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共建“一带一路”·权威访谈)

2023-10-08 08:1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区位居中,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内陆腹地战略支撑作用。河南省副省长张敏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十年来,河南以做优做强物流枢纽为突破口,创新推动“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个方面协同发展。迈上新征程,河南将继续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构建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开新局

  十年来,河南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影响力稳步上升。

  国际交通物流枢纽能级不断增强。“近年来,河南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28万公里,基本形成‘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公路、铁路、航空运载能力居全国前列。”张敏说,河南已形成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引领,“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个方面协同发展的开放格局。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2013年,卢森堡国会高票通过河南航投收购卢森堡货航35%股权议案。从开航到今年9月20日,卢森堡货航郑州航线已累计执飞航班6062班,贡献货运量超过100万吨;卢森堡货航常态化运营8条以郑州为中心的洲际货运航线,触角延伸至全球200多个城市。

  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方面,张敏介绍,河南发展河海联运、铁海联运,连通“海上丝绸之路”。周口港、信阳淮滨港开通20多条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开通至青岛、宁波等港口的铁海联运班列。2022年全省铁海联运班列运输集装箱18.9万标箱,成为豫货出海的“快速通道”。

  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文明互鉴日益开放。作为文化大省,河南已与51个国家建立125对友好城市关系,友城数量稳居中部地区前列。成功举办8届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累计有近500个国外城市市长或市长代表参加。

  “我们充分发掘利用历史文化、根亲文化、武术文化、丝路文化等资源禀赋,精心打造中国功夫、天下黄河、老家河南等知名国际文旅品牌,讲好中国故事,融入‘一带一路’。”张敏说。

  多举措推进对外开放提质扩容

  近年来,河南加快开放载体平台建设,持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深度。

  以制度创新培育新优势。张敏介绍,作为引领河南制度型开放的“火车头”,近年来,河南自贸试验区持续推进制度创新,释放政策红利,已累计形成546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16项被国家推广,多式联运、商品期货等领域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推进开放通道和枢纽建设。张敏介绍,河南正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推动中欧班列(中豫号)形成21个境外直达站点、8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境外网络覆盖欧亚40个国家140余座城市,打造出“数字班列”“恒温班列”和“运贸一体化”等特色名片。截至今年8月底,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9224列,年底前预计突破10000列。

  优化服务促进贸易便利。“我们通过畅通进出口物流、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帮助企业减负增效、服务外贸创新发展等创新举措,持续优化河南外贸营商环境。”张敏说,目前,河南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69.1%和94.9%,空运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全国领先。

  内外连通开拓国际市场。张敏介绍,河南正高质量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构建“优进优出”贸易发展格局。2022年河南对东盟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4.6%,东盟成为河南第2大贸易伙伴。在豫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98家,600余家河南企业走进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起点上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当前,河南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张敏表示,河南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线,继续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充分发挥市场规模、人力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交通、开放通道等优势,推动对外开放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创新,构建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在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方面,张敏表示,河南将加快推进郑州机场三期工程、高速铁路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辐射全国的立体集疏网络,打造国际综合交通物流中枢,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

  未来,河南将着力构建坚实的全域开放体系。“河南将进一步健全空、陆、网、海‘四路协同’立体开放通道体系,推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门户枢纽,高水平实施河南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开放通道和载体平台支撑体系。”张敏说。

  开启新征程,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面临新要求。对此,张敏受访时表示,河南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畅通国际投资贸易合作渠道,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在高水平开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新华社郑州10月7日电  记者张兴军、孙清清、翟濯、刘怀丕)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8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

      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是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的重大原则,是教材工作必须完成好的重要政治任务。教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

    时间:10-09
  • 加强组织建设 延伸服务半径

      本报哈尔滨10月8日电 (记者祝大伟)组织巾帼电商直播50余场,带动20余名女主播走进直播间,作为黑龙江省首家互联网行业企业建立的妇联组织,哈尔滨壹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妇女之家”努力...

    时间:10-09
  •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用邮需要

      邮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时间:10-09
  • 奋力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邮政篇章

      2023年10月9日是第五十四个世界邮政日。今年世界邮政日的主题是“共筑信任—携手共创安全互联的未来”。近年来,中国邮政业坚持邮通天下,助力货畅神州,守护美好生活,建成了覆盖全国、遍...

    时间:10-09
  • 新能源汽车出行如何更省心(经济聚焦)

      随着驾乘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的人员不断增多,每逢节假日,能否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上电、缓解里程焦虑成了广大新能源车主关心的话题。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

    时间:10-09
  • 共同把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和音)

      金秋时节,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这不仅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也是各方共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平台。各方一...

    时间:10-09
  • 绿色工程,见证中波合作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图为波兰罗兹市绕城高速公路环岛一景。  韩铁钢摄  今年7月,由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参与建设的波兰罗兹市绕城高速公路S14项目提前竣工通车。罗兹成为波兰首座拥...

    时间:10-09
  • 书写新时代劳动创造的壮丽华章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时间:10-09
  • 物业服务贴心 社区居民暖心(金台视线·关注小区物业服务①)

      制图:沈亦伶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家园,物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指数。近期,有一些读者和网友来信、留言反映小区物业服务存在的问题。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关...

    时间:10-09
  • 外交部发言人就巴以冲突升级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8日就巴以冲突升级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以色列同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武装组织爆发激烈冲突,造成双方大量人员伤亡。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说,中...

    时间:10-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