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青苍簇拥越千年(古道春秋)

2023-10-02 08:0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古蜀道金牛道翠云廊的剑阁柏。
  宋豪新 高志农摄影报道

  古蜀道金牛道翠云廊的黄忠柏。
  宋豪新 苟永雄摄影报道

  古蜀道示意图。
  广元市委宣传部供图

  当地村民牵牛走过古蜀道蜿蜒的石板路。
  宋豪新 魏运辉摄影报道

  游客在古蜀道金牛道翠云廊漫步。
  宋豪新 左长周摄影报道

  游客在拍摄古蜀道米仓道的美景。
  宋豪新 陈加普摄影报道

  千年蜀道满眼绿。

  “范雎相秦,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作为古代连接长安与蜀地的“陆地官道”,古蜀道蜿蜒于秦岭、大巴山,是串联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道。

  在古蜀道金牛道上,既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也有“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的翠云廊。作为古蜀道的重要路段之一,翠云廊绵延300余里的道路两旁,现有古柏1.2万余株,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

  青苍簇拥越千年。翠云廊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有形的古树,更有无形的经验和启示。

  ——编  者

 

  剑门蜀道古称金牛道。千百年来,在这条古道上曾发生五丁开山、姜维守险等众多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至今广为流传。而与剑门蜀道相伴而生、互为依存的翠云廊,则以另一种沉静、厚重的气质,浸润出千年历史的“绿色”印记。

  “翠云廊”其名,取自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剑州(今剑阁县)知州乔钵写下的诗句:“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长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龙蛇蜿蜒山缠互,传是昔年李白夫,奇人怪事教人妒。休称蜀道难,莫错剑门路。”

  从高空俯瞰,翠云廊以四川广元剑阁县内的剑州古城为中心,呈“人”字形分布,北至昭化古城,南抵南充阆中古城,西达绵阳梓潼大庙山。

  绵延300余里的翠云廊,拥有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区域内拥有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柏20391株。

  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

  根据《剑阁县志》现有统计数据显示,翠云廊剑阁段现存古树7803株(北线1724株,南线4133株,西线1946株),其中古柏7778株(北线1706株,南线4133株,西线1939株),约占据总数的99.7%。古柏平均树龄1050年,最“年长”的“剑阁柏”和“帅大柏”树龄约2300年。

  剑阁柏,又名“松柏长青树”,树高27米,粗壮挺拔,虬枝凌空,展臂摩云,远看是松,近看是柏,果子比松果小,比柏果大,同时像松果一样呈椭圆状。1978年9月,树木分类学家赵良能先生认定其为柏木新种,因首次在剑阁发现,定名为“剑阁柏木”。

  皇柏“帅大柏”则是翠云廊大柏树湾中最大的一棵,需5个人才能合抱。历史上,剑阁因远离公路、铁路等现代化交通,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在语言上保留了很多的古读音。比如当地人把“吃饭”叫做“彻饭”,“石头”叫做“色头”,“丰硕”读作“丰帅”……“帅大柏”实际上就是“硕大柏”的古读音。

  漫步翠云廊大柏树湾,两旁还有张飞柏、黄忠柏、魏延柏、隆中对柏等珍稀古树——置身其中,抬眼一望,目之所及皆是千年古柏;迈步前行,足之所触是跨越千年的古道。

  “翠云廊蜀道古柏是目前全世界现存树龄最古老、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行道树群。”广元蜀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西华师范大学蜀道文化研究院院长蔡东洲介绍,因其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翠云廊又被誉为“森林活化石”。

  古柏植何人?百里十万树

  剑门山区气候和土壤适宜柏木生长。千百年来,当地人民都有栽植柏木的传统,以致在剑阁形成了川北最大的柏木林区,漫山遍野基本都是柏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李后强介绍,古人在蜀道植柏,意在植树表道,以树计里,历史上有7次关于剑门蜀道翠云廊植树(柏)护林记载,尤以宋明两代的种植规模最为巨大。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兴元府(汉中)褒城知县窦充上书请求: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道两旁,每年栽种地土所宜林木。

  到了明代正德年间,剑州知州李璧更是沿线植柏数十万株。明代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剑阁人朱彩撰写的《重修文庙记》中记载:“剑道植柏,盖武缘李公遗荫”;清代同治年间《剑州志》也有“古柏数万株,为璧所植”的记载。文中所说的“李公”“璧”,指的就是剑州知州李璧。

  “长廊郁翠柏,斜阳照五津。”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在古蜀道上大量栽植行道树,逐渐形成了以古柏为主、绵延数百里的林荫大道。

  苍翠仍如昔,守护贯古今

  翠云廊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

  据了解,剑阁县自明代正德年间就有了驿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州官植树护路被纳入政绩考核,剑门山区百姓也都把植树护路当作行善积德的义举。《唐会要》记载,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七月敕令:“诸道官路。不得令有耕种。及斫伐树木。其有官处。勾当填补。”明代剑州知州李璧则是颁发“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清代乾隆时期对每棵古柏悬挂了带有“官”字的木牌,光绪初年对每株古柏都进行了编号。

  新中国成立以来,剑阁县沿袭古制接力保护,继承和发扬“官员离任交接”的历史惯例,将古柏数量及生长状况作为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交接重要内容和自然资源审计范围之一。

  记者从一册《剑阁县古道古柏离任交接单》上看到,回溯时间至2020年8月31日,上任剑阁县长向接收人、新任县长移交7778株蜀道古柏清单。县长签字,汉阳镇新旧镇长也同步签字移交。党的十八大以来,剑阁县已完成两次县长离任交接和20余次乡(镇)长离任交接。

  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如今,广元已出台四川省首部关于蜀道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将干部离任时对古柏保护情况进行工作交接这一要求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并将对古柏保护的范围从剑阁县拓展到有蜀道古柏的昭化区、利州区等地。

  此外,在广元,办“身份证”、建电子档案,是古树的新配置。翠云廊的7778株古柏,每棵树都有11位身份证号。编号开头510823,和居民身份证一样,代表广元户籍。这些编号,将古柏与广元紧紧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与当地居民相同的荣誉与责任。

  “扫描‘身份证’上的二维码,手机界面会跳转出古柏的电子档案。树高、树径、品种、位置经纬度等全方位信息一览无余。”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唐天勇说,实行身份化识别管理,能够随时对古柏生态环境、生长发育和保护现状进行动态监测,便于对长势衰弱的古柏“一树一策”制定保护措施。

  打开唐天勇的手机相册,3700余张照片中古柏占70%。作为7778棵古柏树的“大管家”,唐天勇忙碌又操心。去年高温干旱期间,古柏树“喝”不上水,他便带着护林员往翠云廊里背水灌溉……“我们责任在肩啊。”

  从“一树一档”挂牌保护,到“一树一策”科学救护,再到“一树一人”日常巡护,在广元,“植柏护柏”理念深入人心。通过构建县、乡镇、村组、网格员“四级”树长组织体系,创新建立蜀道古树保护“林长+树长”模式,翠云廊这条古代的“高速路”成为闻名中外的“文旅路”。

  漫步在翠云廊蜿蜒的古道石板路上,松柏木的清香萦绕鼻尖,缕缕阳光穿透树荫,侧耳倾听风拂树干的声音——一步一行中,收获一段惬意时光。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2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杭州亚运为何很燃也很暖

    亚运会赛程已经过半,这边体操、游泳刚圆满落幕,那边田径、跳水便接踵而至......这个假期,看比赛成为了很多人最大的主题。赛场的激烈对抗、夺冠的热血沸腾,以及那些仿佛能读懂人心的BGM……种种出圈的“名场面”,...

    时间:10-03
  • 洋眼看亚运:用美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这很棒

    10月2日,近百名亚奥理事会工作人员来到海宁盐官,观看钱塘江大潮,不少人表示以后想带家人来。SHEKHAH ALTEMEMI觉得,中国正在用一种美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这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潮水素材由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中心提...

    时间:10-03
  • 洋眼看亚运:夜游大运河 外媒记者感叹见到正在奋斗中的中国

    暮色降临,京杭运河杭州段两岸灯光璀璨。大运河,褪去了白天的喧闹,露出了生活的气息。“人民的运河”在这一刻,有了更清晰的表达。9月30日18时40分,来自澳大利亚的记者Rafeq Mohammed终于开启了他期盼许久的夜游运...

    时间:10-03
  • 潮评丨孤独的赛者,挑战的是自我和人类极限

    杭州亚运会田径女子撑竿跳高决赛,浙江名将李玲夺冠并打破亚运会纪录。潮新闻记者 董旭明 李震宇 俞碧寅/摄10月2日晚的杭州亚运会女子撑杆跳比赛现场,当横杆升到4米53的高度后,赛场上只剩下了中国选手李玲一个人。...

    时间:10-03
  • 看亚运场馆里的“龙”“马”“羊”

    背靠羊山石城的攀岩中心、“一站式”解决马匹“吃住行医”需求的马术场馆、外观造型如同蛟龙出水的龙舟比赛馆……在杭州亚运会数十个竞赛场馆中,有这样一批特色场馆,或有“龙”,或有“马”,或有“羊”,尽显杭州...

    时间:10-03
  • (杭州亚运会)一“程”之缘显温情 尼泊尔球员以球衣相赠护航驾驶员

    中新网温州10月3日电(周健 林婷玮)“尼泊尔运动员说您特别热情,有时候训练很晚,还远远向他们打招呼,总是准备就绪,这种服务非常特别,他们被您感动到了。”日前,尼泊尔女足队的随行翻译对驾驶员郑富凯说道。原来...

    时间:10-03
  • 突发故障!“小青荷”暖心帮助阿富汗运动员再出发!

    10月3日上午,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公路自行车赛场举行了女子个人计时赛。阿富汗运动员尤勒杜兹?哈希米虽然只获得了第十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因参赛自行车故障险些不能参赛。事情要从9月24日的公路自行车赛前训...

    时间:10-03
  • 打卡杭州亚运会丨共享亚运红利,运动健身已成杭州“新潮流”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随着杭州成为第19届亚运会的主办城市,杭州市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无论是修建新的体育场馆,还是改善已有的运动设施,都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好的运动体验,让大家共享亚运...

    时间:10-03
  • 打卡杭州亚运会丨从千古宋韵到活力新城 人文元素彰显亚运风采

    一部杭州史,半部在上城。杭州的“昨天”“今天”“明天”都可以在上城区找到痕迹。今日,记者带你打卡杭州上城区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体验杭州宋韵文化高地。南宋德寿宫遗址是依托德寿宫遗址原址,集遗址本体及出土文...

    时间:10-03
  • 跟着“江南忆”体验亚运会黑科技

    作为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智能”是本届亚运会的一大特色,杭州亚运会上出现了哪些新奇的黑科技?今天海林和“江南忆”组合——琮琮、宸宸、莲莲带大家一起去探索一下。...

    时间:10-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