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擦亮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2023-10-05 08:1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以大运河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先民筚路蓝缕、艰苦卓绝奋斗发展的生动记录,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韧性、耐心和定力,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标识。

  擦亮大运河等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对于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定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

  保护大运河、弘扬大运河文化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明连续性和统一性的认识。诸多古文明都曾建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工程,但这些工程如今大部分不是荡然无存,就是久已荒废,化作历史的遗迹,供后人玄想和凭吊。而中国的很多古代工程则不然,不管是大运河,还是都江堰,始终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古代工程在人类文明史上并不多见,从侧面揭示了为什么中华文明是唯一从未中断、延绵至今的伟大文明。

  自隋唐实现大运河南北贯通,历代不断疏浚、扩展、维护大运河,使南北方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上的交流更加频繁、军事上的纵深更加深广。这一切不仅促进了大运河沿线的开发,而且推动南北方融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创造条件,孕育了一座座繁华的城市。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一条纽带。

  保护大运河、弘扬大运河文化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明创新性和包容性的认识。开凿大运河需要面对复杂的地形地貌,需要解决大量工程难题,但我们的祖先创造性地解决了治水、治沙、蓄水等难题。大运河体现的高超技术和巧妙设计,至今仍令人叹服。大运河扬州段的“运河三湾”,把一段直线百米的河道改成1.7公里的三道弯,大大减缓了流速,确保了漕运安全,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力;大运河山东段的南旺枢纽工程,集引水、蓄水、分水、排水于一体,五级船闸逐级抬高水位,体现了古人对水利的科学认识,许多做法直到今天还在沿用。

  大运河流经10多个纬度的国土,贯通燕赵、中原、齐鲁、江浙等多个不同文化区,随着运河流淌的不仅仅是人员和物资,更是思想和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大运河沿线交汇交流交融,各自保持特色,又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形成了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运河文化。大运河所流经的区域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思想文化最活跃的地区,文教鼎盛、人才辈出。这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创新性和包容性的文化所培育和滋养出来的。

  保护大运河、弘扬大运河文化也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明和平性的认识。大运河是海陆丝绸之路的连接线,一端连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洛阳、西安,另一端连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宁波、泉州。古往今来,中外使者、客商通过大运河南下北上,推动中外经济、文化、政治交流。大运河是一条和平之河、繁荣之河。

  只有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今天,通过深入挖掘大运河等文化标识的精神内涵,一定可以让中华文化更加璀璨,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让民族精神更加高昂。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5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共建“一带一路”·上海说丨在上海,遇见世界

    上海,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际大都市。它地处长江入海口,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格局是上海一种独特的气质。世界的贸易,世界的金融,在这里汇聚。世界的科创,世界的人才,在这里汇聚。十年来,上海以服务共建“一带...

    时间:10-06
  •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准备就绪主创团队:将再现“数字火炬人” 打造最美“亚运花园”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导演团队和全体2194名演职人员,想告诉全亚洲,这场以运动员、志愿者为主角的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准备好了!”近日,在杭州亚运会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吹风会上,闭幕式主创团队执行导演吴婷兴奋地说。闭...

    时间:10-06
  • 就在10月8日!剧透来了→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导演团队和全体2194名演职人员,想告诉全亚洲,这场以运动员、志愿者为主角的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准备好了!”近日,在杭州亚运会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吹风会上,闭幕式主创团队执行导演吴婷说。定于10月...

    时间:10-06
  • 亚运赛场→山水之间 他说这是非常棒的体验

    杭州亚运会吸引了众多中外媒体的目光。外国媒体人来到杭州报道亚运,关注点却不止于亚运。赛事之外,杭州亚组委还组织外媒记者近观钱塘江潮、参观博物馆等活动。5日,来自多个国家的记者来到位于杭州西北部的青山村,...

    时间:10-06
  • “年轻人更懂年轻人”!他们在亚运赛场上熠熠闪光

    央视网消息:杭州亚运会开幕以来,除了激烈的比赛,各个场馆的现场音乐秀频频“出圈”引发关注,被网友们评为“没有一首曲子是白放的”。而音乐背后的体育展示团队还被亚组委官方点赞:“年轻人更懂年轻人”!  音...

    时间:10-06
  • “数实融合”赢海内外各界高度赞誉,彰显“数字中国”特色魅力

    从赛会管理到赛场运营,从火炬传递到数字人点火,本届亚运会,科技感“拉满”,呈现出一场数字和实体交相辉映的体育盛会。“我们首次在国际赛事上使用机器狗,我在比赛现场看到了它们,非常灵活、可爱,网友都说它们...

    时间:10-06
  • 打卡杭州亚运会丨智能化赋能新场景 让运动更科学

    共享亚运红利,科技赋能全民健身。杭州亚运会期间,运动健身成为杭州市“新潮流”,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文体中心室外的智能健身房成了人们不二选择。此外,在室外的公共区域还设立了亚运观赛空间,方便市民游客通过大屏...

    时间:10-06
  • 杭州亚运会惠民成果亮眼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 记者 胡宁10月6日,杭州亚组委召开“后亚运时代”主题新闻发布会。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摄从“亚运惠民”的角度看,杭州亚运会的成果特别亮眼。这是杭州亚运会主新闻发言人...

    时间:10-06
  • 从笔尖到指尖 湖州向世界展示“烟雨染江南”的独特魅力

    本届亚运会,湖州有2个比赛场地,承担了排球和三人篮球的部分赛事,亚运会的举办也让湖州的体育氛围越来越浓。湖州也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氛围的城市,独特的丝绸文化、湖笔文化等,既润泽着当地人的心灵,也让往...

    时间:10-06
  • 爱上“浙”里丨有“时差”的小夫妻

    伍小露和杨勇是一对同在亚运会中工作的年轻夫妇。伍小露的工作像是一座“大坝”。当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涌入同一个小区,迥异的生活习惯往往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突发状况”——有时是堵掉的马桶,有时是不制冷的空调,...

    时间:10-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