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时评|这个十月,中国连续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

2023-11-01 11:20:04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题:这个十月,中国连续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

新华社记者樊宇 许苏培

这个十月,开放的中国牵动世界目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广交会万商云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以论坛凝聚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合力,以展会融动开放合作的全球要素资源,以政策畅通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开放渠道,中国不断以务实举措为各方搭建合作平台,持续释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面临种种危机挑战之际,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宝贵的开放性、稳定性和新动力。

“创新和绿色”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显著特色。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成为重要共识,得到了各方积极呼应支持。中方将每年举办“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中国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成为重要关键词。在广交会上,高端、智能、绿色产品备受追捧,“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成为许多企业的宣传要点。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新能源等产品展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中新能源展区规模增幅达172%。“新意”层出不穷,意味着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

推动融合、消除隔阂,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底色。过去十年,共建“一带一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不断实现更加深入的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同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主动对照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具体措施得到广泛赞誉。未来以中欧班列、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建设为重点,在“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推动下,共建“一带一路”将继续书写互联互通大文章,让更多国家搭上发展的“顺风车”。

面对不利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推进,展现出其对于全球贸易格局的发展“粘合力”。今年广交会规模再创新高,先进制造业产品展区扩容,技术含量高、设计创新的产品纷纷涌现,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明显增多。外贸结构提质升级,在广交会上得到充分体现。今年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同比增长41.7%。广交会上,以“新三样”为代表的全产业链参展商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中国产品通过广交会“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个不断创新的“世界工厂”;各国也通过广交会“走进来”,拥抱中国这个活力澎湃的“世界市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面临压力的环境下,中国以开放姿态推动全球贸易合作和业态模式创新,为强化贸易对于全球经济的牵引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深化开放,利好中国、惠及世界,是中国面向未来的主动选择。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一项“全面取消”,意味着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全面放开的范围将从自贸区扩大到全国,从试点到推广,水到渠成。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到更深层次推动制度型开放,中国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下一步,中国还将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在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同时,推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领全国持续扩大开放。

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一以贯之的开放承诺,让中国成为不确定性时代的最大确定性;一个又一个节点,记录着中国与世界的“双向奔赴”。高标准举办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国际展会,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中国开放的机遇,世界翘首以盼。11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和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将陆续举办,开放的中国继续向世界敞开怀抱,邀请全球各界与中国携手共同发展,助力贸易投资合作水平迈上新台阶。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认为,进博会作为中国致力于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已成为“中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象征”。

越发展越开放,越开放越发展。从引入资源、促进效率提升、提供优质供给,推动国内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到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致力于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一直以实际行动证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投资热土和兴业高地,未来还将释放更多发展红利。

  • 相关阅读
  • 沈阳重度残疾人医保“免申即享”

    今年,辽宁省沈阳市残联推出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险“免申请”直接享受政府医疗保障全额补助举措,目前已在沈阳全面落实,覆盖近4.7万名重度残疾人。沈阳市残联还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形成长效...

    时间:11-02
  • 擦亮劳务品牌 带动增收致富(劳务品牌促就业)

    核心阅读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十四五”期间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近年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培育,...

    时间:11-02
  •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2022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近年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作出贡献。 生态环境部近日举行以...

    时间:11-02
  • 我国将建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科技自立自强)

    南极新科考站效果图。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从上海启航,计划于2024年4月返回,历时5个多月。本次考察将重点实施3船(...

    时间:11-02
  • 培养真才实干 激励担当作为

    前不久,浙江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11名年轻干部深入走访沿线乡镇,排摸企业农户需求,助力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各地市场。截至目前,金轨快运已实现助农销售近300万元。 去年以来,金华市将一...

    时间:11-02
  • 加强党建引领 提升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创新推出赋权明责、赋能增效、赋分争优、赋名励行的工作法,由村级党组织引领带动,激励网格员、小组长、联户长和广大党员服务基层治理,提升了群...

    时间:11-02
  • 强化源头治理 切实为民服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核心阅读 领导干部下访,既是做群众工作的好机会,也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必修课。陕西省石泉县探索建立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把老百姓的诉求分类纳入意见建议、利益诉求、投诉举报3个“账本...

    时间:11-02
  •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核心阅读 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国与共建国家一道,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

    时间:11-02
  • 澳门特区首个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公布

    本报澳门11月1日电 (富子梅、唐佳)澳门特区政府1日正式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这是澳门特区首个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 “澳门在此领域制订明确...

    时间:11-02
  • 服装市场稳步回暖(大数据观察)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制图:张丹峰 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稳增长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人们消费活动逐渐增加,消费场景日益丰富,我国服装市场正稳步回暖。服装...

    时间:1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