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

2023-10-20 08:1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带一路”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齐聚北京,共同回顾合作进展、总结合作经验,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

  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精辟概括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总结三个方面的重要经验,着眼于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郑重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擘画未来发展蓝图。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为各方坚守合作初心,牢记发展使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凝聚了信心和力量,为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提出这一重大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途径,助力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快了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充分彰显了以实际行动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充满艰辛,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一系列现代化之问。指出“世界现代化应该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为各国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前进指明了正确方向。要深刻认识到,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共建“一带一路”传承和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前进道路上,务当昂扬奋进,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增添新动能。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习近平主席强调:“前行道路上,有顺境也会有逆流。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行动导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我们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和挑战,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要坚持开放包容,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促进文明包容互鉴,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要聚焦互联互通,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着力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要促进共同发展,坚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不断开拓造福各国、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阻挡,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望不可阻挡。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符合时代进步的逻辑,走的是人间正道。面向未来,谨记人民期盼,勇扛历史重担,把准时代脉搏,继往开来、勇毅前行,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焕发出时代光彩,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0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彰显合作力量 实现互利共赢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主题,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既体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也为本届论...

    时间:10-21
  • 丰富合作成果 共建光明前景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来自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注册总人数超过1万,体现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巨大感召力和全球影响力。高峰论坛期间,...

    时间:10-21
  • 和评理|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升级:不计后果打压中国 美国此举为祸全球

    当地时间本周二,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试图在去年宣布的规则基础上,围绕高端芯片、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对华出口限制“漏洞”进行所谓“填补”。除了限制向中国企业提供来自诸如AMD、英伟达等美国...

    时间:10-21
  • 工业经济总体企稳回升(权威发布)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较今年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在10月20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说,今年以来...

    时间:10-21
  • “丝路海运”越行越宽

      近日,一艘货轮缓缓靠泊福建厦门港东渡港区,在卸下46个集装箱、再装船149个后,直接前往越南海防港。  “加入‘丝路海运’联盟后,码头靠泊更省时省力。”上海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时间:10-21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首次颁发“十年纪念荣誉”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王思北)记者20日从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

    时间:10-21
  • 国家水利遗产标识设计方案面向社会征集建议意见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治水文化,进一步提升国家水利遗产标识质量和可识度,自即日起至11月21日,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面向社会组织开展国家水利遗产标识设计方案征集建议意见活动,诚请社...

    时间:10-21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多部法律草案

      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进入二审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亓玉昆  10月2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骆源作的关于...

    时间:10-21
  • 加强媒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

      丝路跨山海,媒体连心声。媒体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肩负着信息传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的使命。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

    时间:10-21
  • 中央宣传部授予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时代楷模”称号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向发展中国家派遣医疗队是毛泽东、...

    时间:10-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