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全媒+丨更务实、更紧密、更绿色——欧亚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2023-09-25 10:49: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安9月24日电题:更务实、更紧密、更绿色——欧亚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新华社记者石志勇、郑昕、雷肖霄

为期三天的2023欧亚经济论坛9月24日在西安落下帷幕,千年古都上空断续飘落的秋雨,与会场内外火热的交流合作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欧亚经济论坛这座桥梁,中国和欧亚各国了解更深、合作更实、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贸易往来也更为密切。

9月22日,2023欧亚经济论坛开幕式暨全体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十年之前的金秋时节,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首次提出,2013欧亚经济论坛也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响应倡议的国际性会议;十年之后的灞水之滨,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人士齐聚,围绕金融、经贸、能源、生态、科技等多个议题展开对话,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共识。

十年时光转瞬即逝,共建“一带一路”成就斐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已达150余个,经贸、交通、能源、人文等多领域合作都在务实推进。我们期待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共同提高包括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欧亚地区人民的福祉。”前来参会的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尼亚扎利耶夫说。

主会场外,一条色彩斑斓的画廊格外醒目。这是论坛期间举办的“一起向未来”上合组织国家儿童画展,展出了来自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12个国家的儿童绘画作品140余幅。其中,一位印度小朋友画出了自己眼中的世界:一只眼中充满战场、冲突、污染,另一只眼里绘出团结、友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美好生活的共同祈愿不止凝于儿童笔尖,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初衷和宏图。愈发频密的经贸往来不断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注入发展动能。

9月22日,观众在2023欧亚经济论坛经贸合作博览会暨中国(陕西)进出口商品展上品尝一款进口啤酒。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2013欧亚经济论坛举办后不久,当年11月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顺利开行。十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年开行量从46列到超过4600列,成为促进经贸往来的“钢铁驼队”。

来自波兰的味奇集团业务开发经理伊沃娜是本届论坛的参展商之一,“一带一路”在她眼中是一条商机之路。“我们出口到中国的牛奶,就是搭乘第一列从波兰开往中国的中欧班列乳制品专列抵达的。如今每个月我们都会从波兰发货,平均一个月有50多个货柜箱。”伊沃娜说。

更务实的合作正在“一带一路”沿途展开。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穆罕默德·萨迪克·桑吉拉尼在22日的论坛开幕式上视频致辞表示,中巴经济走廊是区域经济合作丰硕成果的见证,它不仅促进了区域一体化,还将继续促进经济稳定、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文化交流等。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累计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巴基斯坦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公里国家核心输电网。

“‘一带一路’为巴基斯坦人民带来了切实好处,十年来,我们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不断通车的高速公路,为我们带来新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前来参会的巴基斯坦参展商阿迪尔·艾哈迈德兴奋地说。

经贸频密往来,朋友圈持续扩大。前来参加2023欧亚经济论坛的乌拉圭驻重庆代总领事瓦伦丁·图里斯表示,乌拉圭是第一个表示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目前,乌拉圭正积极着手布局相关行动计划,寻求进一步合作和更高层次交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共建国家携手迈入绿色发展的快车道。白俄罗斯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部长安德烈·胡德克在本届欧亚经济论坛上表示,白俄罗斯现阶段发展的优先方向之一就是绿色经济。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荷峰表示,近年来中国的绿色能源产品日益吸引了东南亚市场关注。

“看到东南亚新兴市场的潜力后,我们在越南建立了一个产能达5吉瓦的工厂,预计今年将开始逐步释放产能。”陆荷峰说。

9月22日,观众在展会上参观光伏产品。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已在西安定居多年的比利时参展商杰佛里,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吴杰,还能用陕西话自我调侃“我不是老外”。他认为,“一带一路”为世界提供了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窗口。“最近回比利时,发现不少家人朋友开始喜欢喝中国茶叶了,优质的中国品牌正在让外国人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

时光流逝,友谊赓续。在2023欧亚经济论坛主会场大厅两侧,“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影视图片展吸引了不少观众。一块块电子屏幕上,照片滚动,光影流转,定格下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

  • 相关阅读
  • 全部导航

      【光明时评】   作者:路学平(媒体评论员)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

    时间:09-26
  • 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精神标识——各界热议杭州亚运会开幕式

    新华社杭州9月25日电题: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精神标识——各界热议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新华社记者秋分时刻,钱塘潮涌。23日晚,“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惊艳亿万观众,引发如潮回响。这其中,有...

    时间:09-26
  • 展现亚洲特色 诠释多元之美(亚运纵横)

    图①:9月24日,藤球女子单组团体预选赛,泰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曼立卡·汶托(前)对阵印度尼西亚体育代表团选手。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图②:9月25日,板球项目女子决赛,斯里兰卡体育代表团球员阿努什卡·桑吉...

    时间:09-26
  • 自贸区十年之改革篇:上海自贸区深耕改革“试验田” 让促改革和谋发展更好结合起来

    2023年9月,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迎来运行十周年。十年前,上海自贸区在东海之滨初试啼声,引来全世界的关注。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

    时间:09-26
  • 金观平:可持续交通为强国建设夯基

    “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深刻...

    时间:09-26
  • 焦点访谈:金秋农忙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绘就宜居宜业和...

    时间:09-26
  • 这个秋天 用“画笔”为盐碱地“涂色”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盐碱地总面积达15亿亩左右,其中可以进行利用的有5亿多亩,而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为1.85亿亩。它们集中分布在东北、中北部、西北、滨海和华北五大区域,从分布省份来看,主要集中连片...

    时间:09-26
  • 同行之路 生生不息

    9月25日,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在北京开幕,论坛主题为“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发展”。在驿道舟楫中经纬华夏,在驼铃帆影里际会全球。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时间:09-26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赏“黑金名片” 观万亩梨园 享诗和远方

    新华网长春9月25日电(黄维)大米是吉林省的“白金名片”,玉米是“黄金名片”,杂粮杂豆是“彩金名片”,而黑木耳是“黑金名片”。9月24日,“稻花香里说丰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汪清...

    时间:09-26
  •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总书记浙鲁行

    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出席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举行系列外事活动,并开启今年第10次国内考察,返京途中在山东枣庄考察。 2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考察调研,了解李祖村发...

    时间:09-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