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进博会医疗展区前瞻:进博健康好物这样守护千家万户

2023-11-01 11:01:43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新华社上海10月31日电题:进博会医疗展区前瞻:进博健康好物这样守护千家万户

新华社记者杜康、龚雯、周蕊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开幕。作为企业展的六大展区之一,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里,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家世界500强制药企业集体亮相,一批“全球首发”“亚洲首展”“中国首展”产品齐聚进博。

“首发”“首展”汇聚 进博“好物”抢先看

进博会连续举办多届,“首发”“首展”成为标配,这里已成为全球医疗行业最新产品、最高水平的“秀场”。

连续6年参展的美敦力今年将带来超过60款创新产品。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介绍,美敦力首届进博会明星展品“全球最小的心脏起搏器”亮相后,两代无导线起搏器至今已服务约1万名心动过缓患者,今年将展示的两款升级版,最长可在人体内不眠不休工作近17年。

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今年将带来四款首秀新品。其中,中国首秀的沉浸式一体化综合验光仪Vision-S 700,内置的沉浸式验光可模拟多种生活场景,使验光者获得身临其境的验光体验,最快在3分钟内准确完成屈光检查。

“一口气”拿下1000平方米展台,辉瑞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说,第六届进博会如期而至,再次向世界表明中国主动向全球开放市场、分享中国机遇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不能错过”。辉瑞今年带来的30余款展品中有6款是“中国首展”,包括针对偏头痛的一款口服药物和一款鼻喷剂,前者已经在海南博鳌乐城和大湾区先行先试。

从使用全磁悬浮技术的“人工心脏”、专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设计的左心室辅助系统,到通过可穿戴传感技术、帮助糖尿病患者实时跟踪其血糖水平和趋势的瞬感葡萄糖监测系统,雅培今年也将携不少“黑科技”亮相。

除了外资企业,进博会上还有一些国内企业通过携手海外成员企业和全球合作伙伴再赴进博之约,比如复星医药带来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作为历届进博“网红展品”,已经在中国累计服务逾42万名患者。今年,首台在上海浦东国产化的“达芬奇Xi手术系统”将亮相本届进博会。

复星医药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国产“达芬奇Xi手术系统”。(受访者供图)

体验“进博”速度 展商从“头回客”变“回头客”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再到“熟客”,进博会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连续6年参展的赛诺菲已有多项产品从展品变商品,其中一款“明星产品”达必妥是进博会溢出效应的见证者与亲历者,从获批、上市到医保落地的每一步都体现了“中国速度”。自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上“首秀”后,2019年达必妥就被纳入第二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2020年7月,其获批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比计划提前了2年;获批后到供药仅用25天,产品上市5个月后即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今年进博会前夕,达必妥再次获批新适应症。

“得益于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国内一系列加速新药审评审批的政策红利,以及我们的‘中国关键’战略,公司在华研发创新全面提速。”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董博文说。

不仅是“客”,更多厂商从进博会的“参展商”成为中国的“投资商”。

瓦里安医疗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张晓表示,2023年是瓦里安进入中国第40年,也是第6次参与进博会。瓦里安从2019年开始大规模提高产能,3年间提高6倍;2022年瓦里安全球创新中心落户北京,2023年进一步投资建立中国精准肿瘤诊疗临床服务体系。通过进博会,瓦里安不仅实现了“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更在这一国际平台完成了“生产商变生态建设者”的转型。

“以进博会为窗口,我们看到中国市场热度依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更坚定了我们不断加速投资中国市场的决心。”GSK副总裁、中国总经理齐欣表示。

本土生物医药创新加快 中外合作“火花”值得期待

中外携手,花开进博。今年进博会上,外资药企与中国本土生物医药创新力量之间的“化学反应”值得期待。

今年将是罗氏中国加速器连续第三年亮相进博会。作为罗氏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今年9月,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在上海落成,投资近3亿元。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于今年9月在上海浦东张江落成。(受访者供图)

罗氏中国加速器负责人唐秋嵩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十余家中国本土初创企业“化身”加速器成员企业。罗氏中国创新中心与成员企业已累计达成近10项早期研发合作。

今年进博会,阿斯利康也将展示在推进本土创新及研发上的愿景,与多家本土创新企业达成合作签约。

“中国医药在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过程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阿斯利康希望为本土创新企业‘走出去’构建桥梁。”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说。

  • 相关阅读
  • 沈阳重度残疾人医保“免申即享”

    今年,辽宁省沈阳市残联推出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险“免申请”直接享受政府医疗保障全额补助举措,目前已在沈阳全面落实,覆盖近4.7万名重度残疾人。沈阳市残联还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形成长效...

    时间:11-02
  • 擦亮劳务品牌 带动增收致富(劳务品牌促就业)

    核心阅读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十四五”期间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近年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培育,...

    时间:11-02
  •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2022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近年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作出贡献。 生态环境部近日举行以...

    时间:11-02
  • 我国将建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科技自立自强)

    南极新科考站效果图。 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从上海启航,计划于2024年4月返回,历时5个多月。本次考察将重点实施3船(...

    时间:11-02
  • 培养真才实干 激励担当作为

    前不久,浙江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11名年轻干部深入走访沿线乡镇,排摸企业农户需求,助力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各地市场。截至目前,金轨快运已实现助农销售近300万元。 去年以来,金华市将一...

    时间:11-02
  • 加强党建引领 提升治理效能

    今年以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创新推出赋权明责、赋能增效、赋分争优、赋名励行的工作法,由村级党组织引领带动,激励网格员、小组长、联户长和广大党员服务基层治理,提升了群...

    时间:11-02
  • 强化源头治理 切实为民服务(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核心阅读 领导干部下访,既是做群众工作的好机会,也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必修课。陕西省石泉县探索建立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把老百姓的诉求分类纳入意见建议、利益诉求、投诉举报3个“账本...

    时间:11-02
  •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核心阅读 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国与共建国家一道,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

    时间:11-02
  • 澳门特区首个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公布

    本报澳门11月1日电 (富子梅、唐佳)澳门特区政府1日正式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这是澳门特区首个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 “澳门在此领域制订明确...

    时间:11-02
  • 服装市场稳步回暖(大数据观察)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制图:张丹峰 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稳增长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人们消费活动逐渐增加,消费场景日益丰富,我国服装市场正稳步回暖。服装...

    时间:1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