。

  “中国已成为沙特最主要且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之一。”沙特阿拉伯是本届博览会的主宾国,该国工业和矿产资源大臣班达尔·胡拉耶夫畅叙沙中友谊,“通过10年的合作交流,中阿博览会规模不断扩大、成果日益丰富,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旺盛活力。我们非常愿意借助中阿博览会这一成熟平台,拓展合作领域、加快合作步伐。”

  如今,除传统油气贸易外,突尼斯的橄榄油、沙特的白虾、阿联酋的椰枣等特色农产品也通过电商平台进入中国,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智能手机等产品,也越来越多进入阿拉伯国家,受到当地居民欢迎。

  “阿拉伯国家是历史上丝路文明的重要参与者和缔造者,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商务部副部长李飞呼吁中阿双方围绕《中阿全面合作规划纲要》,更好联通市场,汇聚发展动能,推动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大成绩。

  “走在田间地头,我深深感受到阿中之间合作潜力的巨大。”中阿博览会上,来自埃及的客商优素福·埃尔科玛不时品尝宁夏的枸杞、甜瓜,作为种子商人,他在参展前就早已在宁夏平罗县的种子基地里转了3天,洽谈合作。“宁夏与我的家乡气候相似,很多种子品种可以直接引进种植。未来,也期待阿中合作伴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继续开花结果!”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5日 17 版)

  • 相关阅读
  • 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精神标识——各界热议杭州亚运会开幕式

    新华社杭州9月25日电题: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精神标识——各界热议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新华社记者秋分时刻,钱塘潮涌。23日晚,“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惊艳亿万观众,引发如潮回响。这其中,有...

    时间:09-26
  • 这个秋天 用“画笔”为盐碱地“涂色”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盐碱地总面积达15亿亩左右,其中可以进行利用的有5亿多亩,而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为1.85亿亩。它们集中分布在东北、中北部、西北、滨海和华北五大区域,从分布省份来看,主要集中连片...

    时间:09-26
  • 同行之路 生生不息

    9月25日,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在北京开幕,论坛主题为“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发展”。在驿道舟楫中经纬华夏,在驼铃帆影里际会全球。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时间:09-26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赏“黑金名片” 观万亩梨园 享诗和远方

    新华网长春9月25日电(黄维)大米是吉林省的“白金名片”,玉米是“黄金名片”,杂粮杂豆是“彩金名片”,而黑木耳是“黑金名片”。9月24日,“稻花香里说丰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汪清...

    时间:09-26
  •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浙鲁行

    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出席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举行系列外事活动,并开启今年第10次国内考察,返京途中在山东枣庄考察。 2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考察调研,了解李祖村发...

    时间:09-26
  • 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发布。不久...

    时间:09-26
  • 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民时评)

      智能“防跌衣”通过芯片感知可自动实现跌倒监测,智慧窗帘在雨天能感知湿度自动关窗,智能眼镜通过“读”图帮助视障人群“看”见世界……在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展馆里,各种新技术、...

    时间:09-26
  •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连线评论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②)

      对话人:  周珊珊 本报评论员  马 刚 贵州日报评论员    周珊珊:“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

    时间:09-26
  • “你好!中国”旅游推广标识亮相罗马尼亚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9月24日电 以可爱的卡通熊猫和明亮多彩的字母为特色的中国旅游推广标识“你好!中国”日前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国家体育场举办的亚洲文化节上亮相。精美的“你好!中国...

    时间:09-26
  • 中肯联合发布肯尼亚首部国家植物志

      本报内罗毕9月25日电 (记者黄炜鑫)中国和肯尼亚国家间大型科研合作项目《肯尼亚植物志》首部分册2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这是肯尼亚首部国家植物志,填补了该国植物资源研究领域的...

    时间:09-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