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权威发布)

2023-12-17 08: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11月,工业、服务业、消费、出口等指标持续改善,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较好完成。”12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了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稳中有升

“前11个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刘爱华介绍。

生产供给稳步回升。从工业看,装备制造业支撑增强,多数行业增速回升。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上月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9.8%。

创新引领成效继续显现。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个月加快4.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44.5%。消费新业态较为活跃,1至11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升到27.5%。

国内需求继续恢复。从消费看,出行类商品销售改善,服务消费潜力继续释放,市场销售增势良好。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上月加快2.5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制造业投资稳中有升,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就业形势比较平稳、持续改善。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4%,处于近年较低水平。

安全发展基础得到巩固。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能源供应保持稳定增长。11月份,规模以上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2.6%、5.3%,发电量增长8.4%,均比上月有所加快。

外贸顶住压力展现韧性

1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7%,自今年5月份以来首次转正;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比上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刘爱华表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我国外贸发展顶住了压力、展现出韧性,出口规模稳、份额稳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也没有改变。

前11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有几个特点:产业链更长、附加值相对比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4.8%,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作为外贸第一大主体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6.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3%,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6%,继续快于全部进出口,经贸合作空间有效拓展;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8%,占出口总值的58.6%,出口新动能保持增长。

1至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比全部投资高2.9个百分点,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前11月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呈现两方面特点:一是民生补短板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至11月份铁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21.5%、22%、5.2%,均保持较快增长;二是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灾后重建项目持续推进,带动这些地区道路重建、管网修复、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近期,增发国债项目清单陆续下达。资金加快拨付使用,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有利于释放基础设施领域的潜力和空间,促进下阶段基础设施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刘爱华说。

1至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4%,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一些指标呈现边际改善迹象,说明房地产领域优化调整政策在持续显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房地产仍然处于调整之中,这种短期调整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刘爱华表示,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形势进一步改善。

价格低位运行状况有望改善

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处在荣枯线之下。对这些指标应当如何看待?

“11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下降,主要是受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下行影响。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11月当月同比上涨0.6%,涨幅与10月份相同。1至11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累计涨幅也与1至10月份相同。”刘爱华认为,当前物价变化继续呈现结构性特征,食品、能源和部分出行类服务价格呈现季节性回落,核心CPI仍然保持稳定。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商品和服务需求持续恢复,11月市场销售增长较快。”刘爱华表示,随着扩大内需政策逐步落地见效,消费逐步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价格低位运行状况也会得到改善,我国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11月份,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这与部分制造业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市场需求不足是有关系的。”在刘爱华看来,从近几个月PMI走势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企业恢复发展信心较强。11月份制造业PMI中,生产指数为50.7%,连续6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处于较高景气区间。

企业转型升级动能较强。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2%,比上个月上升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PMI为51.6%,比上个月上升0.9个百分点。从结构上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企业预期都保持向上。企业利润也在持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连续3个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11月,新订单指数为49.4%,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说明市场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制造业恢复发展面临的首要困难。”刘爱华认为,下阶段,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7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记者观察丨斩断违规出具票证背后利益链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指的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的行为。梳理近几年各地查处案例,不少金融系统违纪违法干部涉及该问题...

    时间:12-19
  • 改善空气质量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近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重点和行动举措。《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

    时间:12-19
  • 坚持严格依法办案 加强醉驾综合治理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亓玉昆)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于2023年1...

    时间:12-19
  • 中国法治论坛(2023)暨第十六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举行

      本报深圳12月18日电 (记者金歆)17日至18日,由中国法学会、广东省委政法委、深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法治论坛(2023)暨第十六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以“深入学习贯彻...

    时间:12-19
  • 以良法善治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凝聚强国复兴的磅礴力量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全...

    时间:12-19
  • 全国总工会启动二〇二四年送温暖活动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易舒冉)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2024年元旦春节送温暖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据悉,2024年全总将安排1.5亿元资金用于送温暖走访慰问。  据介绍,2024...

    时间:12-19
  • 持续发力守护经济金融安全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张天培)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全国公安经侦工作座谈会近日在江苏苏州召开。会议强调,近年来,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全面推进打击犯罪、防范风...

    时间:12-19
  •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高度重视...

    时间:12-19
  • 《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版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名家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

    时间:12-19
  • 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

      第四届中国与国际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共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促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政商学界代表100余人就国际发展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论坛由商...

    时间:1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