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底蕴“加分”文旅消费(经济新方位)

2023-12-01 08:3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江西南昌滕王阁,背诵《滕王阁序》争取免费门票机会;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与“李白”对诗赢得纪念品;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欣赏“东方雕塑陈列馆”……今年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多地凭借文化底蕴为文旅消费“加分”。

  近年来,文化传承发展带动文化旅游市场的趋势愈发明显。文化遗产地、考古遗址、历史文化名城(镇)、国家文化公园等文旅目的地,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据统计,2022年,超过七成的游客在节假日参与了两项以上文化活动。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一项项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旅项目备受关注。

  文化景点创新开发,活力足

  华灯初上,位于四川眉山东坡区的三苏祠周边,来往游客不少,街巷越发热闹。“夜游历史文化街区,精致的建筑装饰灯光布置,让人感受到别样的历史魅力。”一名游客感叹。

  拥有文旅精品项目是引来、留住游客的关键。东坡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东坡醉月地”文化旅游区,并推出特色旅游线路5条,开发10余项研学课程。2022年,全区A级景区接待量102.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82亿元。

  不只是东坡区、三苏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对文化景点进行现代化、创新性呈现,避免“千篇一律游古迹”,增强旅游吸引力。

  在山东曲阜,尼山圣境景区推出融合声光电的大型实景演出《金声玉振》,带观众身临其境地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在湖北武汉,系列活动邀请游客打卡汉口历史风貌区,重新认识既古老又现代的江城……

  创新开发,为文旅融合开辟了新路。

  行走在朱熹园所在的福建南平,常能在大街小巷与“卡通朱子”相遇。从城市景观、文旅产品到动画作品等,立体鲜活的朱熹形象、朱子文化悄然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卡通朱子”主创团队负责人雷希颖说:“我们会继续挖掘朱子文化,使这一文化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表示,各地厚植文化底蕴,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化,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共生、多元融合的大旅游产业,以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多样的文旅融合业态,激发消费潜力。

  影视作品带动消费,潜力大

  因为一部剧、一场电影或是一档节目,而奔赴一个地方,是当下旅游市场的新现象。

  富有烟火气的城市街道、独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本就让观众心生向往;借助影视作品的传播提升知名度之后,更能吸引慕名前来的游客。

  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90%的外景在云南大理拍摄,取景地大理凤阳邑茶马古道广为人知。据介绍,该剧播出后的兔年春节假期,大理共接待旅游者423.93万人次,同比增219%。

  另一部剧集《长月烬明》,则让文化背景与之相关的安徽蚌埠受益不少。今年“五一”假期,蚌埠文旅局围绕该剧设计游览路线,开通4条免费公交专线,让剧迷一步到位打卡同款景点。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蚌埠共接待游客417.6万人次,较2019年上涨162.39%。

  “商街的繁华盛况让人赞叹,和电影里的大唐盛世简直一模一样!”来自广东广州的高中生张恒,看完电影《长安三万里》后,很快订票乘车来到西安,抵达当晚就游览大唐不夜城。

  在“影视+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文化景点通过影视剧的呈现,知名度进一步打响。据介绍,今年7月,西安城墙迎来客流高峰,较2019年同期增长110%;《长安三万里》电影出品方等推出的官方同款暑期研学线路备受欢迎。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业态新

  通过社交平台推介当地风物,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文旅新业态层出不穷。

  唐晓云表示,餐饮消费在旅游消费中占比长期保持在20%以上,90%的旅游者到目的地后都会品尝当地特色饮食。这其中,网络主播、博主的带动效应逐渐显现。

  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的一名美食博主,拍摄传统美食短视频,常引得网友追随到地打卡尝鲜。在一期拍摄于甘肃张掖市山丹县的美食视频中,食客与厨师围坐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炒拨拉。视频一经播出,当地客流量快速上涨,不少外地游客在店门口排起长队。

  “国潮”成为消费新风尚,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消费稳步增长。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以“非遗”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68%,“非遗”主题相关的团购订单量同比提升245%。

  在大众点评APP上,一家名叫“93号院非遗工坊”的店铺十分热门,引得众多网友寻迹来到北京前门。据介绍,门店有近30个团购项目,顾客可以亲手制作老北京特色非遗工艺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受访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文化、旅游进入深度融合新阶段:一方面,产品类型丰富,非遗进景区、国风文化节、文物游径、考古研学等传统文化与旅游融合型产品备受市场认可;另一方面,融合方式多元,通过电影、演艺、音乐、文创、数字文旅、节会赛事等不同方式实现融合。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行业机构、平台机构、从业者应发挥各自优势、借力打力,以传统文化激活消费新动能,实现文化传承发展与文旅消费升级双向赋能。

  (曾宇昕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1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淮河文明的珍贵记录(华夏博物之旅)

      图⑦至图⑨均为蚌埠市博物馆提供  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成立于1974年,新馆于2015年12月落成开馆,馆藏文物1万余件(套),是一座展示蚌埠古代历史、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以及淮河历史文化的综...

    时间:12-02
  •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感谢支持,我们一定把这个项目做好!”收到200万元资金,湖北省云梦县伍洛镇十月村党支部书记万四乔说。  万四乔所说的项目是在建的“花开十月”乡村度假区项目。近年来,基于丰富的乡...

    时间:12-02
  • 2023网上群众工作大会举行

      本报长春12月1日电 (记者刘以晴)12月1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中共长春市委主办的2023网上群众工作大会在吉林省...

    时间:12-02
  •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举行

      本报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白剑峰)今年12月1日是第三十六个“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国家疾控局获悉:我国艾滋病整体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实现基本阻断,抗病毒治...

    时间:12-02
  • 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推进

      “停放车辆时,请自觉按箭头指示方向规范停放,不要占用盲道、消防通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等。”河北保定市竞秀区东风路与朝阳大街交叉口西南侧的户外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显示着交通安全...

    时间:12-02
  • 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

      本报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白剑峰)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指导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儿童呼吸道疾病诊疗服务的通知。  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近期,一些地方儿童呼吸道疾...

    时间:12-02
  • 屠岸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12月1日,由中国作协主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屠岸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  今年是著名诗人、作家、戏剧评...

    时间:12-02
  • 港口建设提速 激发外贸活力

      在海南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满载集装箱的货轮缓缓靠泊,岸桥迅速伸缩装卸,随后,几辆货车驶出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15分钟,便到达尚岛(海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洋浦保税港区仓库。“这批...

    时间:12-02
  • 2023“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举行

      本报深圳12月1日电 12月1日,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的2023“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在深圳举行。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后发...

    时间:12-02
  • 中埃航天合作务实推进(新时代中非合作)

      中埃卫星联合研制团队成员在埃及航天城卫星总装集成测试中心工作。  本报记者沈小晓摄  埃及是首个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开展卫星合作的国家,航天合作成为近年来中埃合作的...

    时间:12-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