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袅袅炊烟里 村美产业旺(深阅读)

2023-11-28 08:2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清晨,舒维吉走进自家庭院,打理起甘蓝、萝卜等蔬菜。

  地处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舒维吉家所在的大石镇牛角沟村是有名的红色村庄。近年来,村里按照“大地景观化、庭院果蔬化、农村田园化、产业特色化、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发展,村容村貌更加美丽,农文旅产业持续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精品示范村。

  2021年以来,四川省遂宁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启动精品示范村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形成以精品示范村为中心、带动周边镇村发展特色产业的新格局。

  环境治理乡村美

  不仅庭院里种了果蔬,舒维吉家的墙壁也涂上了白漆,墙底还做了腰线设计,格外整洁漂亮。“打造精品示范村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庭院靓化改造。”牛角沟村党总支书记王勇说,村中庭院在外观上采用了大体一致的设计,美观大方。

  走进舒维吉家的后院,有流水声从地下传来。“这是我家的化粪池,厨房和厕所的污水都会排进这里。”舒维吉说,化粪池可以收纳所有污水,粪渣还能用来施肥。

  “每家的化粪池有2—3立方米,能满足污水处理需要。”王勇说,村里近200户村民的家里都进行了污水处理改造。村里还建了一座污水集中处理站,污水处理能力达每天30吨,基本满足了村里的污水集中处理需求。

  走在村中,不时见到路边的垃圾分类箱。正巧碰到村里的垃圾处理人员张学全开着回收车来转运垃圾。液压臂将垃圾箱缓缓抬起,将垃圾倒入车中。“我们现在安装了智能监控设备,垃圾箱快满时有信息提示,我就会过来转运垃圾。”张学全说,现在垃圾分类处理已形成了户清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过去垃圾围村的现象再也没有了。”

  打造精品示范村以来,蓬溪县持续推进污水、厕所、家庭卫生、垃圾治理,实施乡村绿化、村庄洁化、水体净化、杆线序化、道路美化、庭院靓化专项治理,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提升。

  文旅融合村民富

  依山傍水,生态良好。走进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川西民居错落有致,村里游客络绎不绝。

  直播间里,互动不断。“这里就是我们的太平洋电影院,大家看,电影院按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风格仿制。”主播杨钒萍面带笑容,对着镜头热情介绍海龙村的风貌。作为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杨钒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每天直播。“我们以海龙村为中心,带动周边7个村,形成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杨钒萍介绍,自去年“五一”开园以来,园区游客人数已近140万人次。

  小湖边,礼堂里,陶云兴正忙个不停。疏导秩序,巡查防护,他负责园区的日常安保。过去,陶云兴一直在外务工,“去年,看到园区建起来了,就盼着能回来工作。现在一个月收入能达到3000元,关键是离家近。”陶云兴说。他的妻子也在园区工作,为工人们做饭,每月有3000元收入。他们家还拿出3间房租给园区使用,“仅这一项,每个月又能多挣1200元。”如今,在海龙凯歌,像陶云兴一样就近务工的村民已超百人。

  老屋中,厨房里,蔬菜下锅,香味四溢,不久,一盘辣子鸡新鲜出锅。在海龙村的“七食年代”餐饮店,杨哲清夫妇现今做起了农家乐。“去年5月,我们从城里回来,看到村里的人气越来越足,就想着用上老手艺,发挥下余热。”杨哲清说。

  “通过发展农文旅产业,周边村民有了务工收入、房屋租金、土地流转金等多种收入。”凯歌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执行副经理刘成毅说,园区还打造了沼气文化陈列馆、农耕文化馆和稻田迷宫等,带动一批农户从事旅游餐饮服务。

  挖掘特色产业兴

  一针一线间,绢帛之上,水墨娟秀。在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凤凰村的非遗传习所,蜀绣非遗传承人黄海彦正教学员学习针法。“我们传习所今年3月开始试营业,依托凤凰村打造精品示范村的好时机,带动周边村民致富。”黄海彦说。不少周边村民前来学习,大家就近便可实现增收。

  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以来,船山区推动凤凰村规划布局了文旅融合、优质粮油、生态水产、特色水果、精深加工等五大特色产业,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如今,当地已形成了永和家园发展片区。

  凤凰湖边,游客拾级而上。一杯清茶,一盘甜点,静坐于民宿之中,听负责人杨健娓娓道来:“凤凰村条件得天独厚,现在已经形成了文旅融合发展态势,每天许多游客来此游玩,民宿生意十分火爆。”

  文旅之外,永和家园发展片区内还有柑橘、葡萄等特色水果产业。在永和家园的柑橘基地南牌坊,农户们已开始进行柑橘的秋冬季病虫害防治。

  “受益于永和家园片区的发展,我们在这里建设了白芷种植基地。”遂宁腾辉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友斌说,永和家园附近已经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精深加工体系,白芷收获后,能就近烘干和粗加工。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杨明全每月收入有2000多元,“我还加入了土地流转合作社,每年还能挣3000多元的流转金。”

  启动精品示范村三年行动计划以来,遂宁市已相继建成精品示范村7个、精品村9个。

  “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前期3次赴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确定从环境整治到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文旅融合的思路。”遂宁市委书记李江介绍,当地以精品示范村为龙头,带动周边村落发展,从推动环境整治、挖掘文化传统、做强特色产业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如今,精品示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80万元。

  本期统筹:杨烁壁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8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

    时间:11-29
  • 非常规水源 潜力大应用广(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非常规水源利用是节水开源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据统计,2022年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进一步增加,达到175.8亿立方米。近年来,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不断发挥其...

    时间:11-29
  • 快递投到村 农货好出门

      核心阅读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对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抱团发展共同配送、建立站点方便寄递、整合资源降低成...

    时间:11-29
  • 从一枚鸡蛋看消费帮扶(一线调研)

      数据来源:广州市协作办公室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拓展消费帮扶。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对带动脱贫人口和农村低...

    时间:11-29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6场在浙江杭州举办

      新华社杭州11月28日电 (记者冯源)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36场活动28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作题...

    时间:11-29
  • 红色文化凝聚乡村振兴精气神(乡村行 看振兴)

      空气清冽、地面整洁,初冬时节,走进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新修的乡村大舞台上,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红色艺术团正在演出。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

    时间:11-29
  • 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

      观众在星巴克展位品鉴云南产咖啡豆。   本报记者 施 芳摄   健康生活链展区的华熙生物展位。   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数据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

    时间:11-29
  • 点燃消费“主引擎”,促进经济固本培元(评论员观察)

      消费活力旺盛,市场销售增长,折射出消费信心的持续恢复,印证了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孕育着国民经济固本培元、恢复向好的新动能   进一步促消费,既需要从需求侧发力,聚焦个性化、品质...

    时间:11-29
  • 直播带货,规范方能长远(人民时评)

      网络消费市场新模式新业态不断衍生,也有必要针对新情况新变化及时完善规则制度,回应现实问题    “没错的”“上链接”“还剩最后3单”……在不少电商直播间里,总能见到、听到类似的“...

    时间:11-29
  • 打造更多健康企业(纵横)

      不久前,16家企业顺利通过评审,获2023年柳州市健康企业称号。广西柳州于2020年启动健康企业建设,目前有市级健康企业47家、自治区级健康企业1家。   健康企业,指的不是从事医药生产、医...

    时间:11-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