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历史文化遗产闪耀在数字时代

2023-11-28 08:2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以创意的活水激发文化创新

  通过“云游长城”小程序,可在线沉浸式体验“爬长城”“修长城”;为敦煌每个洞窟、每幅壁画、每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让更多人更便捷地领略莫高窟魅力……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助力历史文化遗产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也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路径。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更好挖掘其多方面价值,使其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是每一代人都面临的课题,也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为解决这一课题打开了新的空间,并且潜力无穷。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而言,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创新文物展示的方式,还能为文物的修复和研究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敦煌研究院经过长期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针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积累了超过300TB的数字资源,为壁画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借助文物无损成像光谱分析系统、三维激光扫描及打印等装备,秦始皇兵马俑制作工艺与色彩得以复原,研究人员因此可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通过三维重建、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利用,不仅能让更多人看到文物的本来面貌,也让保护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总是和社会发展进步相伴而行。当前,各种沉浸式、互动式数字技术的兴起,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文化为更多人了解,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创造了新的可能。大型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三星堆奇幻之旅》,通过即时云渲染技术,将三星堆考古发掘大棚、三星堆数字博物馆以及古蜀王国等场景相结合,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苏绣、扬州漆器等静态的非遗产品,通过动画的方式呈现非遗技艺制备过程、用料等,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得以“活”起来。把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做好实物传承,还能更好地赓续文化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应加快运用数字技术整合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数据价值,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各环节,不断拓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技术、新模式。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一批兼具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数字技术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以创意的活水激发文化创新,必将更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8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

    时间:11-29
  • 非常规水源 潜力大应用广(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非常规水源利用是节水开源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据统计,2022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进一步增加,达到175.8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不断发挥其...

    时间:11-29
  • 快递投到村 农货好出门

      核心阅读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抱团发展共同配送、建立站点方便寄递、整合资源降低成...

    时间:11-29
  • 从一枚鸡蛋看消费帮扶(一线调研)

      数据来源:广州市协作办公室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对带动脱贫人口和农村低...

    时间:11-29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6场在浙江杭州举办

      新华社杭州11月28日电 (记者冯源)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6场活动2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作题...

    时间:11-29
  • 红色文化凝聚乡村振兴精气神(乡村行 看振兴)

      空气清冽、地面整洁,初冬时节,走进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新修的乡村大舞台上,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红色艺术团正在演出。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

    时间:11-29
  • 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观众在星巴克展位品鉴云南产咖啡豆。   本报记者 施 芳摄   健康生活链展区的华熙生物展位。   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数据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

    时间:11-29
  • 点燃消费“主引擎”,促进经济固本培元(评论员观察)

      消费活力旺盛,市场销售增长,折射出消费信心的持续恢复,印证了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孕育着国民经济固本培元、恢复向好的新动能   进一步促消费,既需要从需求侧发力,聚焦个性化、品质...

    时间:11-29
  • 直播带货,规范方能长远(人民时评)

      网络消费市场新模式新业态不断衍生,也有必要针对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完善规则制度,回应现实问题    “没错的”“上链接”“还剩最后3单”……在不少电商直播间里,总能见到、听到类似的“...

    时间:11-29
  • 打造更多健康企业(纵横)

      不久前,16家企业顺利通过评审,获2023年柳州市健康企业称号。广西柳州于2020年启动健康企业建设,目前有市级健康企业47家、自治区级健康企业1家。   健康企业,指的不是从事医药生产、医...

    时间:11-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