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美丽中国·关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③)

2023-12-18 08:2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环境基础设施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保障,是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关注的内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日公开通报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省的第三批典型案例,这5个典型案例均为一些地方环境基础设施,特别是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存在的短板弱项。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通报一些地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存在的短板弱项,旨在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助力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一些地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存在短板,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

  最近,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福建省发现,龙岩、泉州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突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其中,督察发现,龙岩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不到位,老旧城区和40个城中村合计14.9平方公里区域雨污不分,占建成区总面积比例达20%以上,雨季大量污水下江入河。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南省发现,洛阳、濮阳、信阳、驻马店等市部分地区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不力,污水直排问题依然突出。其中,督察发现,洛阳市城区多座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今年前8个月,瀍东、涧西、新区污水处理厂开启溢流闸排污竟分别高达35次、36次、13次。

  一些地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行管理不到位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海南省发现,海南省一些地方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不力,管网缺失严重。《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2020年完成133个污水处理项目,按期完成的仅50个,截至目前仍有10个未完成。其中,海口市江东新区水质净化中心2022年1月建成投运,但建成以来长期“吃不饱”,计划建设的66.9公里污水干管实际建成36公里,正常通水的仅6.9公里。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甘肃省发现,甘肃省黄河流域部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运行管理不到位,存在环境污染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其中,督察发现,2013年起兰州市开发建设白道坪片区,目前片区入住人口已达6.5万,日均用水量约1.7万立方米,但至今未按规划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也未建设管网与其他污水处理厂连接,片区生活污水仅靠临时设施收集处理,实际处理水量约0.7万立方米/日。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青海省发现,西宁、海东两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历史欠账多,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排水管网中雨水、污水管道多处混接错接,污水溢流或直排,影响周边河流水质。督察发现,西宁市直到今年4月,才对主城区市政道路两侧的1897公里雨污管道开展排查,发现1419处雨污混接错接问题,截至督察时,尚有1171处未完成改造;海东市直到今年7月才组织各县区开展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排查,发现雨污混接错接问题924处,截至督察时才着手开始整治。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还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并将其作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水环境治理专家刘国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水处理率大幅提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为我国改善水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这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例以及我们平时在各地的调查研究来看,应该认识到,一些地方当前的污水处理效率还不高,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相符,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这一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刘国华认为。

  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开通报第三批5个典型案例后,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省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边督边改。5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通过提出明确要求、现场调研督办、召开专题会议推进等方式,大力推动督察整改工作。

  专家建议,各地区各部门应严格落实《“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等各项任务要求,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系统协调、安全高效、节能低碳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新格局。加大科研力度,实现传统污水处理过程的提质增效和节能降耗。同时,创新实施模式,鼓励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易军认为,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环境扩容能力,盘活存量环境资源,为经济发展释放更多环境容量,还将有力拉动投资、扩大需求、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助力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8日 15 版)

  • 相关阅读
  • 记者观察丨斩断违规出具票证背后利益链

    违规出具金融票证,指的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规定,为他人出具信用证或者其他保函、票据、存单、资信证明的行为。梳理近几年各地查处案例,不少金融系统违纪违法干部涉及该问题...

    时间:12-19
  • 改善空气质量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美丽中国)

      核心阅读   近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重点和行动举措。《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

    时间:12-19
  • 坚持严格依法办案 加强醉驾综合治理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亓玉昆)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于2023年1...

    时间:12-19
  • 中国法治论坛(2023)暨第十六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举行

      本报深圳12月18日电 (记者金歆)17日至18日,由中国法学会、广东省委政法委、深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法治论坛(2023)暨第十六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以“深入学习贯彻...

    时间:12-19
  • 以良法善治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凝聚强国复兴的磅礴力量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全...

    时间:12-19
  • 全国总工会启动二〇二四年送温暖活动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易舒冉)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启动2024年元旦春节送温暖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动。据悉,2024年全总将安排1.5亿元资金用于送温暖走访慰问。  据介绍,2024...

    时间:12-19
  • 持续发力守护经济金融安全

      本报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张天培)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全国公安经侦工作座谈会近日在江苏苏州召开。会议强调,近年来,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全面推进打击犯罪、防范风...

    时间:12-19
  • 悉心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现场评论·端稳饭碗装好粮③)

      色黑如珍宝的沃土,关乎大国粮仓的丰盈。坚持保护优先、用养结合,让珍贵的黑土地持续发挥效能   挖掘机进场,推土机就位,紧接着机声隆隆——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关门嘴子水库项目施工现场...

    时间:12-19
  • 着力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纵横)

      四川省纪委监委整合县(市、区)镇村三级监督力量,指导全省183个县(市、区)建立纪检监察协作区;江苏省南京市纪委监委通过“室组地”联动,整治“蝇贪”“蚁腐”,对新增问题线索严查速...

    时间:12-19
  • 关爱“银发族”,做好“暖科普”(金台随笔)

      在居民社区,民警结合案例讲解如何识破养老诈骗“套路”;在农家院落,青年志愿者向老年人演示网上购物、线上缴费等操作;在“云端”平台,各类健康科普公益直播和微视频普及卫生健康知识,...

    时间:12-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