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挑战极限 追求卓越(亚运纵横)

2023-10-05 09:53:55

来源:人民网

10月2日,杭州亚运会田径项目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李玲在比赛中。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9月30日,杭州亚运会跳水项目男子双人三米跳板决赛,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严思宇(右)/何超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10月4日,杭州亚运会龙舟项目女子组12人龙舟200米直道竞速赛,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孟晨光摄

10月4日,杭州亚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1/8决赛,马来西亚体育代表团组合对阵泰国体育代表团组合。图为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  本报记者 伊 霄摄

伴随铿锵鼓声,运动员齐心协力、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向终点。10月4日,杭州亚运会龙舟项目在温州龙舟运动中心开赛,中国龙舟队分获男子、女子组12人龙舟200米直道竞速赛金牌。

“站上赛场,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全力以赴,拼过就没有遗憾”……亚运赛场竞争激烈,参赛运动员彼此激励,不断挑战极限。从夺冠中收获自信,在比拼中汲取力量,他们用一个个拼搏故事,诠释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直面挑战 勇于发挥

本届亚运会羽毛球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羽毛球队第一单打、第一双打接连失利,关键的第三场,23岁的李诗沣敢打敢拼,出色发挥,直落两局取胜。

中国羽毛球队第二双打刘雨辰/欧烜屹获胜后将大比分扳平,中国队最后出场的翁泓阳的表现决定金牌归属。虽然是在本届亚运会首次亮相,但翁泓阳毫不怯阵,凭借攻防俱佳的表现战胜对手,中国队以3∶2夺得金牌。在落后局面下敢于发挥,一分分搏出胜利,这样的经历对年轻选手而言,是成长路上最值得珍惜的比赛经验。

杭州亚运会的泳池争锋,中国香港代表团选手何诗蓓在中短距离自由泳项目上具备较强实力。东京奥运会上,她为中国香港队首次摘得奥运会游泳项目奖牌。来到亚运赛场,何诗蓓延续自己的好状态:在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她以刷新亚运会纪录的成绩站上最高领奖台,为中国香港游泳队获得亚运会历史首金;在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她刷新亚洲纪录并夺得金牌。

“这两枚金牌对我和我的队伍都很有意义,不断刷新纪录,意味着可以继续进步。”何诗蓓说,自己要努力将好状态保持下去,争取游得更快。

坚持不懈 追梦不止

在杭州亚运会跳水男子双人三米跳板决赛中,31岁的何超搭档比他小10岁的严思宇夺得金牌。此时,距离他获得2014年仁川亚运会金牌已经过去了9年。2016年里约奥运会,何超在男子三米跳板预赛中出现失误,遗憾出局。那次失利给他带来不小打击。2017年全运会后,何超选择退役。

对跳水的热爱重新唤起何超对梦想的渴望,东京奥运会后,他重返训练场。想在高手如云的中国跳水队再寻一席之地并非易事,从控制体重到恢复高强度训练,何超付出了很多。

“对跳水运动员来说,我现在已经过了‘黄金年龄’,但我对跳水的理解更加深刻。”面对挑战,何超一步步朝着目标奋力前行。如今,他用一枚亚运金牌实现了参赛目标。

在射击项目飞碟靶场,当60岁的科威特体育代表团名将阿卜杜拉·拉希迪获得双向飞碟个人冠军时,现场观众报以热烈掌声。60发全中的战绩,追平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随后,他又在混合团体决赛中和搭档收获一枚银牌。

像阿卜杜拉·拉希迪这样活跃在赛场30多年,并始终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选手并不多见。在阿卜杜拉·拉希迪看来,保持高度自律、严格执行训练计划是保持长久敏锐力的秘籍。结束亚运会之旅,他并不打算停下追梦的脚步,“我会继续多加练习,为再创佳绩而不懈努力。”

心怀热爱 奋力向前

在田径项目中,撑杆跳高是一项赛时很长的比赛,往往开始最早、结束最晚。在杭州亚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李玲轻松越过4米53的高度,提前锁定冠军。随后,她开始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4米63,一次过杆,刷新自己保持的亚运会纪录;4米73,比她创造的亚洲纪录还要高1厘米,虽然没能成功,现场观众仍为她的拼搏精神喝彩。

4次参加亚运会摘得3金1银,4次获得亚锦赛冠军,保持亚洲纪录和亚运会纪录——34岁的李玲拥有漂亮的成绩单,但她仍希望更进一步。“我练习这个项目22年了,很喜欢杆子把自己抛向空中的停滞感。”李玲说,“为了离天空更近一点,我会用尽全力比拼。”

田径项目男子100米比赛结束后,现场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以9秒97率先撞线的中国体育代表团选手谢震业身上。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身旁的泰国体育代表团选手布里蓬·汶颂也是兴奋不已。这是17岁的他第一次站上亚运赛场。

从预赛、半决赛到决赛,布里蓬·汶颂3次紧随谢震业冲过终点。最终,他以10秒02摘得银牌。他说:“虽然我是场上年龄最小的选手,但我的拼劲一点都不少。这枚银牌激励我在热爱的跑道上继续创造好成绩。”

  • 相关阅读
  • 第六届进博会交通保障全面冲刺

    还有不到一个月,第六届进博会将如约在上海举行。凭证件免费乘坐2条公交线路,历届进博会最高的出租汽车保障运力,场馆周边设置19处临时停车场……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获悉,今年的各项交通保障工作已进入全面冲刺...

    时间:10-06
  • “一带一路”十周年|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这是2023年8月15日拍摄的科特迪瓦苏布雷水电站厂房全貌。苏布雷水电站位于萨桑德拉河上纳瓦瀑布附近,由中国电建下属的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总装机容量为275兆瓦,是科国家能源平衡战略核心项目。今...

    时间:10-06
  • 共建“一带一路”·上海说丨在上海,遇见世界

    上海,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际大都市。它地处长江入海口,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格局是上海一种独特的气质。世界的贸易,世界的金融,在这里汇聚。世界的科创,世界的人才,在这里汇聚。十年来,上海以服务共建“一带...

    时间:10-06
  •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准备就绪主创团队:将再现“数字火炬人” 打造最美“亚运花园”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导演团队和全体2194名演职人员,想告诉全亚洲,这场以运动员、志愿者为主角的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准备好了!”近日,在杭州亚运会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吹风会上,闭幕式主创团队执行导演吴婷兴奋地说。闭...

    时间:10-06
  • 就在10月8日!剧透来了→

    “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导演团队和全体2194名演职人员,想告诉全亚洲,这场以运动员、志愿者为主角的杭州亚运会闭幕式准备好了!”近日,在杭州亚运会新闻发布厅举行的吹风会上,闭幕式主创团队执行导演吴婷说。定于10月...

    时间:10-06
  • 亚运赛场→山水之间 他说这是非常棒的体验

    杭州亚运会吸引了众多中外媒体的目光。外国媒体人来到杭州报道亚运,关注点却不止于亚运。赛事之外,杭州亚组委还组织外媒记者近观钱塘江潮、参观博物馆等活动。5日,来自多个国家的记者来到位于杭州西北部的青山村,...

    时间:10-06
  • 天下再识新杭州——“亚运之城”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未来

    新华社杭州10月6日电 题:天下再识新杭州——“亚运之城”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未来新华社记者何玲玲、朱涵4日,亚运接近尾声,三大国际体育组织与杭州签署合作备忘录,多个国际重量级赛事将落地杭州。这是世界对杭...

    时间:10-06
  • 后亚运时代竞赛场馆如何利用?杭州将加速打造国际赛事之城

    浙江在线10月6日讯(记者 陈雷)杭州亚运会赛事接近尾声,后亚运时代,场馆等“亚运遗产”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10月6日上午,杭州亚运会“后亚运时代”主题新闻发布会在主媒体中心举行,对外介绍本届亚运会带来的红利...

    时间:10-06
  • 亚运惠民 1000万人次比运动员更早享受亚运场馆

    杭州亚运会即将收官,如何将“简约”“惠民”这一从亚运申办之初就提及的关键词切实应用在后亚运时代?6日上午,杭州亚运会举办了“简约亚运、惠民亚运”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了一组数据:亚运场馆在亚运之前提前...

    时间:10-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