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无碍助有爱 归零再出发 杭州亚残运会,我们准备好了

2023-10-20 16:05:36

来源:潮新闻

亚残运村内的大巴车都配备无障碍设施,方便使用轮椅的运动员上下车。记者 倪雁强 摄

涉赛通勤路上,一辆辆“8米公交车”稳稳停靠,公交车司机细心地为残疾人拉出上车的踏板;场馆边,一座座无障碍移动公厕崭新亮相,从入门坡道到救助呼叫设施一应俱全……“心相约,梦闪耀”,再过两天,钱塘江畔的“大莲花”将再次绽放,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将盛大开幕。

按照“两个亚运、同样精彩”“两份答卷、同样出色”的要求,杭州亚残运会认真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坚持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高水平筹办,对标杭州亚运会的标准、服务、状态,迅速进入无缝切换、紧张筹备状态。场馆要“改装”、城市要“无碍”,全省上下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全面做好赛事、服务等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所有人都能感受杭州的城市温度和浓厚赛会氛围。

各方以“归零”心态再出发。目前,与杭州亚运会共享的17个场馆转换工作已全部完成,打造无障碍环境从“有”到“优”,亚运文明驿站助残服务全员上线……

以无碍助有爱,我们准备好了!

坚持最高标准,场馆转换更快一步

场馆是办赛的核心。10月19日,亚残运会轮椅篮球项目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率先开赛。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的无缝衔接,源于高效的亚运场馆转换工作。

本届亚残运会设置了8个赛区。全部19个竞赛场馆中,17个与亚运会共享。目前这些场馆的转换工作已全部完成。从场馆入口到各个功能区实现了无障碍环境建设,轮椅座席数也从原有座席总量的千分之一调整到了百分之一。

走进杭州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杭州亚残运会相关标识随处可见,除了配备无障碍电梯、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外,无障碍卫生间里设置了可中英文切换的播报器以及方便轮椅观众洗漱的斜面镜。

“杭州亚残运会的转换工作要照顾到残疾人比赛的特点。比如,很多跆拳道残疾人运动员下肢是健全的,但上肢不太方便使用普通马桶的按钮,所以我们特地设计了一个小凸起,方便运动员通过手肘来按压。”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运行团队固定设施主管高利军用一个小细节来告诉我们,器材的调试和设施的转换,是转换期的重头戏。

杭州亚残运村是全体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赛时家园。这里的设施细节,也处处透露着暖意。村里设置约1100个无障碍床位,配套轮椅就餐区、爱心就餐区等个性化餐饮服务;安检口无障碍安检通道宽度为1.2米,轮椅可轻松通过;运动员动线的起伏处加装了坡道,便于轮椅通行;配备30多辆各类接驳车辆,提供全天候服务……

中国游泳运动员蒋裕燕说,亚残运村有很多细节让她感动,“组委会很细心,为我们铺设了很多小胶条、防撞条,包括一些有高低差的地方都填平了,方便运动员在房间内无障碍生活。”

亚残运村村长李火林表示,亚残运村将对照“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目标,全力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想运动员之所想、办运动员之所需,尽最大努力完善家的功能、营造家的氛围、提供家的服务。

提供最优服务,城市温暖更升一度

从无碍到有爱,在运动员抵达杭州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一共219名代表团成员,其中78名轮椅旅客,下客舱后的转换轮椅均已准备到位。”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泰国代表团成员搭乘的TG8062包机航班刚一开门,抵离工作人员就已送上了转换轮椅。

本次杭州亚残运会共有亚洲44个国家(地区)近5200人参加,是2010年首届亚残运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其中,轮椅使用者近1100人,视力障碍者近600人。过去一周,官方和推荐出入境口岸迎来代表团的进港高峰。

要在高峰期做到无微不至,更需服务最优化。记者在现场看到,从下机后到乘车离开,抵达全程都配有轮椅坡道、无障碍电梯。过程中,每隔60米左右,“小青荷”志愿者会随时上前服务。

10月16日拍摄的杭州亚残运村运动员房间内设置的陪护床(左)与无障碍床。图片来源:新华社

抵达流程再“升温”,离不开环环相扣的便利出行。离开机场后,亚残运会赛事人员进入“亚残运会专用通道”,乘坐经过改装的无障碍交通班车前往目的地。“我们对197辆公交车进行无障碍改造,并在运动员发车区等地安装无障碍上下客设施设备,便于轮椅出行人士乘坐。”杭州亚残运会赛事总指挥部抵离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而在杭州城区组委会授牌的29家亚残运会官方接待饭店,正陆续接待赛会客户群。“我们要让客人从进入酒店开始就能体验无障碍通行。”亚残奥委员会大家庭饭店、杭州维景国际大酒店销售总监尹志成介绍,维景国际共对20间客房进行了无障碍设施设备改造,并在公共区域改造了无障碍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洗手间等。

功夫都体现在细节上:相比普通客房床铺,无障碍客房的床铺高度只有40厘米,方便宾客直接从轮椅移坐到床上;无障碍衣柜让宾客只需轻轻一拉,就能衣到手边……

杭州亚组委后勤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亚残运会官方接待饭店已经都做了全方位的改造和提升,包括酒店无障碍设施改造、

亚残运知识培训、服务语言培训、外币兑换操作培训等,“我们想用更优质更细心的服务,去写好‘浙江有礼’这四个字。”

保持最佳状态,无障碍环境更优一分

从“无障碍设施”到“无障碍环境”,两字之差,描绘了城市的备赛状态。

借亚残运会东风,杭州实现了打造无障碍环境从“有”到“优”,通过日益完善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让城市更温暖。

之江路庆春东路口,一座无障碍移动公厕全新亮相。从坡道到洗手池,从坐便器到开关门按键,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带有无障碍设施的公厕都在地图上进行了标注,还设置了礼让语音提醒和盲文引导牌。”杭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杭州共有城市公厕2322座,无障碍化率近七成。

“方便”不止于此。亚残运会期间,众多残障人士将前往各个场馆观赛,杭州聚焦公共交通出行领域,不断提升公交、地铁、出租车(网约车)、场站等场景的无障碍出行体验,为残疾人打造通行“无忧路”。

比如,今年杭州新增1000余辆加装无障碍设施的“8米公交车”,借助车辆外侧的提示按钮,公交司机能第一时间注意到站台上需要帮助的人,并下车打开无障碍出行踏板,帮助乘客上车。目前,配备无障碍设施的公交车辆占比达54.5%,配备无障碍公交车的线路达80.3%。

数字之城,亦在护航盛会。杭州公交集团在部分线路上率先推出“盲人乘车引导系统”升级版,视障乘客可“读屏”出行;数字人“小莫”的手语讲解覆盖了西湖38处景区、643个景点,让听障人士“一部手机畅游西湖”……

硬件调试出“最佳状态”,无障碍的软服务同样“持续在线”。

进入“亚残运时间”,杭州启动了亚运文明驿站助残服务,来自220个杭州市级亚运文明驿站、314个区(县)级亚运文明驿站、34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城市志愿者持续跑好接力赛。

杭千高速桐庐服务区是全省唯一一个通勤路上的亚残运会服务保障点。服务区内的“亚残运青年V站”也因此强化了助残志愿服务。站点负责人于艳介绍,服务区除了接待周边交通枢纽抵离车辆外,亚残运会期间,每天还有8辆跨场馆接驳车经过。为此,服务区开辟了亚残运专用通道,增设无障碍卫生间,还专门设置了休息室。

“相比亚运会来说,亚残运会的志愿服务需要更加细致,想得再多一点。比如一些肢体残疾人,可能不方便打热水或者上洗手间。我们就要多留意,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于艳说。

目前,杭州已完成14万个无障碍点位及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改造提升。提升城市道路75条段、盲道3000多公里、无障碍公厕1600余座等,建成了政策齐备、标准健全、设施完善、信息通畅的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城市无障碍环境。

  • 相关阅读
  • 智能导盲犬、仿生腿首次亮相!科技创新融入亚残运火炬传递

    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炬传递中,共有600名火炬手参与,其中残疾人代表有188位,约占三分之一。10月22日,亚残运会火种将来到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并点燃主火炬塔。在此次亚残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组委会根据各传递路...

    时间:10-22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无障碍环境提升改造,以温暖服务拥抱亚残运会

    随着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的临近,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加快完成无障碍环境提升改造,增加暖心服务,让游客有“爱”无“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访客中心,爱心关爱车已经“上岗”,车内空间宽敞,原先设置的座椅被移除,空...

    时间:10-22
  • 国际锐评丨“数字丝路”让世界现代化跑出加速度

    这些天在中国热播的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中,有这样的画面——尼日利亚拉各斯一名快递骑手乔恩·安德鲁驾驶摩托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将货品送上门。这份工作给他带来了很不错的收入。乔恩·安德鲁受雇于一家中国快...

    时间:10-22
  • 敦煌文化发展新机遇

      莫高窟第320窟南壁《散花飞天》局部。   莫高窟九层楼外立面。   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九色鹿本生故事之九色鹿》局部。   以上图片均为敦煌研究院提供...

    时间:10-22
  • 丝路帆远“福”满航

      五代闽国王延翰铜鎏金狮子炉,体现了中外海上贸易兴起时期中国金属器物的先进制造技艺,现藏于福建博物院。   明德化窑堆贴梅鹿高足杯,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现藏于福建博物院。   清...

    时间:10-22
  • 赤诚奉献 建功立业(侨界传真)

      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在科教领域的最前沿,在乡村振兴的行列里,在对外开放的火热实践中,都活跃着侨胞的身影。  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白...

    时间:10-22
  • 拓展发展空间 注入澎湃动能(观沧海)

      风从海上来,潮涌大湾区。  继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之后,国务院日前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为主的粤港...

    时间:10-22
  • 探索浩瀚宇宙 共筑航天梦想(微言)

      日前,香港首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分遥感AI卫星“香港星”完成研制、总装、测试、下线,计划于11月底发射。  发展航天事业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嫦娥”奔月、“天问”探...

    时间:10-22
  • 中国体育代表团积极备赛(聚焦亚残运)

      羽毛球运动员刘禹彤在训练中。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女子轮椅篮球队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训练备赛。  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将于10月22日至28...

    时间:10-22
  • 同享大健康 共赴新时代

      金风送爽,丹桂迎宾。刚刚成功举办了第19届亚运会的杭州,又将迎来第4届亚残运会隆重开幕。  “天堂之城”杭州,将见证亚洲残疾运动员比拼技艺、传递友谊,更将见证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