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光明论坛】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2023-10-27 11:01:58

来源:光明网

【光明论坛】

作者:蔡之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着眼全局、因地制宜,系统谋划并推出了多项区域重大战略,有力支撑了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作为发展基础最好、经济和创新实力最强、涉及区域数量最多的区域重大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毋庸置疑。新时代以来,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区域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总体路径,形成了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根本保障。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发展挑战,须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强化自身优势、发挥引领作用,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以高水平保护增强长江经济带的承载力和发展潜力。长远来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因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一是立足“管”,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所划定的生态红线为管理依据,加强沿江各地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准入清单。二是立足“治”,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扎实推进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提高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三是立足“转”,坚持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为抓手,支持生态优势地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积极发展绿色技术、绿色产品,把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

增强长江经济带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首要的是产业体系能源源不断地形成新的增长点。有鉴于此,长江经济带应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挥地区在优质要素集聚、科技创新能力、先进产业培育等方面的先发优势,系统布局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攻关,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持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新优势。此外,增强产业体系的发展韧性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我国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建设为着力点,驰而不息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增强行动,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进程,必能显著增强整个地区的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增强长江经济带对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支撑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前提,实现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自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沿江各地始终将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坚持省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着眼区域关系,大力推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跨区域要素流动市场建设,推动区域交通互联性、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不断增强,加快形成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立足区域整体,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整体价值和品牌价值,协同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国际知名度日益提高,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增强长江经济带对新发展格局的支撑力。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在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上具有独特优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主体。在国内大循环上,长江经济带市场规模大、产业基础好、发展能力强,在多年的协调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东中西区域优势互补的高质量经济布局,有效保障了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在国际大循环上,长江经济带包含了沿海开放、沿江开放的多个重要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在新时代的对外开放过程中,沿江各地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和已经积累的制度创新经验,将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更大贡献,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27日 03版)

  • 相关阅读
  • 学习时节|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广东正全面加快海洋...

    时间:10-30
  • 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的回答|如何在国家公园给新物种“上户口”?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张时代考卷,当代青年应该如何作答?2023年,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出品,现代快报+制作推出“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的回答——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第三季)”系列短视频。...

    时间:10-30
  •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推动我国人权事业更好发展

    作者:郑若瀚(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分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人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从2009年起,中国已发布并实施了四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当前,第四期国家...

    时间:10-30
  • 推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 发展“一带一路”数字经济

    作者:劳帼龄(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2022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时间:10-30
  • 时空观察丨共享亚运红利 “无碍”出行步履不停

    从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到昨晚杭州亚残运会圆满闭幕,两个亚运同样精彩。对于选手们来说,赛事已经结束,但是惠及民众们的亚运“惠”却还在持续。一场体育盛会释放出哪些民生红利?这些亚运红利又如何惠及更多民众...

    时间:10-30
  • (经济观察)亚洲如何继续当好全球经济“加速器”?

    中新社广州10月29日电 (记者 陈康亮)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正在广州进行中。在此间举行的“亚洲崛起和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推动作用”分论坛上,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加速器”,亚洲经济未来如何进一步“...

    时间:10-30
  • 杭州亚残运会圆满闭幕 温暖赛会 美好回忆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28日晚落下帷幕,运动员们以坚毅与勇气生动诠释了体育精神,用拼搏与奋斗展现了生命之美。精彩的赛事、专业的组织、细致的服务,也赢得了各代表团的广泛好评。运动员奉献精彩赛会 结交深厚友谊在本...

    时间:10-30
  • 【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同心筑梦 共创未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28日晚落下帷幕,来自亚洲44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同时,本届赛会专业的组织、细致的服务,也赢得了各代表团的广泛好评。当澎湃的体育激情与...

    时间:10-30
  • 滹沱河“蝶变”

    这是一条流淌的“水脉”:它自黄土高原东穿太行峡谷,奔流数百公里汇入渤海,滋润燕赵沃土,参与缔造华北平原。这也是一条绵延的“文脉”:它蜿蜒串起石家庄城建起点、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和享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美...

    时间:10-30
  • 红橙黄绿青蓝紫,一起来看这希望的画卷!

    神州大地上秋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红橙黄绿青蓝紫一幅绚丽的画卷正徐徐展开金秋时节在这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秋收已过半全国各地正抢时抢晴收获及时烘干晾晒...

    时间:10-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