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面对面丨如何兼具黑科技与软实力?深度对话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创

2023-09-25 11:39:0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9月23日晚,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大莲花”如期举行,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健儿欢聚一堂,共赴盛会。《面对面》专访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主创团队。

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最为精彩的文艺演出部分包括《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个篇章。在经过数次彩排调整之后,文艺演出时长从原来的45分钟缩短到了25分钟。

第一篇章《国风雅韵》从徐徐展开的画卷开始,从古至今,人与自然,美轮美奂的意境被一一呈现。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 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 崔巍:可能那就是一幅宋画,但是这个宋画不仅仅代表着杭州的宋韵,同时也是中国的文化历史。我们用一个大的概念来把杭州的美、山水之美、湖光之美、环境之美以及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形象展现。比如我们刚开始的那一个场景,女生独舞衣服服装的设计和整个舞美的设计,可能就是一幅山水,这个山水美人其实无论从形象还是从寓意内涵来说还是很深刻的。

通过裸眼3D的视效与虚拟影像的设计,钱塘江、青山绿水的宏大场景被都搬到了开幕式舞台之上。另外,为了营造更加立体的展示空间,开幕式设置了长185米、宽15米的超大立体透视网幕。

这是《钱塘潮涌》篇章中的双人3D威亚节目,展现了勇立潮头的波澜壮阔场景,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大型运动场空间中使用双3D威亚技术。

身为国内知名的青年舞蹈演员,李艳超和黄琛迪因为过硬的基本功和优越的身体条件被选拔参加此次表演。

黄琛迪出生于浙江温州,在杭州读书长大,对于此次在家门口的表演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但首次采用的双人3D威亚技术,给黄琛迪和李艳超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双人3D威亚,就是在两名舞蹈演员身上绑4根威亚,同时在一个三维空间内任意飞行,这与常规的威亚表演相比,难度系数极大增加。

记者:我就说你们俩有点像航天员在天上工作的时候,用一个手拽住身体所有的结?

黄琛迪:有点像,因为也都是控制不了。

除了要克服重重困难之外,如何准确掌握并表达舞蹈的主题,是李艳超和黄琛迪花费更多精力思考的事情。

当完成双人3D威亚表演的最后一个动作,李艳超和黄琛迪悄悄退场,舞台转换到下一个节目的精彩瞬间。

这是第三个篇章“携手同行”中的第一个节目,随着近百扇幸福之门在观众席徐徐开启,现场数万名观众唱响杭州市歌《梦想天堂》。

崔巍:我们的家住在天堂,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这样简单的那一句话可能这首歌全杭州市人都会唱,就是人们记忆里的那一份最朴实的、最简单的声音。

开幕式最后,迎来最为引人关注的点火仪式环节。本届亚运会开幕式另辟蹊径,首次采取了数实结合的点火方式。通过官方小程序“智能亚运一站通”,世界各地超过一亿的数字火炬手参与了点火仪式。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数字点火项目负责人 张韶容:所有的用户,首先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参与的火炬手的形象。成为亚运数字火炬手之后,这个小人转身汇到了亚运数字世界里面,变成一粒一粒小的粒子,一亿数字火炬手汇聚成了大的粒子人。

最后,由亿万数字火炬手汇聚而成“数字人”打破时空壁垒,跃入超大网幕。

崔巍:其实现在数字火炬手就是一个时代到了今天的一种理念,我们时代走到了今天,科技的发展走到了今天,数字的这个理念已经是一种时代所需要呈现的,原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李宁被记住了,只有那一个人。可是现在我们记住了这是万众点火,全亚洲全世界的。只要你点下这个键,你就是一个火炬手,也就是命运共同体也好,也就是现在今天互联网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这种理念也好,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去参与,我们过去不敢想不敢做的事。当这个想法成立之后,其实在呈现的时候大家也是很兴奋的。

崔巍:因为我觉得当你的一份感情被科技带领着,我会看到那个人,我会觉得,因为他后面带着一组数据,你会想象各种皮肤的各种服饰的各样的人会在这一刻,就变成这样一个形象进来了。

张韶容:我自己是第一次看到,当那个大的数字人汇聚起来,那个大的数字人那个脚印落地踩在钱塘江上,起的波漪,那一刻我自己还挺感动的,可能我们参与会更久一点,会更深一点。确实我们做到了就是说让每一个用户在亚运会这个开幕式神圣的这个时刻里面,真的是汇聚到了一起。

为了实现这次史无前例的亚运点火仪式,身为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数字点火项目负责人,张韶容和同事已经忙碌了三年多时间。

2022年11月,杭州亚组委面向全球发出争当“亚运数字火炬手”的邀请,只要登录“智能亚运一站通”官方平台,就可以参与亚运火炬的线上传递。

通过技术团队的不断创新,线上参与火炬传递的亚运数字火炬手可以选择不同的肤色、脸型、发型等,为自己“捏”出专属的数字人形象。

在参与完开幕式的数字点火仪式之后,每一位数字火炬手还将获得一张专属区块链的数字点火的证书。

张韶容:开幕式的这一刻,其实是他个人在本届亚运会里面真正参与过,有过他自己的足迹的,我们希望把这一亿张证书在这一亿个数字火炬手之间,能够给他们永远留下这样一个美好的回忆。

从2016年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到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上的“杭州8分钟”,作为主创人员的崔巍将自己对杭州的理解融入作品,向世界展示这座城市的魅力。

崔巍:我觉得这个城市的力量它不是在外面的,它是含在里面的,比如大家都觉得我很南方,其实我的骨子里性格里就是很北方,速度快,急,但是杭州人是以柔克刚的,看似不急,不去争,但是杭州人的那种内涵内敛,无论从整个城市的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今天做过的事会否定自己,等到明天再一件事呈现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先把自己否定,一定要不断去往上走。我们在杭州说勇立潮头,这样的一种勇立潮头的精神,也是中国人奋斗一直走过的这样一种精神。

在绚烂的电子烟花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缓缓落下帷幕,而对于崔巍以及所有热爱杭州的人来说,心中的那份自豪和自信将永远存在。

崔巍:很自豪,可以和这么多优秀的团队的老师们一起在国家发展这么强大的基础上,用科技的用我们杭州历史文化底蕴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创作道路上发挥一次这样的机会,确实心里非常开心和兴奋,杭州的百姓也非常开心也非常兴奋。

  • 相关阅读
  • 外专谈“一带一路”| 阿塞拜疆专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作出卓越贡献

    国际在线报道 (记者 黄蓉):9月23日,2023欧亚经济论坛分论坛之一的欧亚青年精英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阿塞拜疆国立经济大学首席专家纳尔明·戈贾曼出席圆桌讨论并发言。会后,戈贾曼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

    时间:09-26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郑明达、董雪)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为全面介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生动实践,增进国际社会了解和理解,凝聚广泛共识,更好与各国携手构建人类...

    时间:09-26
  • 白皮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解答时代之问,描绘未来愿景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朱超、邵艺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布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国际关系确立新...

    时间:09-26
  • 白皮书:人类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考验各国智慧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温馨、朱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布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团结还...

    时间:09-26
  • 全部导航

      【光明时评】   作者:路学平(媒体评论员)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

    时间:09-26
  • 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精神标识——各界热议杭州亚运会开幕式

    新华社杭州9月25日电题:擦亮中华文明独特精神标识——各界热议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新华社记者秋分时刻,钱塘潮涌。23日晚,“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惊艳亿万观众,引发如潮回响。这其中,有...

    时间:09-26
  • 展现亚洲特色 诠释多元之美(亚运纵横)

    图①:9月24日,藤球女子单组团体预选赛,泰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曼立卡·汶托(前)对阵印度尼西亚体育代表团选手。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图②:9月25日,板球项目女子决赛,斯里兰卡体育代表团球员阿努什卡·桑吉...

    时间:09-26
  • 自贸区十年之改革篇:上海自贸区深耕改革“试验田” 让促改革和谋发展更好结合起来

    2023年9月,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迎来运行十周年。十年前,上海自贸区在东海之滨初试啼声,引来全世界的关注。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

    时间:09-26
  • 金观平:可持续交通为强国建设夯基

    “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9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深刻...

    时间:09-26
  • 焦点访谈:金秋农忙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绘就宜居宜业和...

    时间:09-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