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丨通讯:丝绸之路古城希瓦的中国印记

2023-10-15 15:54:5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乌兹别克斯坦希瓦10月15日电 通讯:丝绸之路古城希瓦的中国印记

新华社记者李奥 王作葵 眭黎曦

“在希瓦古城的历史文化遗迹修复方面,中国是迄今给予乌兹别克斯坦帮助最多的国家。”希瓦古城伊钦·卡拉内城文物保护区博物馆学术秘书、历史学家卡米尔然·胡代别尔加诺夫告诉新华社记者。

希瓦古城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的花剌子模州,72岁的胡代别尔加诺夫生在希瓦,至今已在当地博物馆工作了51年。他说,1997年,希瓦举办了庆祝建城2500年活动,而在民间传说中,希瓦的历史更为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城市之一。

由城门进入希瓦古城,仿佛通过时间隧道穿越至历史上的某个时间节点。城墙挡住了现代生活喧嚣,旧式的各类建筑、雕花的阳台栏杆、身着传统服装的巡游者,再现着久远的古代生活场景。

“希瓦的历史遗迹、文化民俗活动每年吸引来自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希瓦对于历史研究和当前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胡代别尔加诺夫说。

“在乌兹别克斯坦诸多古城中,希瓦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同时期的建筑遗迹在这里都有留存。”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科学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马沙利卜·阿卜杜拉耶夫说。

古城街道曲折回转,每转过一个街角,眼前都可能出现一幅不同的图景。古城内的路标大多用乌兹别克文、俄文和英文,也有一些中文路标。城中的一方金色纪念碑上,用中俄英三种文字写有“中国政府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等字样。

2014年,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决定合作开展希瓦古城保护修复工作。中方承担了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的保护修复及其周边相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在我记忆里,中国在文物遗迹修复方面是最早给予希瓦帮助,且是迄今完成工作量最大的国家。”胡代别尔加诺夫说。

从资料收集、实地勘察、研究设计、沟通协调、方案确定到基础加固、本体修缮,中国专家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分阶段推进每一项工作。

项目实施期间,胡代别尔加诺夫曾多次来到修复现场。他回忆说:“中国专家聘请当地工匠采用传统工艺施工,用料也取自当地,这种修复方法取得的效果非常好。”

“保持文物原貌是修复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中国专家展现了高超的技艺,经他们修复的古建筑不仅仅是基础得到加固,简直是恢复如初。中国经验、技术和方案也被推广应用于希瓦其他古迹的修复。”阿卜杜拉耶夫说。

漫步希瓦古城,不时与生活其中的居民不期而遇。孩子们骑着自行车嬉戏追逐,老人们在阳光下怡然自得……

“中国专家整修古城民居时,将电缆管线埋入地下,在确保居民生活便利的同时,恢复了民居区域的传统风貌。”阿卜杜拉耶夫说。

胡代别尔加诺夫说,“希瓦”一词与水井有关。当年,古代驼队跋涉至此寻找水源,可以说,正是古丝绸之路推动了希瓦古城的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到希瓦的中国游客、企业家、专家学者越来越多。”

“我们希望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借鉴中国在文化、人文、教育、旅游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经验,让更多希瓦人从中受益。”阿卜杜拉耶夫说。

  • 相关阅读
  • 杭州亚残运村今天正式开村!这些贴心小细节太暖了→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将于10月22日至10月28日举行。今天(16日)杭州亚残运村正式开村。杭州亚残运村由杭州亚运会媒体村转换而来,具体做了哪些转换工作呢?代表团欢迎中心是各代表团进入亚残运村的第一站。一进入欢迎中...

    时间:10-16
  • 越来越多人享有幸福安康 十年间这样的故事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上演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打造“减贫之路”“增长之路”,让越来越多人享有幸福安康。电...

    时间:10-16
  • 丝路画卷·大使说丨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全球发展

    2016年9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政府与国际组织签署的第一份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理念、目标和举措方面与联合国2030年可...

    时间:10-16
  • 一带一路·卫星见证⑦丨北京中轴线旁“平地起高楼” 109位“合伙人”助力全球基建融资

    亚投行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大楼位于北京城中轴线指针十一点位置,与“水立方”、“鸟巢”等标志性建筑一起扮靓了首都的天际线。亚投行成员数目前已增至109个,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融...

    时间:10-16
  • 锐评100秒丨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 三个亮点值得期待

    很快,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要召开了。近一周来,全球媒体对“一带一路”的讨论热度不断上升。“国际合作”、“机遇”“现代化”等成为高频词。那么,本届论坛有哪些亮点?世界为何如此期待?△今年最...

    时间:10-16
  • 国际锐评丨10年是序章,这一倡议已给世界带来深刻变化

    在吉尔吉斯斯坦,中吉乌铁路专家团队开凿的水井解决了当地吃水难题;在阿联酋,中阿共建的中东首个清洁燃煤电站,可为迪拜提供20%的电力能源;在智利,当地果农的车厘子通过智利5号公路快速到达目的地……10年,一个...

    时间:10-16
  • 中外导演共创计划|吴哥守护者

    吴哥古迹,柬埔寨昔日王城所在。它是柬埔寨人民最珍视的文化瑰宝,记录了这个国家璀璨的历史荣光,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数百年来战争的影响和自然侵蚀,密林深处的古老城池一度处于濒危状态。在广阔...

    时间:10-16
  • 重庆:“双城故事”谱新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光明日报记者 张云 张国圣 张亚雄 黄汉鑫站在重庆朝天门广场眺望,只见嘉陵江与长江在此交汇为一、奔涌向前,彰显著这个共和国最年轻直辖市的气吞万里、开放包容。10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重庆两...

    时间:10-16
  •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为什么说“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6日 第 09 版)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