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推进“一带一路”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共建“一带一路”·权威访谈)

2023-10-10 08: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十年来,重庆将共建“一带一路”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有效衔接,设施联通体系加快构建,贸易畅通量质齐升,制度创新更加有力。

  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鸣波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通过畅通道、建平台、促经贸、优环境,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庆正加快走上迈向“前沿”的开放之路。

  打造国际枢纽  服务“双循环”战略

  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65个港口,始发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突破2万列;中欧班列联通欧亚100多个节点城市,率先突破1万列重箱折列;“沪渝直达快线”、渝甬班列稳定开行……重庆已成为兼有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为重庆打破困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强劲动力。”陈鸣波介绍,为打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重庆先后探索出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两条出海出境大通道,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

  重庆已牵头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3+2”省区市携手共建新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功能持续强化。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框架下,整合川渝两地资源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累计开行量居全国首位。

  陈鸣波说,如今通道互联互通持续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渝满俄”班列及空中航线实现高效联动,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助推重庆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

  “重庆将重点实施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的通道体系拓展行动,持续推动开放通道互联互通。”陈鸣波说,要充分发挥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推动提升基础设施能级,优化多式联运体系,持续降本增效,做足“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更好辐射西部、服务全国、链接东盟、融入全球。

  融入全球市场  构建开放型经济

  “十年来,重庆紧扣‘大通道+大平台+大物流+大产业’融合发展这个关键点,推动开放型经济规模持续扩张,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陈鸣波表示。

  贸易畅通实现量质齐升。重庆依托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开拓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市场。2022年,重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达3331.4亿元,先后吸引319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渝投资。

  资金融通支撑更加有力。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跨境融资项目231个、总金额196亿美元,覆盖西部10个省区市。联合相关金融机构,与新加坡开展跨境数字贸易发展战略合作,构建跨境电商数字金融服务网络。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34亿美元、惠及600余家企业。

  陈鸣波介绍,下一步,重庆将全面扩大产业开放,聚力打造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巩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贸易优势,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形成一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典型案例。

  探索制度创新  开拓发展新空间

  “重庆坚持以制度型开放为突破,依托各类国家级开放平台,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陈鸣波说。

  重庆高标准实施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立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开通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开展跨境债权转让、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通过与新加坡“点对点”深化合作,带动中国西部与东盟“面对面”互联互通。

  在开启中欧班列过程中,重庆推动率先建立“五国六方”铁路联席会议制度、跨国海关国际协调机制,开立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推出全国首个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探索建立连通陆海贸易物流的金融新规则。

  深入对接RCEP经贸规则,重庆在全国率先实施“关银一KEY通”等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推行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创新“保税+”系列外贸新业态。万州、江津、永川综保区封关运行,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便利化。

  创新推进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围绕陆上贸易规则、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口岸通关等领域开展系列探索,推动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高水平开发开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稳步推进。

  “我们将持续推动开放通道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大力拓展经贸合作交流,努力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融入新发展格局。”陈鸣波说。

  (新华社重庆10月9日电  记者李勇、张桂林、李晓婷)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0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以科...

    时间:10-11
  • 农村流通活 县乡消费旺(消费视窗·提升供给体系 促进消费增长)

      湖南永州新田县金陵镇打造“一村一品”无花果产业,通过果农专线、电商平台等多种形式促进产品销售。图为村民在采收无花果。   刘贵雄摄   乡村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

    时间:10-11
  • 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产经观察·重点行业稳增长)

      山东荣成市石岛管理区修造船企业船坞内,工人们正建造和抢修各类大型船舶。   李信君摄(人民视觉)   从国产大型邮轮建造扎实推进,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国际市...

    时间:10-11
  • 落实运营补贴 动态调整价格

      本报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韩鑫)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从落实运营补贴补偿政策、完善价格机制、...

    时间:10-11
  • 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人民观点)

      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   随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格局平台效应不断扩大,中国与共建国家深化合作、共同发...

    时间:10-11
  •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目 录  前 言  一、源自中国属于世界  (一)根植历史,弘扬丝路精神  (二)因应现实,破解发展难题  (三)开创未来,让世界更美好  二、铺就共同发展繁荣之路 ...

    时间:10-11
  • 助力全民健身蓬勃开展

      金秋十月,作为杭州亚运会“最美跑道”,智慧新天地沿江景观带风景如画。在这里,人们见证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亚运会男子马拉松项目上首枚金牌的诞生。而在平时,钱塘江畔已成为市民日常锻炼...

    时间:10-11
  • 开展“三秋”生产指导服务

      本报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郁静娴)寒露刚过,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时期。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为盯紧盯牢秋粮收获和秋冬种重点环节,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近期派出...

    时间:10-11
  • 以体育促团结,合作应对挑战(人民论坛)

      杭州亚运会女子50米蝶泳项目颁奖仪式后,冠军中国选手张雨霏与季军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紧紧拥抱,洒下热泪。原来,池江璃花子曾因罹患白血病告别泳池,后经不懈努力,再次复出。在此期间,既...

    时间:10-11
  •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0日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系统阐述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理念愿景、实现路径、实践成就和世界意义,全面介绍共建“...

    时间:10-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