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权威发布)

2023-09-28 11:17:56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有关情况。

2013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分6批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10年来,自贸试验区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贸易,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到18.4%和18.6%。

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制造业“清零”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介绍,10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地区和部门支持各自贸试验区全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开放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系统推进制度创新。先后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出台28份自贸试验区建设方案及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文件,累计部署340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较为完善的自贸试验区政策制度框架体系。

协同推动任务落实。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推动各地方、各部门较好完成了系列重大改革试点任务。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累计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相关文件700余件,支持自贸试验区在重点领域先行探索。

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截至目前,对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的先进经验,国家层面总结提炼了7批改革试点经验、4批最佳实践案例,共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形成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盛秋平说,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制造业“清零”,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将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研究,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同时,推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领全国持续扩大开放。

推出一大批重要的基础性改革与高水平的开放举措

率先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率先建立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核心的贸易便利化模式,率先以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代表推进服务业综合开放,率先实施“证照分离”等政府管理改革,率先探索自由贸易账户……10年来,自贸试验区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着力探索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系统推进符合市场规律的改革,取得一系列突破性、引领性的创新成果。

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司长陈振冲介绍,海关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着力打造高水平、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国务院先后7批改革试点的经验,一共有162项,海关贡献了62项,占38.3%。

以制度机制规范创新,提升创新举措“含金量”。建立“1个规范+3个规程”的海关监管创新制度体系,形成“两上两下”工作机制,聚焦对标新规则、服务新业态等方面,开展创新工作。

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各区域所在自贸试验区海关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比如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也就是京津冀海关创新“未经联网核查的进口医疗器械风险防控京津冀协同新模式”,增强医疗器械入境验证有效性,协同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积极研究提出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的11条海关措施,已纳入国务院下发的若干措施,原产地证书微小差错等部分措施海关已下发公告、落地见效。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人易继勇介绍,交通运输部加强航运管理制度政策改革创新,下放管理权限,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指导相关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特殊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优化办理程序。截至2023年7月,已有100艘船舶、905万载重吨在自贸试验区办理国际船舶登记。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丁志杰介绍,2013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自贸试验区分6批先行先试24项外汇管理创新措施。相关措施有效提升经营主体外汇资金使用的自由与便利度,政策红利逐步显现。2022年,自贸试验区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4.7%,比全国高出8.7个百分点。

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据介绍,10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一是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探索,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产业集成创新。支持自贸试验区围绕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全周期,开展系统集成改革,打通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锻造长板,补齐短板。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推动贸易、投资、金融、科技等领域改革创新,推动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各类要素的自由便捷流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对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10年来,各自贸试验区主动加强协同创新,探索推进联动发展,放大改革综合效应,取得积极成效。北京、天津和河北自贸试验区建立京津冀联席会议制度,推出了153项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事项,实行区域通办。广西自贸试验区打造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有效加强与西南、西北、中南骨干通道的衔接,服务西部大开发。

“商务部将与有关地方和部门一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作用。”盛秋平说。

  • 相关阅读
  • 体育为人们的生活添彩(钱塘观澜)

    杭州亚运会开赛至今,各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展现体育力量,彰显体育魅力。在中秋国庆假期观赏精彩的亚运比赛,人们的度假方式多了一个选项。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亮相亚...

    时间:09-30
  • 品味传统文化 感受体育魅力(热点聚焦)

    图①:9月29日,印度尼西亚记者在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体验团扇绘制。  本报记者 伊 霄摄  图②:9月29日,科威特体育代表团官员(右)体验硖石灯彩制作。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图③:9月29日,巴勒斯坦体育...

    时间:09-30
  • 亚运村过中秋 共赴中式浪漫

    中国日报9月29日电(记者 张威)2023年9月29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杭州亚运村文化屋举办中秋主题体验日活动。中外运动员共庆中秋佳节,一起体验中国传统文化。9月29日,中国香港运动员张颂灏(左)体验制作灯笼。...

    时间:09-30
  • 中秋节探访运动员村:多国选手亲身体验中国文化,赞不绝口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记者深入杭州亚运会运动员村,目睹了一幕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景:各国运动员们纷纷参与中国文化的体验活动,并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赞赏。在运动员村内,迎接记者的是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国传统的月...

    时间:09-30
  • “非常漂亮!” 丘索维金娜赛后逛西湖、体验中国文化

    “我说过要来西湖,现在我在这里了,我看见西湖了,非常漂亮。”中秋佳节,丘索维金娜逛西湖、学炒茶、西泠印社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09-30
  • 小物件“讲述”亚运故事(西湖走笔)

    观珍贵藏品,看亚运故事。如果想要了解亚运会的历史,来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再合适不过。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刚刚开馆,赛后将对公众开放,有望成为热门“打卡”地。地铁行至奥体中心站,亚运气息扑面而来,一条鲜艳的田径...

    时间:09-30
  • 不同的角色 相同的心愿(亚运纵横)

    9月29日,杭州亚运会女子铅球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图为中国队选手巩立姣在比赛中。  环球时报记者 崔 萌摄9月27日,徐莉佳(右)在宁波象山亚帆中心采访中国帆船帆板队选手。  人民视觉9月25日,中国队...

    时间:09-30
  • 把中国心意带回家!多国运动员在杭州亚运村体验非遗

    在此次杭州亚运会上,有一个文化小屋,专门用于文化交流、展示。这几天,来自各国的运动员们有什么样新奇的体验呢?让我们跟随总台记者的镜头去看看。新加坡水球运动员 阮嘉恩:这是我第一次体验这种文化活动,尤其是...

    时间:09-30
  • 自贸试验区:勇立改革开放时代潮头(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巡礼)

    开栏的话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是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十年来,各自贸试验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出了一大批基...

    时间:09-30
  • 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和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国际关系确立新思路,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智慧,为国际交往开创新格局,为美好世界描绘新愿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

    时间:09-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